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爽;姚霁航;姚凤臣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伴长RR间歇(RR间期≥2.0 s)的临床意义及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6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其24 h动态心电图是否伴有长RR间歇分为长RR间歇组(长歇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结果 (1)长歇组长RR间歇时间大多分布于22:00-06:00.(2)长歇组慢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均较对照组低,而左房内径增大(P<0.05或<0.01).(3)长歇组有6例伴有头晕、晕厥等症状的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节律符合自主神经系统昼夜节律性变化.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患者的平均心室率及慢心室率较低,并且心房增大.对于有头晕、晕厥等症状的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患者应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作者:刘艳宾;宋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主任医师甲:此次教学查房提出1例严重感染并有高钠性高渗血症的患者,病后出现意识障碍、下肢软瘫,院外曾考虑吉兰-巴雷综合征,院内曾考虑脑炎或脑膜炎,病情复杂.通过本例的讨论,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熟悉高钠性高渗血症.先请主管实习医师报告病历.
作者:陶仲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内皮素-1、P-选择素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9例(心房颤动组)及健康体检者53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内皮素-1和P-选择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房颤动组内皮素-1及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9.4.± 37.2)μg/L比(63.7±21.4)μg/L,(17.6±2.9)μg/L比(9.8±1.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P-选择素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提示心房颤动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血小板活性增高.容易发生血栓形成.
作者:王惠琴;朱福音;李光军;陈灵光;金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ventilation,NPPV)是指通过鼻罩或面罩连接呼吸器和患者,无需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辅助机械通气模式.NPPV保留了患者吞咽、进食、语言交流和咳嗽反应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NPPV已经拓展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导致的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哮喘急性发作、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有创通气的序贯脱机治疗、神经肌肉性疾病、胸廓限制性疾病以及一些群体性伤害呼吸衰竭的救治等领域,通过对NPPV的开放和循证研究,对NPPV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尤其是NPPV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方面近年来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评估[1-5].
作者:曹鄂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呼吸机作为一种人工替代的通气方式用于危重症患者呼吸衰竭的救治,已成为常用医疗设备并已彰显其重要性.但如何恰当、正确地使用呼吸机,仍是医护人员较为生疏的问题.呼吸机的使用除与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呼吸机的类型和性能、机械通气方式和模式的选择有关外,其基本的应用是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
作者:肖奇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近年来较多的资料显示,伴有急性心肌缺血的多种临床情况均可引起缺血性J波.我们分析42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包括ST段抬高、T波高耸、缺血性J波、对应导联ST段下移等),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玲斐;张怀勤;施陈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1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1年.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评估心功能;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BNP水平由(96±15)ng/L降至(70±13)ns/L;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由(48±10)mm减小至(40±10)mm;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42±11)%升至(4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再次住院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清BNP水平,平衡神经激素和改善心功能,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李锦爽;姚霁航;姚凤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传统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UFH)、那屈肝素钙、华法林等,这些抗凝药物的作用是多向性的,即作用于多个凝血因子,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新的抗凝药物靶向单个凝血因子并具有可预测的量效关系,这些药物包括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和活化的凝血因子X(FXa)抑制剂.
作者:余和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所致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QTd)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患者40例(A组)、运动诱导所致的左室肥厚患者35例(B组)及健康者40例(C组),三组均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三组QTd及心室结构参数,计算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进行比较.结果 A、B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M及LVMI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各指标虽然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QTd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组QTd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γ=0.483,P<0.01),B组Qta与LVMI无相关性(γ=0.215,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程度与QTd呈正相关,而运动诱导所致的左室肥厚程度与QTd无相关性.
作者:陈红;郑名芳;邬舟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反应性的改变.方法 选择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屏气期间颈内动脉的大平均血流速度,计算呼吸抑制指数(BHI),并与同期住院的60例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颈动脉轻度狭窄29例,中度狭窄8例,重度狭窄5例,闭塞3例,正常35例.对照组颈动脉轻度狭窄5例,中度狭窄2例,无重度狭窄或闭塞,正常53例.缺血性脑卒中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屏气期间颈内动脉大平均血流速度为(24.22±8.55)cm/s,BHI为1.17±0.37,均低于对照组颈动脉正常者[分别为(36.46±9.72)cm/s和1.39±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反应性明显下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颈动脉效果良好,可作为颈动脉狭窄的筛选工具.
