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耀东;吴宏成;何一兵;金雨虹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进行性的B细胞功能受损、高血糖症和胰岛淀粉样变性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胰岛淀粉样变性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曾玉琴;黄贵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进一步了解弥可保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我院对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梅;王正梅;孙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骨髓移植(BMT)是将别人或自己的骨髓移植到体内,其本质是移植造血干细胞.由于干细胞有不断自我复制和分化为成熟血细胞(红、白细胞、巨核细胞)及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故移植后可重建受者的骨髓造血和修复人体淋巴组织与单核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陶仲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在诱发明确的哮喘性死亡中,医源性因素占首要地位.1966年,Keighley报道对异丙肾气雾剂有效的哮喘患者复发时再度反复吸入,气喘反而加剧,停药后症状方可缓解.而后几年内,又陆续有多篇类似报道.
作者:李文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4周清洗期后符合标准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那格列奈组(28例)和瑞格列奈组(30例),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P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肝、肾功能等.结果那格列奈组治疗后FBS、PBS和HbA1 c均显著下降(P<0.01),与瑞格列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那格列奈有明确的降低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
作者:何玉玲;王乃尊;肖常青;潘海林;庞翠军;苏宏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铂类两药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变化.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和肺癌附加问卷(QLQ-LC13),分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代新药与铂类两药联合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化疗前后,呼吸系统症状明显减轻,认知功能、总体QoL、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改善,乏力和躯体功能恶化.其余变化不大.结论新铂类两药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行、有效.
作者:鲁培;樊青霞;王丽萍;王留兴;高国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病历摘要患者,男,31岁,因头晕4 d,阵发性抽搐2 d于2003年8月23日入院.
作者:樊慧珍;于化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例1,女,21岁.头痛、发热7 d伴轻咳.服用止痛退热药未见好转,且近2 d头痛难忍,呼吸急促,继而昏迷.以散发性脑炎收入神经科.T27.8℃,紫绀,全身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经降颅压等抢救无效死亡.病理诊断为大叶性肺炎、气管急性炎症、脑充血水肿,左侧海马沟回疝,右侧小脑扁桃体疝.死亡原因为脑疝.
作者:曹辉;徐晓亮;韩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0年8月~2003年8月,我们对3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者采用IEP方案化疗加放疗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秀华;郭立娟;刘青;李广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支气管支架治疗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的经验和效果.方法对16例应用支气管支架治疗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6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置入;阻塞性肺炎14例,10例肺炎大部分吸收,4例小部分吸收.肺不张8例,5例复张,3例未能完全复张.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血气分析明显改善.结论支气管支架植入对阻塞性肺炎有良好的近期治疗作用;对肺不张应全面评估.
作者:汤耀东;吴宏成;何一兵;金雨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例1:女,44岁,因心悸、无力、多食、消瘦、怕热10个月,皮肤黄染、尿色加深10 d入院.患者10个月前出现明显心悸,心率100~120次/min,伴有周身无力、怕热多汗、善饥,每日进主食750 g,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便为软便、不成形、无稀水样便,逐渐消瘦,体重下降10kg未诊治.
作者:张萍;苏本利;孙崴;张霞;回园敕;赵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吸虫病患儿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Eotaxin)、IL-5水平与发病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肺吸虫病患儿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群血清中的Eotaxin、IL-5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情况.结果治疗前肺吸虫病患儿外周血Eotaxin、IL-5水平及EOS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随着治疗的深入,外周血中的IL-5水平显著降低,每个治疗疗程结束后IL-5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1,<0.001);治疗3周后观察,肺吸虫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IL-5水平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前后外周血Eotaxin水平及EOS计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均>0.05).肺吸虫病患儿血清中Eotaxin水平与EOS计数间存在正相关(r=0.425,P<0.001),而IL-5水平与EOS计数间无相关性(r=0.033,P>0.05).结论血清IL-5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肺吸虫病患者发病及疗效判定的指标,结合肺吸虫抗体可对疾病的状况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估.
作者:周艳梅;王小菊;董继萍;万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肺空洞是肺部疾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很多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均可形成空洞,不同病变空洞的形态各有特点.一般主要在肺癌空洞、结核空洞和炎性空洞三者之间进行鉴别.本文回顾性总结7例被误诊的肺部空洞性病变,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空洞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多为经验性治疗,为使临床治疗更具针对性,特将我院1996~2003年经培养鉴定的呼吸道病原菌结果做以分析,供临床参考.
作者:何静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指肝功能不全引起肺血管扩张、肺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的低氧血症及其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HPS三联征包括:慢性肝病;吸入室内空气条件下肺泡-动脉氧梯度增加;有肺内血管扩张的证据.
作者:陈隆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指血清抗磷脂抗体(APL)阳性,临床上有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大于3次的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中任一症状者.
作者:高金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为选择经济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1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4组不同的方案化疗,NP39例,MVP 36例,GP 21例,TP17例,4组患者资料具备可比性.结果 NP有效率48.7%,肿瘤控制率76.9%,中位生存期11.0个月;MVP有效率41.7%,肿瘤控制率69.4%,中位生存期9.6个月;GP有效率52.4%,肿瘤控制率95.2%,中位生存期14.3个月;TP有效率47.1%,肿瘤控制率88.2%,中位生存期12.0个月.4种方案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组中位生存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4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4种化疗方案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但GP方案在肿瘤控制率及生存方面占有优势.而MVP方案在费用方面占有优势.因此,建议有条件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GP或NP方案,经济条件差的患者使用MVP方案.
作者:陈蕾;郑瑾;徐绮腻;杜彩文;郑毓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一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也了解不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成熟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伴有多脏器损害的综合征.
作者:刘富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