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苏彬彬;贾金忠;姜颖颖;任贺;景正伟;王志锋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业失败现象不仅在一般高等院校中发生频繁,而且在研究型大学中发生比例也在逐步增加.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涉及高等教育学生学业失败现象,但较少探讨导致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方法,以1∶1配对方式收集了近年来上海地区某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学业失败和非“学业失败”学生,分析导致其学业失败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在单因素分析模型中,成就动机、课堂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均会导致学业失败的发生;在多因素分析模型中,成就动机和课后表现等因素是导致学业失败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说,成就动机不足和课后学习主动性较差是导致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业失败的主要因素.
作者:吴敏敏;田凌晖;朱军;高海峰;鲁映青;钱睿哲;汪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结构化报告系统(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为例)在提高放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专科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的15名医师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结构化报告系统和传统报告模板对其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报告书写培训,对培训期间及培训结束后1年的影像诊断报告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并以问卷的形式对使用该结构化报告系统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构化报告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报告中遗漏评估内容,且与医师从事报告书写的时间长短无关(x2=0,P=1.00).培训结束后,经过1年的工作实践,医师诊断效率明显提高(t=12.4,P<0.01);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报告系统使用体验良好.结论 利用结构化报告系统可以建立起一套针对放射专科医师的规范化、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
作者:冯琦;殷焱;许建荣;周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模拟教学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2012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实验组接受模拟教学方法训练.两组训练时间均为3周.分别于训练结束时、训练结束1年后,以客观结构化技能评价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评分.第二次考核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训练结束时考核,实验组学生的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94,P=0.001);训练结束1年后再次进行考核,实验组学生的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掌握牢固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40,P=0.001).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模拟教学方法给予肯定.结论 模拟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操作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外科手术基本技能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和牢固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鹏;王港;徐智;钟沃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有分权式、集权式和集权—分权式3种.在国家医教协同战略下,本文针对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独特性和医学教育体系完整性的关注度、校园文化的融合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保障医学教育高投入与自主性、建立医教协同宏观协调管理机制、鼓励学科交叉、推动院校联动以及重塑大学文化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作者:彭树涛;施瑾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全科医学研究生能力培养的期望需求,探讨全科医学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优化对策.方法 基于社区健康需求,对上海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1名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总体满意度、能力期望等方面的内容.能力期望主要包括4个核心维度:临床诊疗能力、科研管理能力、带教授课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1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调查对象中管理干部37人,全科医学干事1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50人,占比98.0%;高级技术职称11人,占比21.6%.51名调查对象认为,全科医学研究生的临床诊疗和科研管理能力基本满足了社区健康需求,但仍然需要完善部分薄弱之处;而带教授课和国际交流能力尚未达到期望需求,应当重点加强.结论 尽管51名行政管理人员对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大体上持肯定态度,但仍然希望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研究生能力.应当充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对全科医学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需求,发挥高校优势,开辟国际教育创新模式,优化全科医学研究生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为培养高层次全科医学人才提供依据.
作者:吴恒璟;李觉;郑加麟;陈琳;赵欣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医学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学科和行业发展趋势,探索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13级~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09名学生进行了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相关调查;采用Excel 2016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大部分学生认为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有用(有用+很有用).为完成电子病历的书写,78.4% (379/509)的学生认为应当熟练掌握电子文档的操作;61.7%(314/509)的学生认为应当加强与专业相关技能的学习.结论 以电子病历应用为平台,优化了课程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将医学信息技术教学与职业技能相对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作者:崔金梅;刘金花;王剑;张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为了使本科生导师制更加适应我国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以求更切合医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学生对导师制的了解、满意度和评价等.结果表明,79.8% (71/89)的学生对导师制了解程度仅限于教师的职称、学系等基本情况,78.7%(70/89)的学生与导师的联系较少;对于导师布置的任务,80.9% (72/89)的学生倾向于学习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导师制度还需要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使其趋于完善,更加适合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作者:刘紫妍;孔维娟;麻微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引入学生授课翻转模式,评价学生满意度和优缺点.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中山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学生.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新学习模式能够激励主动学习,所有学生对新学习模式教学效果表示满意并认为值得推广;该模式除了能够激励学习以外,还有促进团队合作和培养表达能力的优点,同时也存在耗费时间的缺点.结论 在合理设计和教师的积极鼓励引导下,学生授课翻转模式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具有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在教学中应用.
