学术投稿

糜蛋白酶联合碳酸氢钠治疗胃石症效果分析

陈鹏;胡立华;田琳;石春林;张沛怡

关键词:胃肠结石
摘要:对24例经胃镜证实胃石症患者口服糜蛋白酶20000 U加5%碳酸氢钠50 ml、2次/d,同时口服或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3d后复查胃镜,如有残石者给予糜蛋白酶80000 U加5%碳酸氢钠200 ml胃石内多点注射及胃石表面喷洒,3d后再复查胃镜,如仍有残石则重复内镜下药物溶石至胃石全部排出.结果全部患者治愈,16例经口服药物溶石成功,6例一次内镜下药物溶石,1例采用2次,1例采用4次.提示糜蛋白酶联合碳酸氢钠治疗胃石症简单易行安全,疗效满意.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胰腺癌的影像诊断方法中,B超是常用的筛查方法;CT是胰腺癌疑似病例的首选检查方法;MRI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解剖细节.

    作者:曾祥柱;谢敬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血压中医诊疗指南关键内容解读

    解读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中医对高血压的辨证分型和辨证论治.

    作者:张孟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疼痛的用药问题(二)

    对于慢性疼痛的用药,在概括性原则下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本文对临床常见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中枢性镇痛药、抗惊厥药等在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做较详细的阐述,并着重介绍强阿片类药物在慢性疼痛中的使用.

    作者:刘波涛;樊碧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纵隔气管囊肿长期误诊一例

    一例咳嗽患者长期误诊,终经胸部CT和气管镜检查明确咳嗽是由纵隔气管囊肿压迫气管所致.

    作者:陈炜;孟自力;洪永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脑性瘫痪的社区康复指导

    脑性瘫痪是导致我国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康复需求量占儿童康复的首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社会发展及医疗资源尚不均衡,集中式康复难以解决广大患儿长期康复需求.本文力争以简捷、易懂、易操作的方式简要介绍脑性瘫痪的基本概念及社区康复的相关内容,以供社区康复工作者、患儿家长及有关人员参考应用.

    作者:李晓捷;吕智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肝胆胰术后出血介入治疗10例临床分析

    对10例肝胆胰术后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其中9例行超选择动脉栓塞,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剂6例、弹簧圈3例,栓塞的同时动脉灌注立止血2~4 kU;1例仅局部行动脉灌注立止血4 kU.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单纯假性动脉瘤形成3例,造影剂外溢6例,未发现明显出血部位1例.介入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出血停止,随访1个月无再出血.超选择血管栓塞治疗肝胆胰术后出血安全、有效,仅灌注立止血也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黄加胜;祁付珍;吴金声;王煊;陈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联合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哮喘诊治中的价值

    对哮喘急性发作期60例患者治疗前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血降钙素原(PCT)、CRP水平,并进行痰细菌培养;根据痰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有细菌感染组(A组)、无细菌感染组(B组).临床缓解期时重复上述指标检测.急性发作期时患者FeNO值显著高于临床缓解期(P<0.05),A组FeNO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A组血PCT、CRP显著高于B组(P均<0.05);A组临床缓解期血PCT、CRP显著低于急性发作期(P均<0.05);B组临床缓解期血PCT、CRP与急性发作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缓解期,A、B两组血PCT、CRP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赵丽敏;马利军;吴纪珍;陈献亮;牛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与微炎症、血锌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与微炎症、血锌和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 157例MHD患者以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为标准分为非抑郁组和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因素、相关生化指标、血锌、营养不良炎症(MIS)评分和并发症(IPI)评分差异.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与抑郁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57例患者,非抑郁组86例,抑郁组71例,抑郁发生率为45.2% (71/157),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24.2%( 38/157).非抑郁组与抑郁组年龄[(50±13)比(62±11)岁]、MIS评分[(3.3±1.6)比(7.2±2.2)分]、WBC[(5.8±1.5)×109/L比(6.4±1.8)×109/L]、超敏CRP[(4±4)比(9±6)mg/L]、Hb[(11.3±1.5)比(10.7±1.5)g/L]、白蛋白[(37±3)比(33±4) g/L]、血糖[(5.6±2.1)比(6.7±3.5) mmol/L]、血锌[(10.1±2.9)比(8.5±2.6)μmol/L]、全段甲状旁腺激素[(437±459)比(300±35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S评分(OR=2.908,95% CI =2.037~4.151)、血锌(OR=0.942,95%CI=0.907~0.979)、超敏CRP( OR=1.217,95% CI=1.075~1.370)、血糖(0R=1.315,95%CI=1.039~1.664)均为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抑郁发生率高,抑郁与微炎症、血锌和营养不良密切相关,MIS评分、血锌、超敏CRP、血糖为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春华;申珅;王世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及治疗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较常见的食管疾病,但在我国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绝大多数病例被忽略而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少数病例被误诊而进行错误的治疗.本文介绍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症状、诊断和治疗策略.

