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的微创治疗

陆建猛;欧阳甲;蒋国强;王如林;卢斌;韦勇力;俞武良;曹杰波

关键词:下颈椎, 小关节脱位,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小关节切除, 旋转暴力, 效果满意, 内窥镜下, 脊柱后路, 显微, 损伤, 屈曲, 临床, 减压, 复位, 处理
摘要: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是由颈椎屈曲加旋转暴力引起的,临床较少见,好发于下颈椎,处理不当可加重损伤,导致不良后果.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14例,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交锁小关节切除、复位,或同时行前路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DSA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脑卒中,是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临床分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但5.6%~15.0%的SAH的患者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阴性.本文就26例首次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发病原因与临床特点规律的关系,以便于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吕静波;黄鉴政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代谢综合征196例临床分析

    代谢综合征(MS)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是冠心病和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近几年来MS的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和临床价值有很多争议,200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首次颁布了MS全球统一的定义.笔者对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2005年的高知体检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知识分子的MS发病情况,以便进行及时有效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旭军;张爱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超声内镜在胰腺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胰腺疾病主要包括胰腺炎、胰腺癌和胰腺囊肿等.因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较深并且毗邻血管,周围结构复杂,因此,胰腺疾病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有时比较困难.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胰腺疾病的诊断率[1],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抽吸(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能对胰腺疾病作出组织细胞学诊断,并且能行EUS下治疗.本文对EUS在胰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作一评价.

    作者:邓燕勇;叶丽萍;毛鑫礼;林敏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吸虫病所致阑尾炎362例手术治疗分析

    我们两家医院所在地区曾经是血吸虫病流行区,1981年1月至2003年11月经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证实血吸虫病所致阑尾炎362例,现对其病理特点和手术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潘建林;何毓椿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肥胖高血压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磷脂脂肪酸谱的比较研究

    目的 测定肥胖高血压、非肥胖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作为生物标记物),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41例肥胖高血压患者、44例非肥胖高血压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磷脂脂肪酸谱,酶法测定血脂并进行比较.结果 肥胖高血压组、非肥胖高血压组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磷脂脂肪酸谱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总SFA、总n-6PUFA显著高于对照组,总MUFA、总n-3PUFA、n-3/n-6PUFA显著低于对照组.肥胖高血压组总n-3PUFA显著低于非肥胖高血压组.肥胖高血压组、非肥胖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脂的变化为:TC、TG、LDL-C均显著上升,而HDL-C显著下降,肥胖高血压组与非肥胖高血压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TC与C14:0呈显著正相关,与C18:1和C20:4n-6呈显著负相关;TG与C20:4n-6和n-3/n-6PUFA呈显著负相关;LDL-C与C18:0显著正相关,与C20:5n-3和n-3PUFA呈显著负相关;HDL-C与C16:1、C18:2n-6和C22:6n-3呈显著正相关,与C16:0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总SFA和总n-6PUFA高于健康对照组,而总MUFA、总n-3PUFA和n-3/n-6PUFA低于健康对照组.肥胖高血压患者总n-3PUFA低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SFA与高血压患者的TC、LDL-C升高有关,而MUFA和PUFA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紊乱具有保护性作用.

    作者:陈洁文;张爱珍;李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不同分割放疗方案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脊柱是恶性肿瘤常发生转移的部位,约占癌症患者的5%~10%[1].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难题,对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目前放疗仍是脊柱转移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对大多数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来说,放疗是取代椎板减压术的一线治疗方法[2].但对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放疗剂量-时间分割即佳放疗方案尚无定论.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采用不同分割放疗方案治疗,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103例患者的近期疗效总结分析如下,旨在探讨不同分割放疗方案的疗效.

    作者:杨新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PP65抗原检测在脑性瘫痪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引起人类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主要病原之一[1].CMV感染常常引起胎儿或新生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或认知障碍,是造成出生缺陷和小儿残疾的重要原因.在感染早期进行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活动性CMV感染,是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关键.PP65抗原是巨细胞病毒早期产生的一种结构蛋白,是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标志.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CP患儿进行血PP65抗原测定,并同时测定尿定量CMV DNA及血CMV IgM作为对照,以探讨PP65抗原检测在CM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许凌;冯建华;唐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重叠综合征1例

    患者 女性,36岁.因双手小关节对称性肿痛伴晨僵10年,面部红斑2月,低热20余天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7/81mmHg;神志清,精神软,面部蝶形水肿性红斑,心、肺、腹、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双手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胀压痛,双腕关节活动受限,双膝关节轻压痛,无肿胀.

    作者:韩咏梅;徐立勤;李永伟;朱红;孙德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PCNA、Ki-67和P21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PCNA、Ki-67和P21蛋白在女性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1例CA组织和8例正常外阴皮肤中的PCNA、Ki-67和P21蛋白的过度表达情况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41例CA组织中PCNA、Ki-67和P21蛋白的阳性过度表达率分别为72.4%、85.4%和41.5%,而正常外阴皮肤中除Ki-67蛋白过度表达率为25%外,PCNA和P21蛋白均无过度表达.CA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 CA组织中PCNA、Ki-67和P21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CA的发病有关.

