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诊断中的价值及鉴别诊断

李晋荣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CT,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N)的CT表现及其与肾癌、肾脓肿的鉴别诊断.方法 9例XCPN患者均做了肾区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特点.结果 局灶型XGPN 3例,弥漫型XGPN 6例;肾周筋膜增厚7例;腰大肌肿胀6例;合并肾结石者5例.结论 XGPN通过CT检查并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并可与其他肾脏疾病相鉴别,如肾癌、肾脓肿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及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64例男性ACS患者(ACS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狭窄所累及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25例,双支血管病变组18例,三支血管病变组21例.另选择41例男性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 ACS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三支血管病变组较单支血管病变组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血浆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及三酰甘油呈负相关(P<0.01);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浆脂联素水平与ACS发生相关,可能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可成为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胡鸿妍;吕田;姜涵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导致主动脉夹层急诊误诊的原因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内的血液通过动脉内膜的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而形成的血肿,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大动脉疾病.该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易漏诊和误诊.

    作者:黄志民;段培林;贺力萍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3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研究组)右房室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左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三尖瓣返流量和速度、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并以34例同年龄的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相似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直接检出右房、右室附壁血栓各1例,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血栓7例.研究组患者右房长径、右房横径、右室横径、主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左肺动脉内径及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0.01);其肺动脉收缩压高于对照组,而右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无创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右心负荷,能检出肺动脉内大块血栓.

    作者:王效浣;郭方明;李广平;李丽;施一帆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CT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诊断中的价值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N)的CT表现及其与肾癌、肾脓肿的鉴别诊断.方法 9例XCPN患者均做了肾区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特点.结果 局灶型XGPN 3例,弥漫型XGPN 6例;肾周筋膜增厚7例;腰大肌肿胀6例;合并肾结石者5例.结论 XGPN通过CT检查并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并可与其他肾脏疾病相鉴别,如肾癌、肾脓肿等.

    作者:李晋荣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砷剂口服治疗继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1例报告

    砷剂针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肯定.目前,关于砷剂针剂对其他恶性血液病及实体肿瘤的治疗作用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

    作者:陈晓晨;吴德沛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右后纵隔内胚窦瘤1例

    患者 男,56岁,主因间断右侧胸痛6个月于2006年7月20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以吸气末为著,当时未在意,胸痛逐渐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X线片及胸腔B超检查,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随后行胸腔穿刺抽液,抽出淡黄色液体.

    作者:范立东;郭凌;桑书军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饮酒对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饮酒时间及饮酒量对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饮酒者与非饮酒者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脑CT检查,测量脑萎缩情况,并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饮酒时间≤25年组与>25年组及饮酒量≤400ml/d组与>400ml/d组脑萎缩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萎缩与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长期大量饮酒是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共同影响因素,所致的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相互影响.积极控制饮酒量,对于延缓衰老,防止痴呆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连红;苏县辉;柴锡庆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所有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本组53例共有64个病灶:皮质腺瘤15例21个病灶,嗜铬细胞瘤18例21个病灶,皮质腺癌6例6个病灶,转移瘤4例6个病灶,神经母细胞瘤5例5个病灶,淋巴瘤1例1个病灶,肾上腺囊肿2例2个病灶,节细胞神经瘤2例2个病灶.结论 大多数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陈刚;周莹;曹治婷;李志晞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他汀与癌症

    他汀是目前强效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成为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胡大一;仝其广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膝以下动脉闭塞症1例

    患者 男,77岁.因多饮、多尿6年,间歇性跛行2年,加重3周,于2007年6月7日收住院.患糖尿病6年,出现双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足趾末梢疼痛、四肢末梢麻木、踩棉感等症状2年,近2周间歇性跛行症状加重,行走距离缩短至50 m,伴双下肢指凹性水肿,尤以左下肢为著,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

