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体会

王廷凯;孙刚;王希鹏

关键词:带锁髓内, 针内固定, 治疗股骨干骨折, 效果分析, 开放复位, 闭合复位
摘要:我院2001~2006年,采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53例,采用开放复位和闭合复位.现将治疗效果分析比较如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影响

    目前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除了具有呼吸道气流受限外,还表现为血液高黏状态、机体循环障碍和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久病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低下,在此基础上,容易造成机体对外源性感染的机会,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和迁延不愈.

    作者:孙亚琴;邵月萍;李芙琴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中暑27例的救治体会

    2001年7月~2006年9月我院收治中暑患者27例,经及时正确的抢救,全部治愈.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3.0±5.5)岁,发病前均身体健康.

    作者:严凤琴;宋玉泉;赵吉华;朱志祥;崔守峰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浅谈糖尿病足的临床综合治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1956年由Dakley首次提出,1972年由Callerall明确定义.WHO将糖尿病足定义[1]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所带来的医疗耗费巨大,在美国此项费用几乎相当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医疗花费的总和[2].

    作者:王春波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慢性前列腺炎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5年12月随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58例进行诊治分析,其中101例患者接受联合用药,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及前列腺按摩等综合治疗(治疗组),57例仅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3.1%.结论 综合疗法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建军;谭攀峰;高龙;杨波;惠强;刘震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随时有发生AMI甚至猝死的危险.因此,对于UAP采取积极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我院于2003年5月~2005年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42例UA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兰花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小肠重复畸形致肠坏死一例报告

    小肠重复畸形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疾病,诊断困难,我院收治1例小肠重复畸形致肠绞窄肠坏死,行肠切除手术治愈.

    作者:郭福超;苗智峰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自发性气胸35例临床分析

    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的急危重症之一,常继发于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等.起病急骤,症状凶险.如果诊治不及时,则病死率极高,我院1990~2005年共收治35例自发性气胸,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罗文胜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15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已有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E)常合并一定程度的肺间质纤维化,并从病理学、临床特点等进行了研究[1-2].我们对近年来确诊的15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等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二者可以并存,以及并存的特点及其关系.

    作者:王晓培;王君库;马骏;王斌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56例心包穿刺术分析

    目的 探讨心包穿刺的方法、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56例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术患者心包穿刺点的选择,操作方法,心包脏、壁层间距选择,穿刺针头大小,锋利程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6例心包穿刺术均取得成功,好转20例,治愈36例.结论 心包穿刺术是一项操作简单,但危险性高,须有经验的医师操作或指导,好能在B超下穿刺操作.

    作者:王继勋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微创治疗疗效观察

    我院2002年2月~2006年2月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留置鼻胆引流管胆汁外引流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宋继业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老年大肠癌并发肠梗阻42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行结肠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术,1例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痊愈.6例行左半结肠切除近端造瘘术,7例单纯近端结肠造瘘术,7例直肠癌中3例行Miles术.3例死亡.结论 对于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应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手术解除梗阻,手术方式要合理安全,争取行一期吻合手术.

    作者:杨晓龙;尹铁林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105例分析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逐步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多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增加了手术风险.因此,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老年患者TURP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对我院105例BPH患者TURP围手术期处理和术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普华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病理学检查在直肠癌治疗中的意义

    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趋复杂,临床学科和病理学领域间发生融合导致了外科病理学及临床病理学的产生.本文就病理学在直肠癌治疗过程及相应预后判断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仁波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的现代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236例248侧.结果 1次取净161例,2次取净61例,3次取净5例,4次取尽净1例,4例中转开放手术,放弃手术1例(穿刺失败),15例少许结石残余术后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术.术后并发大出血2例,输血1例,术中结肠损伤1例,胸膜损伤4例,肾盂和肾盏撕裂或穿孔15例.治愈率为92%,联合ESWL治愈率达98%,无效率为2%,无死亡病例.结论 MPCNL已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微创、安全、有效的现在治疗方法.

    作者:李泽华;熊晖云;丁小春;金永明;肖长根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慢性肾衰患者骨代谢与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患者血透过程中骨代谢变化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血透患者和60名健康人骨钙素(BGP)、人降钙素(H-CT)、甲状旁腺激素(PTH-M),维生素D,利用间接的免疫荧光技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慢性肾衰患者透析后血磷(SP)、H-CT、PTH-M、CD3、CD4、CD4/CD8较透析前和对照组明显提高;H-CT、PTH-M与透析后CD3、CD4呈负相关(P<0.05).结论 尿毒症血透患者H-CT、PTH-M水平增高是免疫功能受抑制的原因之一.长期充分透析治疗才能改善免疫功能,减轻骨代谢异常所导致的临床症状.

    作者:杜忠吉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我院三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急诊手术麻醉处理心得

    我院于2002~2006年成功对3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手术的患儿进行了麻醉处理,使手术平稳顺利进行.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3~6 d,体重2.5~3.5 kg.

    作者:段彩萍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低分子肝素强化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强化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符合WHO诊断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晨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0.1 g,静脉点滴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10~20 mg日1次,美托洛尔25~50 mg日1次,地尔硫卓30mg日1次.治疗组40例,在对照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法安明)5000 U每12 h皮下注射1次.观察1周,两组患者年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大致相似.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而对照组仅为60%.且治疗组显效需要心绞痛控制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很好疗效.

    作者:曲直立;王丽萍;陈丽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成功抢救严重腹腔感染伴多脏器功能障碍1例报告

    患者男,58岁,因腹痛,腹胀,不排气,发热2周,加重2 d伴呼吸困难3 h于2005年4月24日以腹膜炎、急性肠梗阻收入我科.查体:T 38.5℃,P 170次/min,Bp 80/50 mmHz(1 mm Hg=0.133kPa),R 36次/min.神志清,急性痛苦病容,烦躁不安,心肺未见异常,腹部高度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

    作者:刘海顺;陈兵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糖尿病重度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肌梗死抢救成功1例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病死率也很高,而糖尿病在酮症酸中毒的基础上又合并心肌梗死,病情笃重,我科成功抢救1例糖尿病重度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07年第z1期

  • 腰椎终板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腰椎终板不同位点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分布规律.方法 选用成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L1~L5)5具,50个终板,对终板平面49个测试点用直径1.5 mm的平底压头以12mm/min的速度进行连续压缩加载实验,记录大压缩力,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腰椎上、下终板中央至外周大压缩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腰椎上、下终板前、后侧大压缩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81).结论 腰椎上、下终板强度中央至外周均逐渐增大,前、后侧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夏重君;于强;李志刚;李光灿 刊期: 2007年第z1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