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翔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在2型糖尿病(DM)及其合并大血管病变时的血清浓度变化.探讨血清CRP、IL-6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60例2型DM患者(伴或不伴大血管病变各30例)及29例对照组体检健康者血清CRP、IL-6水平.结果 (1) 2型DM伴有或不伴有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2) 2型DM伴有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水平较不伴有大血管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RP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成负相关(P<0.05).CRP水平与空腹、餐后2 h血糖正相关(P<0.05,P<0.01),与病程、GHbA1c、IL-6正相关(P<0.01).IL-6与餐后2 h血糖正相关(P<0.05).结论 CRP、IL-6在2型DM发病过程、病情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
作者:乌仁塔娜;韩海燕;张杰梅;焦彦湘;魏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胎儿心电图(FECG)首次用于临床已有50余年的历史,但作为产前常规检查项目,国内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中健;李世锋;潘运萍;董同庆;吕聪敏;王利亚;杨利红;苑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本文对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妇科手术的处理方法.
作者: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D-二聚体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 h、4 h、24 h、48 h血标本NO、ET和D-二聚体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33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ET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溶栓后有效组24 h后NO明显升高,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无效组无显著变化.有效组4 h后ET明显下降,以后降幅较小,但明显低于无效组.结论血浆NO、ET和D-二聚体含量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指标,溶栓治疗后NO、ET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判断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韦继政;吕小亮;李素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社会人群的老龄化,颅脑损伤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我科2000年1月~2005年9月,救治老年颅脑损伤患者138例,现将救治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卢文新;陈鸿昌;汪学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以膀胱肌瓣卷管和回肠间置替代输尿管在小儿长段输尿管缺损重建中的成功应用.方法共收治6例输尿管长段缺损的患儿,其中5例下段输尿管缺损者,行膀胱肌瓣卷管输尿管替代术,1例上段输尿管缺损者行回肠间置输尿管替代术.结果 5例1次手术成功,1例患者术后瓣管狭窄,再次手术.6例患儿随访12~30个月,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等检查,患侧引流通畅,肾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膀胱肌瓣卷管法适用于儿童下段或全段输尿管缺损的重建,回肠间置术则既保留了输尿管的连续性,又保留了原有的输尿管膀胱抗返流机制,是上段输尿管缺损重建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高莉娟;赵玉伟;陈方;徐茂升;谢华;耿红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肺结核影像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50例儿童原发性肺结核胸部影像表现.全部病例均摄有正侧位胸部片,57例CT片.结果 (1)原发综合征11例.(2)胸内淋巴结结核139例,包括炎症型34例,结节型105例.结节型中气管旁淋巴结结核16例,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结核73例,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微小型16例.合并肺内血行播散3例,脑实质内血行播散2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提高对儿童原发性肺结核胸部影像学的认识,结合临床及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对儿童原发性肺结核及时诊断.
作者:李玉东;栾绍余;田苍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动化功能的起搏器是指一些起搏参数不需要体外程控的管理,它能够根据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自动调整[1,2],其中以自动阈值管理系统,表现完美.美效力公司(Medtronie)生产的Kappa型起搏器便是其中之一,它体现了在不增加起搏器体积、重量及电池容量的基础上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下面着重分析我院从2003年8月~2005年6月所植入10台Kappa自动阈值管理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文松海;李腾龙;龙黔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呃逆在临床较常见,轻者常能自愈,重者连续数天不止,困扰饮食、影响睡眠,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轻症呃逆,采用闭气、饮水、刺激鼻打喷嚏等方法即可止呃,但对顽固性呃逆无效.
作者:钟小芬;周育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出血(ICH)是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而且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继发性神经功能损伤,人们希望通过对脑出血病理的进一步研究, 指导临床治疗, 为临床治疗寻找新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方法,本文从脑出血后脑内血肿病理和血肿周围组织病理二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常素杰;尹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连枷胸并肺挫裂伤是一种严重的胸外伤,病死率较高.现将1994~2003年我院收治的30例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赵红星;赵宗耀;韩红战;李利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择期首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15例.于麻醉诱导前、CPB前、CPB结束后30 min及24 h各时点分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血浆水平,于CPB前、CPB结束后10 min、30 min各时点分别测定呼吸指数(RI).结果 CPB结束后3 min及24 h,对照组TNF-α、IL-6、IL-8明显高于诱导前以及相同时点乌司他丁组的水平(P<0.01); CPB结束后30 min及24 h,两组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但乌司他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PB结束后10 min以及1 h,对照组RI较基础值以及乌司他丁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具有抗炎以及肺保护作用.
作者:王红梅;戴安卢;何伟;柳子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群存在于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在体外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腱、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1],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故引起了人们对MSCs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吴涛;王景昌;白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糖尿病与白血病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于同一患者,并且影响白血病的预后.1990~200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164例白血病患者中有25例合并糖尿病,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焦一伟;王珩;林群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我院2000年12月~2005年3月收治的1243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其中360例并发肝功能损害,排除既往有肝脏疾患病人,住院期间化验肝炎系列均阴性,肝胆B超无肝胆疾患,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爱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慢性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以口服镇痛药为主.临床常用的镇痛药包括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和阿片类镇痛药,但这两种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不宜长时间应用.马来酸氟吡汀是一种新型镇痛药物.
作者:王前;倪家骧;史京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9例患者采用泽菲1.0 g/m2静脉点滴,第1、8天及顺铂30 mg/m2静脉点滴,第1~3天化疗,21 d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29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总有效率51.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姜军;姬发祥;李瑜瑛;李晓琴;赵君慧;李积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癌细胞(SMMC-721),观察人参皂甙Rg3高剂量组(80 μg/ml)、中剂量组(40 μg/ml)、低剂量组(20 μg/ml)、阳性顺铂对照组(DDP,80 μg/ml)和空白对照组(PBS)于12 h、24 h、48 h、72 h培养后,肝癌细胞的形态学和生长情况.采用MTT法,分析人参皂甙Rg3对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通过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应用人参皂甙Rg3后,普通光镜下发现细胞数随Rg3浓度增加而减少,呈剂量依赖性,人参皂甙Rg3高、中、低剂量组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34.6%、19.1%和6.1%,与未处理空白对照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5.7%)相比,以人参皂甙Rg3高剂量组于作用72 h后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P<0.001),中剂量组次之(P<0.05),低剂量组及Rg3 2 h,24 h,48 h组未见明显差别.阳性对照顺铂组的细胞生长抑制为22.2%.人参皂甙Rg3作用72 h后的电镜分析显示,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人参皂甙Rg3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作用,与促进细胞凋亡机制有关.
作者:姜淑华;李颖;刘基巍;燕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1991年 1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闭合性创伤性支气管断裂11例,现将诊治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仁;戴建华;陈光辉;苗福禄;邵仲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丁雄和刘长安[1]报道1049例急性肠梗阻,常见的病因为肠粘连,占60.2%.本病通常有腹部手术史,根据症状、体征及腹部平片,诊断多不困难.
作者:岑延增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