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陈朴
目的 了解成年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与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于北京市血友病管理中心登记并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全部成年血友病患者进行自设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北京市成人血友病患者97例,回收问卷97例,患者中位年龄36岁(18,68),患者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患者比例仅为31.96%.受调患者口腔保健知识整体知晓率为67.19%,口腔保健行为的整体正确率为41%.结论 我国血友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和行为均较差,血友病患者还没有全面重视口腔保健,急需整体规范的健康指导.
作者:李魁星;张京华;李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 人选119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57例,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对照组仅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12周后ABI、血压(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 治疗4周、12周后实验组ABI均较治疗前升高,B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BI、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TC、LDL -C、FBG、HbA1c、hs-RP、FI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hs-CRP、FIB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s-CRP、FIB及两组的TC、LDL-C、FBC、HbA1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踝臂指数,改善大动脉弹性,对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心络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寿晓玲;任爱华;朱利月;唐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构成情况以及北京基因型菌株在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中所占的比例,为四川省结核病预防控制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spacer oligonucletide typing,spoligotyping)方法对106株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分型分析,将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与SITVIT2数据库进行比较确定菌株的基因家族.结果 根据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及与数据库SITVIT2的比较,106株结核分枝杆菌表现为30种基因型,21种基因型为数据库中存在的基因型,9种基因型为新的基因型.基因家族分析发现,65株结核分枝杆菌为北京家族菌株(61.32%),26株为T家族菌株,4株为MANU家族菌株,U型及H型家族菌株各1株.9株新基因型的菌株没有进行基因家族的确定.结论 本研究对四川省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构成以及北京家族菌株的流行程度做了初步的描述.对四川省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分析、结核病的预防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筠(jun);董海燕;李定越;刘志广;陈建;杨筠(yun);龙波;万康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鳞癌病变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47例宫颈鳞癌、37例CIN、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AQPs的表达及分布.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宫颈鳞癌中AQP1与VEGF,AQP3与VEGF,AQP8与VEGF的共同表达与分布.结果 ①AQP1在3组宫颈组织间质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②AQP3、AQP4、AQP5和AQP8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细胞、CIN异形细胞及宫颈鳞癌癌细胞胞质和(或)胞膜中表达;③AQP1在CIN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P<0.05),在临床Ⅰ期宫颈鳞癌的表达高于临床Ⅱ期(P<0.05);④AQP3、AQP4、AQP5、AQP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鳞癌的表达逐渐增高;⑤AQP3在低分化组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组(P <0.05);⑥AQP1和VEGF,AQP3和VEGF,AQP8和VEGF在宫颈鳞癌中共同表达.结论 AQP1、AQP3、AQP4、AQP5和AQP8在宫颈鳞癌癌变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AQP1、AQP3和AQP8可能参与宫颈鳞癌微血管的形成.
作者:林温静;邹双微;朱雪琼;屈王蕾;江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膜表面TLR2、TLR4对NK细胞和T细胞上CD95L表达的影响.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术,对NK细胞和CD14+细胞进行设门,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单个核细胞膜表面TLR2+、TLR4+、CD3+CD95L+、NK+CD95L+,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组CD3+细胞明显增加,NK+CD95L+、CD3+CD95L+细胞数下降,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CD14+、TLR2+、TLR4+、NK+、CD3+CD95L+细胞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组相比,治疗后组CD14+、TLR2+、TLR4+、CD3+细胞明显减少,NK+CD95L+细胞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PL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上TLR2、TLR4的表达影响NK细胞的CD95L诱导凋亡的能力,在抗肿瘤逃避机体免疫中是一种有益尝试.