    作者:李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抗心磷脂抗体与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抗磷脂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抗体,目前主要应用于抗磷脂综合征及某些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中.国内有学者应用ELISA方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以期替代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快速诊断梅毒.笔者就抗心磷脂抗体的分类和检测方法,分析导致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作者:任荣鑫;张海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县级医院内科门诊非本专业疾病诊治情况浅析

    通过基层县医院内科门诊跨科疾病诊治资料分析,提示跨科疾病诊治在内科较为普遍,要求基层内科医生一定要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与过硬的临床实践功底,对每一病例都要善于广角临床思维.

    作者:李卫中;种博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北京城区60岁以上居民腰围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3个城区7594名老年人进行体检及空腹血液检查.按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修订标准,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为26.57% (2018/7594),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为42.04% (3193/7594).以腰围为自变量,MS患病率为应变量,建立中心性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回归模型,当腰围高于切点时,腰围每减少3.3 cm,MS患病率随之减少约4.5%.中心性肥胖是预防和治疗MS的主要靶点.

    作者:何坚荣;杜雪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脏瓣膜病的处理决策

    心脏瓣膜病仍是我国常见病之一,瓣膜病的根本治疗是手术修复或瓣膜置换,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选择患者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不是一个简单的、按照指南即可确定的问题.本文对左心瓣膜病变的处理原则做简明介绍.

    作者:朱宁;李磊;张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四种宫颈病变筛查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就诊545例患者,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检查、LCT联合HPV序列检测、LCT联合HPV平行检测4种筛查方案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平行检测针对同一组研究人群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以上病变检出率达到99.17%,正确指数为0.81,显著高于其他筛查方案.

    作者:姜敏;于民;胡新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山西省六县(市)主要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解山西省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于2009年11至12月对山西省6个县(市)0~3岁婴幼儿及母亲进行横断面和回顾性调查.六县(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4.27/万(493/36 716);前5位出生缺陷排序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多指(趾)并指(趾)、智力低下,每种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各有不同,其中亲属缺陷儿史、既往缺陷儿史、孕产次多、孕期服解热镇痛药为其共同危险因素.开展孕前指导、危险因素筛查和评估,孕期预防疾病是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

    作者:张红;王芳芳;郭兴萍;安焕晓;王钰;白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北京宣武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暗访考核综合评价分析

    2007年10月到2010年10月采取询问居民、拨打医务人员健康通、假扮患者体验就诊全过程的方式,对宣武区3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行7次暗访考核.结果提示暗访是对社区卫生服务外部考核的有效方式,是绩效考核有益补充.

    作者:李薇;李宁燕;高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24例临床分析

    回顾分析2009年3月到2011年9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24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4例行髂内动脉栓塞术,栓塞结束2~9 min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术后2例因间断性中等量阴道出血行第2次栓塞术.并发症主要为低热、下腹部疼痛不适.随访19例,平均随访(17.3±11)个月,均未再出血,术后4~6个月恢复正常月经周期,3例再次妊娠分娩.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减少了诊断和治疗的盲目性,简便、安全、止血迅速,并且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孙岩;王功普;刘洋;孔祥骞;金星;吴学君;袁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讲究“安全达标”

    老年糖尿病的血糖管理不必追求血糖正常化,必须做到“安全达标”.“安全”高于“达标”,一次致命的低血糖很可能使以往多年的降糖努力付之东流.

    作者:卜石;邢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胰岛素注射细节关系血糖控制成败

    在胰岛素治疗中,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制剂,更要重视胰岛素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从开始注射胰岛素时,医护人员就要指导糖尿病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当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轮换,注射时是否捏皮、进针角度、针头在皮下的留置时间,注射后器材的规范废弃等.只有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关注胰岛素治疗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更好地实现血糖控制达标.

    作者:傅汉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胃癌患者直系亲属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胃癌患者直系亲属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 2010年3月至201 1年3月,将86例已确诊胃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共182例定为实验组,选择同期46例与其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Hp阳性的消化不良患者的126例直系亲属为对照组,进行C14或C13呼气试验检查Hp,并对Hp阳性者进行血清学Hp分型检查.结果 实验组182例中142例存在Hp感染,感染率为78.0%,明显高于对照组(47.6%),x2=30.5,P<0.05;实验组Hp感染者的Hp分型以Hp-1型为主(97例,占68.3%),高于对照组,x2=14.28,P<0.05;且其平均年龄(46±6)岁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者的(38±6)岁,t=13.34,P<0.05.两组内配偶与子女Hp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7.03、5.11,均P<0.05).父母均感染Hp和父母仅一方感染Hp的儿童Hp感染率(分别为52.8%,43.2%)高于父母双方均未感染Hp的儿童(13.3%),x2值分别为6.80、4.35,P<0.01或0.05.结论 胃癌患者直系亲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且以致病力强的Hp-1型为主.这为中国患者Hp感染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汪群英;李建生;徐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