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因肽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邹冰

关键词:金因肽, 扁桃体切除术, 术后出血, 创面愈合,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现报道如下, 耳鼻咽喉科, 常见并发症, 手术, 喷涂, 喷剂, 患者, 感染
摘要: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手术,而扁桃体术后出血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创面不易愈合且易引起感染,我科使用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rhEGF)喷涂于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创面患者40例,现报道如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23例心脏穿透伤的诊治

    本院自1998年10月~2003年12月共收治心脏穿透伤2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恺;黄元鲁;李逢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闭合性创伤性支气管断裂11例的诊治体会

    我院1991年 1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闭合性创伤性支气管断裂11例,现将诊治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仁;戴建华;陈光辉;苗福禄;邵仲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9例患者采用泽菲1.0 g/m2静脉点滴,第1、8天及顺铂30 mg/m2静脉点滴,第1~3天化疗,21 d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29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总有效率51.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姜军;姬发祥;李瑜瑛;李晓琴;赵君慧;李积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连枷胸并肺挫裂伤30例治疗体会

    连枷胸并肺挫裂伤是一种严重的胸外伤,病死率较高.现将1994~2003年我院收治的30例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赵红星;赵宗耀;韩红战;李利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动阈值管理功能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体会

    自动化功能的起搏器是指一些起搏参数不需要体外程控的管理,它能够根据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自动调整[1,2],其中以自动阈值管理系统,表现完美.美效力公司(Medtronie)生产的Kappa型起搏器便是其中之一,它体现了在不增加起搏器体积、重量及电池容量的基础上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下面着重分析我院从2003年8月~2005年6月所植入10台Kappa自动阈值管理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文松海;李腾龙;龙黔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药物性肝炎15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152例药物性肝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全身各系统用药均可引起肝损害,其中常见的是抗结核药(39.5%),其次为中草药(12.5%),抗感染药(9.9%),胃药(5.3%),皮肤科药物(3.9%),治疗甲亢药物及抗痛风、骨质增生药(3.3%)等.大多数药物性肝炎出现于服药后1~3个月.发生重症药物性肝炎以抗结核药多见,其次为中草药和胃药.HBsAg阳性者及HBV DNA含量高者更易发生重症药物性肝炎(P<0.05).人工肝支持治疗重症药物性肝炎,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结论影响药物性肝炎的因素有药物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是否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病毒含量高低等.

    作者:余卫业;袁静;戴炜;袁虹;李少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群存在于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在体外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腱、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1],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故引起了人们对MSCs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吴涛;王景昌;白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ET和D-二聚体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D-二聚体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 h、4 h、24 h、48 h血标本NO、ET和D-二聚体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33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ET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溶栓后有效组24 h后NO明显升高,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无效组无显著变化.有效组4 h后ET明显下降,以后降幅较小,但明显低于无效组.结论血浆NO、ET和D-二聚体含量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指标,溶栓治疗后NO、ET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判断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韦继政;吕小亮;李素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用于体外循环肺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择期首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15例.于麻醉诱导前、CPB前、CPB结束后30 min及24 h各时点分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血浆水平,于CPB前、CPB结束后10 min、30 min各时点分别测定呼吸指数(RI).结果 CPB结束后3 min及24 h,对照组TNF-α、IL-6、IL-8明显高于诱导前以及相同时点乌司他丁组的水平(P<0.01); CPB结束后30 min及24 h,两组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但乌司他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PB结束后10 min以及1 h,对照组RI较基础值以及乌司他丁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具有抗炎以及肺保护作用.

    作者:王红梅;戴安卢;何伟;柳子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马来酸氟吡汀治疗慢性腰背痛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慢性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以口服镇痛药为主.临床常用的镇痛药包括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和阿片类镇痛药,但这两种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不宜长时间应用.马来酸氟吡汀是一种新型镇痛药物.