作者:周国忠;钟永根;孙荷;刘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正常女性中脑导水管层面脑脊液( cerebralspinal fluid,CSF)的流动情况进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定量研究并将其与年龄进行回归分析.方法 筛选38例正常女性志愿者,测量其中脑导水管CSF流动情况,以年龄作为因变量,流速(收缩期向下大流速V1,舒张期向上大流速V2、平均向下流速V3、平均向上流速V4及平均流速V5)、流量(收缩期向下大流量Q1、舒张期向上大流量Q2、平均向下流量Q3、平均向上流量Q4、平均流量Q5、平均净流量Q6)及心动周期(收缩期向下大流速对应心动周期T1、舒张期向上大流速对应心动周期T2、平均心动周期T3)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一般回归方程分别为age=38.146+0.825V1+0.705V2 -0.738V3 -0.298V4 -0.887V5,age=46.899 -117.944Q1+ 21.319Q2 -191.968Q3 +62.774Q4-84.361Q5 -227.401Q6,age =36.047 +0.063T1 +0.016T2 +0.010T3.各项指标P均>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变量流速、流量及心动周期3者对因变量年龄无显著性影响.在应用MR定量分析CSF流速、流量及心动周期时无需考虑年龄因素.
作者:胡卫东;项立;张宏光;高天俊;王秀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10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患者23例,对其临床、病理、生存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有22例接受剖腹探查肝切除术或联合淋巴结清扫术(7例),另外1例采用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22例患者中16例出现复发.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及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15.00(0.37 ~116.00)及5.00(0.37 ~116.00)个月;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2.7%,35.8%,23.9%和40.9%,30.7%,15.3%.复发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5.04(1.5 ~65.0)个月.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肝炎肝硬化合并长期饮酒、术中输血、手术切缘阳性、病理分期较晚以及影响分期的因素如肿瘤直径>5cm、多发肿瘤等多个因素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而CEA >5ng/ml、肿瘤穿透肝被膜等同样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结论 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预后不佳.根治性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手段,这其中多个因素与不良的预后有关.
作者:姚占胜;毕新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以甲状腺为高频超声脉冲声辐射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的应用对象,探讨ARFI技术的可重复性及不同操作者之间的一致性.研究被测者呼吸、取样框靠近颈动脉处、探头加压、探头倾斜、横切、取样框的深度等因素对ARFI值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测量次数ARFI值均值间的差异,探求佳的重复测量次数.方法2名资历相同的超声医生对随机抽取的30名正常甲状腺受试者进行重复测值,行一致性检验;对2名受试者的左侧甲状腺进行一系列分组设计的测量,评价各个因素对ARFI值的影响;对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行结节及非结节部位的ARFI测值,重复测量5次以上,分为3组:前3次测量数值的均数、前5次测量的均数及所有测量次数的均数,结合术后病理分型进行分析.结果 高频探头ARFI技术的重复性、一致性较好;探头加压、横切、倾斜、取样框靠近颈动脉搏动处及深度对ARFI值差异有显著性,是否屏气对ARFI值差异无显著性;对甲状腺非结节部位的测量只需3次,对可疑恶性结节需重复测量5次及以上.结论 只有规范、合理地应用ARFI技术才能正确地反映甲状腺及甲状腺结节的软硬程度.
作者:肖莉莉;赵雅萍;高凌云;胡经纬;叶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 -2 - 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其在脑组织造成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 3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9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DEHP染毒组(50mg/kg DEHP)、维生素E(vitamin E)保护组(50mg/kg DEHP +50mg/kg维生素E)、维生素E对照组(50mg/kg维生素E).每天清晨灌胃1次,连续10天.期间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验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变化,10天后将小鼠处死,取出脑组织,检验ROS及MDA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DEHP染毒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而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其下降幅度;DEHP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的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维生素E可减少这种增加,并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可对DEHP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有保护作用,DEHP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可能与其在脑组织造成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程静菲;尚帅;何贵波;刘晓帆;唐佳琦;熊国梅;廖晓梅;杨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C3和血清AFP,分析72例HCC患者、58例肝良性病变组和40例健康组血清GPC3和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血清GPC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P<0.05);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与肿瘤大小、是否侵袭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年龄、性别、有无HbsAg感染和包膜与两者表达无关(P>0.05).单项检测灵敏度、准确度较低;联合检测灵敏度达84.7%,准确度达90.1%;两者在HCC中表达未存在直接关联(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GPC3和AFP水平有助于HCC的早期临床诊断.