    作者:陈国昌;李全民;靳志涛;高青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7例IF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存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但有9例无明确危险因素且常规免疫学检查正常.酵母菌感染25例,病原学诊断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7例、热带假丝酵母菌感染6例、光滑球拟酵母菌感染6例,未分类假丝酵母菌感染3例,涎沫假丝酵母菌、异常汉逊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各1例;曲霉感染9例;新生隐球菌感染2例;肺组织胞浆菌感染1例.86.5%的患者有发热,62.2%的患者白细胞升高.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50.0%为两肺片状浸润影,33.3%为支气管肺炎型,16.7%为弥漫型;侵袭性曲霉感染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50.0%为孤立性团块影,50.0%为弥漫型;肺组织胞浆菌感染CT表现为两肺弥漫型大小分布均匀的粟粒样结节影.34例IFI患者行抗真菌治疗,疗程3.5~23.5周,平均疗程10.0周,总的治愈率为58.8%,好转率为8.8%,病死率为17.6%.结论 大部分IFI患者存在危险因素,但有部分IFI患者无危险因素;IF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假丝酵母菌感染与曲霉感染影像学表现不同;长疗程抗真菌治疗可提高有效率.

    作者:文昱婷;赵蓓蕾;施毅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医学名词中常见不规范用词对照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心源性脑栓塞静脉溶栓治疗体会

    脑栓塞以心源性脑栓塞为多见.现将在临床工作中诊治的18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优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阿立哌唑和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喹硫平组,每组各30例;阿立哌唑剂量为15~30 mg/d,喹硫平为400~800 mg/d;治疗时间均为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有效率为83.3%,喹硫平组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于喹硫平组.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喹硫平相当,不良反应相对轻,较少引起体重增加和内分泌紊乱.

    作者:李美花;吕伟;邢秀娟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1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82例已婚男性T1DM患者,用无记名问卷形式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进行自我评分,并对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睾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肾功能、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应用药物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其与ED的关系.结果 T1DM患者ED患病率为37.36%(68/182).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年龄、HbA1c、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与T1DM患者ED发生独立相关,病程增加5年、年龄增加10岁、HbA1c增加2%、收缩压增加4 kPa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的OR值分别为1.6275、1.1613、2.4211、2.3715、1.5234,P均<0.01.结论 加强对T1DM患者ED高危因素的关注和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ED.

    作者:柳林;张言镇;逄力男;刘长山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利福平致呼吸困难9例临床分析

    利福平为一线抗结核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内外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但是利福平的不良反应较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诊治的9例因利福平引起呼吸困难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同霞;吴风霞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特征,以求能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AMI且心电图表现为等位性Q波的36例患者的心电图,总结等位性Q波的特征.结果 36例患者的心电图中,表现为微小Q波19例,R波丢失24例,其中同一病例心电图同时具有两种表现者7例.结论 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表现包括以下类型:(1)微小Q波.(2)R波丢失.同一病例心电图可同时有多种等位性Q波的表现.早期识别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表现,对于AMI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恋;贾大林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降脂治疗对缺血性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5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3年.对两组脑梗死复发率、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脑梗死复发率、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率.

    作者:李英;黄建臣;靳红霞;龙金荣;吴玉花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血凝状态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凝状态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108例ACS患者和42例非冠心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Ps)、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纤维蛋白原(Fib),以判断ACS血凝状态;随访6个月,记录ACS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CS患者血浆Ps、vWF、Fib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者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ACS患者正常组(Ps、vWF、Fib均在正常参考值之内)与高凝组(Ps、vWF、Fib均≥正常参考值或上限)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凝状态独立预测心脏不良事件.结论 ACS患者血浆Ps、vWF、Fib水平升高提示存在着高凝状态,预示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增高,近期预后差.

    作者:夏国志;白莹;田国平;雷长城;曾高峰;匡希斌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盐敏感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肾微损伤

    19世纪末原发性高血压被描述为是继发于有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而出现的.Dahl等后来通过在实验模型的移植研究结果中发现,肾脏疾病是血压升高的原因,此后该发现在人体得到证实.

    作者:林碧珠;戚如怡;伍施阳 刊期: 2007年第31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