    作者:王前;倪家骧;史京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指导骶髂关节穿刺与关节内注射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指导骶髂关节(SIJ)穿刺活检与关节内注射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及影像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拟行SIJ穿刺患者21例共42个关节,术前行容积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分别作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薄层大密度投影(MIP thin)、容积再现技术(VRT)及表面遮盖显示(SSD)等后处理,并根据所得任意平面二维或三维立体图像选择穿刺靶点,分析各种重建图像对SIJ关节穿刺的指导意义.结果 21例穿刺均术程顺利,无并发症.结论 MSCT三维重建在指导SIJ穿刺活检及关节内注射中有较高应用价值.以c-MPR和VRT两种后处理技术为适用.

    作者:周实;林顺发;王庆文;陈素华;吴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颅脑损伤138例救治体会

    随着社会人群的老龄化,颅脑损伤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我科2000年1月~2005年9月,救治老年颅脑损伤患者138例,现将救治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卢文新;陈鸿昌;汪学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参皂甙Rg3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癌细胞(SMMC-721),观察人参皂甙Rg3高剂量组(80 μg/ml)、中剂量组(40 μg/ml)、低剂量组(20 μg/ml)、阳性顺铂对照组(DDP,80 μg/ml)和空白对照组(PBS)于12 h、24 h、48 h、72 h培养后,肝癌细胞的形态学和生长情况.采用MTT法,分析人参皂甙Rg3对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通过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应用人参皂甙Rg3后,普通光镜下发现细胞数随Rg3浓度增加而减少,呈剂量依赖性,人参皂甙Rg3高、中、低剂量组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34.6%、19.1%和6.1%,与未处理空白对照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5.7%)相比,以人参皂甙Rg3高剂量组于作用72 h后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P<0.001),中剂量组次之(P<0.05),低剂量组及Rg3 2 h,24 h,48 h组未见明显差别.阳性对照顺铂组的细胞生长抑制为22.2%.人参皂甙Rg3作用72 h后的电镜分析显示,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人参皂甙Rg3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作用,与促进细胞凋亡机制有关.

    作者:姜淑华;李颖;刘基巍;燕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丁雄和刘长安[1]报道1049例急性肠梗阻,常见的病因为肠粘连,占60.2%.本病通常有腹部手术史,根据症状、体征及腹部平片,诊断多不困难.

    作者:岑延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骨髓移植为有望治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惟一方法,但受限于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而大多数MDS患者为老年病人.迄今已有很多药物试用于治疗MDS,如粒系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维甲酸以及化疗等.

    作者:余和平;袁莹;余海;李敏;陈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金因肽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手术,而扁桃体术后出血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创面不易愈合且易引起感染,我科使用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rhEGF)喷涂于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创面患者4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21例围手术期处理

    本文对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妇科手术的处理方法.

    作者: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儿童原发性肺结核胸部影像学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肺结核影像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50例儿童原发性肺结核胸部影像表现.全部病例均摄有正侧位胸部片,57例CT片.结果 (1)原发综合征11例.(2)胸内淋巴结结核139例,包括炎症型34例,结节型105例.结节型中气管旁淋巴结结核16例,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结核73例,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微小型16例.合并肺内血行播散3例,脑实质内血行播散2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提高对儿童原发性肺结核胸部影像学的认识,结合临床及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对儿童原发性肺结核及时诊断.

    作者:李玉东;栾绍余;田苍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方法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63例,年龄 0.5~36.0岁,心导管检查肺体动脉收缩压比 (Pp/Ps)均>0.80,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矫治.结果经积极围手术期处理全组死亡3例,余60例随访1年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成功率才能明显提高.

    作者:唐闽;崔岭;马千里;王宪德;赵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壁胎儿心电图1633例检测报告

    胎儿心电图(FECG)首次用于临床已有50余年的历史,但作为产前常规检查项目,国内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中健;李世锋;潘运萍;董同庆;吕聪敏;王利亚;杨利红;苑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