作者:王攀;万卫昌;李招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 - IUS)治疗子宫腺肌病前预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宫腔深度> 9cm且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7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24例和GnRH -a组14例,经米非司酮或GnRH -a预治疗直至测量宫腔深度≤9cm时放置LNG - IUS.在预治疗前及放置LNG - IUS前后检测子宫体积、血红蛋白和CA125值、骨密度值,并进行月经量PBAC和痛经VAS评分.结果 ①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为249.27±42.61cm3、181.05±26.65cm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②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为80.50±12.40s/L、107.55±6.87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血清CA125值为83.05±35.76IU/ml、61.27±25.03IU/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③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痛经VAS评分为6.41±1.56,放置LNG - IUS后6个月和12个月下降为1.64±1.05和1.36±0.7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④米非司酮组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非司酮可有效缩小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CA125值,可作为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ING - IUS治疗前的预治疗,与GnRH -a比较具有口服方便,价格低廉,不影响骨密度,不良反应较小的优势.
作者:徐肖文;朱雪琼;卢晓声;王乐丹;管玉涛;王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儿发作后血清褪黑素(MEL)和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20例儿童,其中癫痫组(EP组)71例,分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组(GTCS组)31例、复杂部分发作组(CPS组)18例和简单部分发作组(SPS组)22例;非痫性发作组(NEP组)23例;对照组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无惊厥患儿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和双抗体夹心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患儿血清MEL、PRL水平.结果 EP患儿血清MEL中位数水平为12.16ng/L,均显著低于NEP组(24.28ng/L)和对照组(26.10ng/L) (P <0.01);而EP患儿血清PRL中位数水平为24.80μg/L,均显著高于NEP组(10.07μg/L)和对照组(9.41μg/L)(P<0.01);NEP组和对照组血清MEL、PRL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P组患儿痫性发作后2h血清MEL、PRL水平的关系存显著负相关(r=0.624,P<0.001).血PRL水平对痛性发作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34%和93.02%.结论 癫痫患儿发作后2h血清MEL水平降低,而血清PRL水平上升,尤其以GTCS和CPS为著,提示两者可能与癫痫发病机制有关.早期联合检测可能是临床诊断痫性发作困难病例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蒋春明;杜建民;陈丽琼;冯梅;刘占利;黄先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咖啡因对慢性刺激小鼠行为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取2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空白+0.15ml生理盐水;刺激组(n=8):慢性刺激+0.15ml生理盐水;药物组(n=10):慢性刺激+15mg/kg咖啡因.刺激组和药物组分别孤养,并接受持续10周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结合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方法,评价小鼠的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10周后刺激组和药物组的水平穿越格子数[(118.50±12.20)次,(80.10±16.02)次)]都明显高于正常组(49.00±10.05)次(P<0.01);水迷宫测试中,药物组定位航行训练第1天的潜伏期明显短于正常组和刺激组[(13.12±2.27)s,( 27.34±5.00)s,( 30.62±4.54)s] (P <0.05);药物组和正常组体重增加量[(3.40±0.37)g,(5.40±0.69)g]有明显差异(P<0.05),10周后药物组和正常组体重[(24.60±0.43)g,( 26.60±0.62)g]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长期慢性低剂量咖啡因注射可以减缓慢性刺激下小鼠体重增加,同时还能加强刺激状态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长期慢性刺激也能加强小鼠的探索行为.