    作者:宁玉梅;朱丽英;吕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

    患者 女性,6岁,因脐周阵发性疼痛伴进食后呕吐36h,当地医院B超检查发现肠套叠,于2005年7月14日转入本院.1岁龄时有直肠息肉摘除术史,既往无反复腹痛、便血史.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外祖父及家族多位成员患有口唇黏膜、手掌、脚底色素沉着.体格检查:T 37.7℃,P 96次/min,R 30次/min,BP 80/50mmHg.急性面容,面色苍黄,眼眶凹陷,口唇干燥,唇黏膜散在分布0.5~3.0mm褐色皮疹,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

    作者:陈青江;于林军;马燕;罗春芬;王春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肝脏鳞状细胞癌1例

    患者 女性,68岁,发热伴右上腹痛5月于06年3月2日入院.患者5月前出现发热,右上腹持续性隐痛伴食欲减退及乏力,B超、CT及MRI检查均提示肝脓肿,给予先锋美他醇、左氧氟沙星、替硝唑等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且腹部B超提示病灶范围较前有所增大,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

    作者:林高平;王彩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23例影像学分析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又称血管网状细胞瘤,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富含血管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壮年,常见于后颅窝,占颅内肿瘤的0.9%~3.5%,占成人后颅窝肿瘤的8%~12%,伴发肝、肾、胰腺囊肿或血管瘤时称为Lindau病;当伴发视网膜血管瘤或同时有肝、肾、胰腺囊肿或血管瘤时则被称为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系统肿瘤性疾病).

    作者:张卫华;陈书达;楼林;雷兵;金晓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心率变异关系探讨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HRV)各指标的变化,探讨HRV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55例无周围神经病变,80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及20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测定了心率变异中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平均值(SDNN指数)、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低频与高频比(LF/HF)各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1)2型糖尿病有/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各HRV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指数较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进一步的下降.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心率变异指数下降.

    作者:叶丹;赵力;张哲;吴芳;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糖、胰岛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实验组(由高脂高糖饲料与链脲佐菌素注射液诱导而成)和对照组(用常规饲料喂养)大鼠的血糖等各项生化指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瘦素、胰岛素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9940),瘦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42);而血糖、总胆固醇则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0.0109).结论 大鼠在2型糖尿病状态下,高血糖抑制胰岛素刺激脂肪组织分泌瘦素的效应而使瘦素水平降低.

    作者:沈征;张曙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胃溃疡患者血液中瘦素、神经肽Y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胃溃疡患者血液中瘦素与神经肽Y(NPY)的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8例胃溃疡溃疡组和79例健康体检者(癌素正常对照组和NPY正常对照组)血液中瘦素和NPY的浓度.结果 胃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瘦素和体脂呈正相关(ρ=0.678,P=0.000;ρ=0.557,P=0.000),但瘦素和NPY间无相关性(ρ=0.009,P=0.951).胃溃疡组瘦素、NPY水平显著低于瘦素正常对照组及NPY正常对照组(P=0.000;P=0.005).结论 瘦素、NPY可能参与了胃溃疡的发病.

    作者:黄伟;季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成人麻疹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成人麻疹发病率明显增高.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成人麻疹48例,发现其中45例(93.8%)合并心肌损害.为探讨成人麻疹合并心肌损害的防治对策,现对本组48例成人麻疹的诊断和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姚惠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褪黑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Wister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手术+VitC组(125mg/kg)、手术+MT1组(0.2mg/kg)、手术+MT2组(1mg/kg)、手术+MT3组(5mg/kg).测定各组大鼠肝缺血40min再灌注90min后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电镜观察肝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T组血清ALT和AST值上升幅度明显降低(均P<0.01);MT组的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CAT的含量明显提高(P<0.01);MT组肝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肝小叶结构保存较完整,肝细胞肿胀减轻;电镜观察肝细胞线粒体结构保存较完整.结论 MT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维持肝组织内SOD、CAT含量,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性结构来实现的.

    作者:周学武;金国安;罗春芬;陈青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目的 研究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不同阶段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107例海洛因依赖者根据生理脱毒时间长短分为3组,分别进行甲状腺轴功能测定和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脱毒2个月内的样本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总甲状腺素(TT4)升高;脱毒2~6个月样本组FT4降低,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TSH升高;脱毒6个月以上的样本组FT4、FT3、TT4和TT3升高,TSH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 海洛因影响了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并且脱毒后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十分缓慢,应加强海洛因依赖者甲状腺功能动态监测并及时干预,有利于稽延性躯体戒断症状的恢复.

    作者:郭文滔;黄满丽;许毅;胡健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近年来,随着微伤穿刺技术的成熟,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它已由传统的手术引流转变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本院1998年1月至2006年3月对25例肝脓肿在B超引导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肝穿刺抽吸、引流、冲洗治疗,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雪锋;钱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3种术式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观察

    目前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1)增强提上睑肌肌力的手术,如提上睑肌缩短术;(2)以阔筋膜、丝线等材料为中介,间接依靠额肌为动力的额肌悬吊术;(3)直接以额肌为动力的额肌瓣或额肌筋膜瓣悬吊术[1-4].虽然这些手术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对不同术式疗效的比较报道较少.我们对本科近几年采用这3种不同术式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与比较,以期为今后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严晟;吴溯帆;石杭燕;陈达;郭金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