作者:雷阳;陶定波;李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γ-IFN)和腺苷脱氨酶(ADA)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收集结核性与肿瘤性胸腔积液标本各30例,采用生物化学法检测AD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γ-IFN.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γ-IFN含量为(754.04±452.68)ng/L,ADA含量为(58.47±19.91)U/L,分别与肿瘤性胸腔积液中的(112.73±101.21)ng/L和(19.00±7.32)U/L相比明显升高(P<0.01),γ-IFN和AD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86.7%)低于γ-IFN单独检测(93.3%),特异度与γ-IFN单独检测(96.7%)相同.结论 γ-IFN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指标优于ADA.
作者:郝春阳;吴泰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及合并严重感染的PAP患者误诊、误治情况及其原因,以提高PAP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PAP患者84例及其中6例合并严重感染的PAP患者的临床表现,入院前的误诊、误治情况及后果.结果 84例PAP患者中66.7%(56/84)存在误诊,其中32.1%(27/84)误诊为特发性问质性肺炎(IIP),14.3%(12/84)误诊为肺结核.88.1%(74/84)患者曾接受抗感染治疗,33.3%(28/84)患者曾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19.0%(16/84)曾接受抗痨治疗.患者在院外行支气管镜检查率仅为53.6%(45/84).84例患者中86.9%(73/84)通过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及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确诊.确诊PAP时有6例患者合并严重感染,全部曾误诊为IIP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死亡.结论 PAP患者误诊、误治仍很普遍,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严重感染.应重视PAP的影像学特征,积极行支气管镜、BAL、TBLB检查,避免误诊.诊断不明确时务必慎用糖皮质激素.
作者:张弘;邵池;彭敏;田欣伦;许文兵;蔡柏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CD),也称亚急性小脑变性,是一种与恶性肿瘤相关但原因不明的小脑非转移性病变.PCD是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中常见的一种.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PNS者不足1%[1].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PCD病例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王东玉;陆红;支娜;王镭;刘广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近年来,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ey)血症与脑卒中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435例脑出血患者Hcy水平,旨在探讨高Hcy血症与再发脑出血的关系.
作者:郑水红;胡浩宇;金岗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选取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并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清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DA水平[(6.2±1.7)mmol/L]较治疗前[(9.7±2.4)mmol/L]明显降低(P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活性氧卡维地洛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作者:张传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有阳性家族史的癫痫患者的规范化脑电图痫性放电检出率情况.方法 选择有阳性家族史的癫痫患者63例,与文献报道的92例隐源性癫痫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对比有无阳性家族史的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痫性放电检出率,以及有阳性家族史的癫痫患者的各级亲属级别之间的脑电图痫性放电检出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有阳性家族史的癫痫患者脑电图痫性放电检出率(77.78%,49/63)与无阳性家族史的癫痫患者(79.35%,73/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阳性家族史的癫痫患者的一级家族史者、二级家族史者和三级家族史者的脑电图痫性放电检出率[78.12%(25/32)、82.61%(19/23)、62.50%(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癫痫患者,有无阳性家族史对脑电图痫性放电检出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蒋敏;黄文忠;耿德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降压疗效.方法 选择46例原发性高血压Ⅰ~Ⅲ级的患者,每天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10mg,疗程4~8周,之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降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第8周末,24 h动态血压监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白天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率也明显降低(P<0.01).治疗第8周末总有效率为87.0%(40/46),且对血糖、血脂等无不良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5/46).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Ⅰ~Ⅲ级患者有平稳降压作用.
作者:赵燕;袁芳;葛利;雷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在临床工作中,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它主要通过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层的一种脂多糖成分)致病,通常当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感染、严重休克、脓毒血症、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时,血内毒素水平升高.
作者:刘芳;王莉;褚云卓;张瑞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是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其广泛应用,人们逐渐发现MV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MV改变了正常的呼吸生理、影响了血流动力学,而且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得正常呼吸系统的防御屏障功能消失,从而出现各种并发症.本文介绍MV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并发症.
作者:赖国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