作者:陈凯云;梁亚勇;陈碧媛;牟一坤;岑超群;黄春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本文尝试从新时代医学教育面临的新变化,来探究医学教育改革的动因,迫切需要应对的风险变化、医学变化、科技变化和教育变化,以加速推进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作者:孙涛;孙宝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国内期刊发表的循证医学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相关研究开展情况,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的期刊文献,按照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纳入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纳入文献的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发表机构、论文作者、合作发文、引用信息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793篇,早的文献起始于1999年,论文来源于265份期刊、208个机构,分布在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12位核心作者,论文被引率73.4%、篇均被引3.9次、H-index为21,论文的合著率78.1%、合作度3.11,有22个高频关键词.结论 近年来,循证医学教育研究在我国发展较快,论文数量明显增长,覆盖学科较为广泛,高水平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逐步形成,但研究的地域分布不均,核心研究人员偏少,研究受关注度不高,研究质量差异较大,研究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作者:徐蕴;黄芳;王会梅;汤大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免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2016级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班和2班共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2016级1班41名学生为实验组,2016级2班46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综合技能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既明显提高了免疫学检验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作者:刘伟平;殷明刚;刘孝桢;尤显雨;隆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调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全科医学专业认知和择业意向影响因素为今后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星对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全科医学相关课程,36.4%的本科生愿意成为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空间是本科生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所在年级、是否学习过全科医学相关课程及对开设全科医学课程的愿望是本科生是否愿意成为全科医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学本科教育体系,采用多模式教学方式,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全科医学的扶持力度,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作者:任文;方向明;任菁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结合北京协和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规范学习班”问卷调查结果,探讨分析学员对超声医学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18日和2017年12月16日参加“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规范”学习班的16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分发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参加目的及所希望的教学内容、对授课内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学习收获、教学满意度及建议,并根据学历和职称分组分析不同学员的差异.结果 不同学历的学员在参会目的、所希望的教学内容和大收获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学员对于授课内容的了解程度、收获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在不同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当针对不同学历和职称的学员调整超声医学继续教育内容,以提高学员的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收获.
作者:高琼;姜玉新;李建初;席雪华;刘如玉;高璐滢;王莹;张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跨专业教育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32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医学本科生实施跨专业教育项目.采用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课程结束时,32名医学本科生的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评分由(3.83 ±0.29)分提高到(4.12±0.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5,P<0.001).结论 跨专业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跨专业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其跨专业团队合作能力.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需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跨专业教育.
作者:宋雨晴;张婷;陈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高等医学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为了满足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齐齐哈尔医学院构建了“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教育,并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介绍了“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教育的内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具体实施过程和初步成效.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互动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信息化时代高校培养医学人才和改革教学方法提供了借鉴.
作者:师岩;张春晶;吴丽娜;宁小美;李淑艳;于海涛;徐晶;衣同辉;赵正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使用责任指数考核法进行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责任指数对422名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考勤、读书或讲座笔记、行为改变计划、课程作业和志愿服务,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对该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的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年级医学生责任指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教师对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评价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使用责任指数可以有效评价低年级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
作者:陈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医学教育界有必要了解医学生在进入医学院校学习后经历了怎样的身份建构过程以及建构了哪些身份.本研究借鉴“人格与社会结构视角”理论,基于对某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生所撰写的92份平行病历,围绕医学生身份的建构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撰写平行病历对医学生的职业身份构建有着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也为医学教育者提供了一些引导医学生培养职业身份的思路与想法.
作者:郑国;郭莉萍;李芳;魏继红;陈晨;武一丹;殷若宇;刘泽辰;聂智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探讨以微课为载体移动学习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2013级~2015级五年制和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班~8班共14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4班学生为实验组,5班~8班学生为对照组,两组授课教师相同.实验组采用以微课为载体的移动学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 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于以微课为载体的移动学习教学模式给予肯定的评价;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013级七年制(t=2.23,P=0.0263)、2014级五年制(t=2.46,P=0.0147)和2015级七年制(t=2.05,P=0.0414)学生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理学教学中采用以微课为载体移动学习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作者:孙丽梅;邱雪杉;张清富;李庆昌;曲波;孙宝志;闻德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非营利性组织在美国医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及其治理结构与管理机制,并探讨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的方法对美国医学院协会、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等组织在美国医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结果 在医学生入学、专业与机构认证、医师执照考试、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等关键领域,非营利性组织在美国医学教育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上述组织在治理结构上一般采用董事会集体决策制,同时在相关管理工作中重视发挥医学专业人员的作用.结论 我国亟需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加强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建设,并充分发挥医学专业人员的作用,以完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作者:侯建林;孙秋丹;谢阿娜;程化琴;由由;吴红斌;刘珵;王维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药用植物识别”虚拟教学软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依托,应用计算机技术、虚实结合技术等,将药用植物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教与学”共用的网络交互平台.该软件充分发挥了网络信息技术在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丰富药用植物网络学习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药用植物信息的数字化.
作者:韩小英;李俊松;时敏;张彤;周婉;金旻逸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