作者:夏誉;武志伟;尉晓娜;蒋尚融;舒丹;何金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确定以大肠杆菌表达丁肝抗原的佳条件,为规模生产以求研发丁肝ELISA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 在不同温度、时间、IPTG和菌种浓度条件下,分别进行蛋白表达,取等体积样本进行SDS - PAGE电泳,经Image Lab软件分析,比较目的蛋白表达量,确定佳表达条件.结果 在25℃、29℃、33℃和37℃条件下,蛋白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在添加IPTG后的1、2、3、4、5和6h,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在以0.25、0.5、1、2和4mmol/L IPTG诱导时,表达量无统计意义的差别.当添加诱导剂前,菌种的OD600值分别为1.236、0.772、0.542和0.384,目的蛋白表达量有显著意义的差别.以OD600值为1.236和0.772时,表达量高,两者之间无统计意义的差别;OD600值为0.542时,表达量次之;OD600值为0.384时,表达量低.结论 温度、表达时间和IPTG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丁肝抗原蛋白表达量无影响;菌种的浓度是影响蛋白表达量的决定性因素;当菌种浓度在OD600值约为0.7~1.2时,以0.25mmolL IPTG在37℃,诱导表达1h为佳表达条件.该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1.5%.
作者:丁军颖;伊瑶;卢学新;苏秋东;田瑞光;邱丰;毕胜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血浆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高脂饮食组22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喂养8周,观察体重变化,按体重增量,高脂饮食组大鼠又分为高脂肥胖组12只及肥胖抵抗组10只,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抵抗素水平.结果 高脂肥胖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抵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脂肥胖组血清抵抗素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抵抗组(P<0.05),肥胖抵抗组血清抵抗素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中,血浆抵抗素水平升高,并存在着血脂紊乱,而肥胖抵抗大鼠血浆抵抗素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提示血浆抵抗素水平可能参与肥胖抵抗的发生.
作者:刘亚莉;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AQP1和AQP3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和胎膜上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3月~ 2010年3月笔者医院产科收住的孕妇60例,其中子痫前期轻度组20例(实验组1),子痫前期重度组20例(实验组2),正常足月妊娠孕妇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胎盘、胎膜组织中AQP1和AQP3的分布及表达,同时分析其与24h尿蛋白定量、羊水量、胎儿出生体重等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QP1、AQP3在子痫前期组胎盘上的表达较正常妊娠组上调.AQP1、AQP3在子痫前期组羊膜组织上的表达强度弱于对照组.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上的AQP1、AQP3表达强度越强,其24h尿蛋白定量越高,呈线性相关.子痫前期组胎盘上的AQP1、AQP3表达强度与胎儿出生体重不呈线性相关.子痫前期组羊膜上的AQP1、AQP3表达强度与羊水量不呈线性相关.结论 子痫前期组胎盘上AQP1、AQP3的表达较正常妊娠组明显上调,且与24h尿蛋白定量呈线性相关,提示胎盘组织中AQP1、AQP3表达与子痛前期疾病发生发展及病情轻重程度有关.
作者:陈利琼;安慧敏;朱雪琼;翁秀琴;池银归;夏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存活早产儿10%~15%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问题,脑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价早产儿大脑基本功能状态及发育成熟水平,判断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等[1,2].但早产儿脑发育成熟速度快,个体差异性大,脑电图变化大,目前尚无明确的正常早产儿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诊断标准.本文从早产儿脑电图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不同受孕龄( conceptiongal age,CA)脑电图特点、特征性波形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简要概述正常早产儿脑电图特点,从而指导临床.
作者:范琳;刘占利;芦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Huh7细胞内La自身抗原、33kDa人类囊相关膜蛋白(hVAP -33)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第三亚单位(eIF2Bgamma)的特异性siRNAs.方法 根据Genebank中的序列设计3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在Huh7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3种分子;根据siRNA设计原则针对每种基因设计合成3条siRNAs;分别将不同序列siRNA转染Huh7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计算△△CT值筛选出针对每种基因抑制效率高的一条siRNA.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到了上述3种分子的存在;每种基因的3条不同siRNA对相应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沉默作用,通过△△CT值的计算找出其中效率高的一条.结论 Huh7细胞内可以检测到La自身抗原、hVAP - 33和eIF2Bgamma基因,其特异性siRNAs可以沉默相应基因表达.
作者:王美霞;金铭;段瑾;傅晓晴;徐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血浆tPA、PAI -1、uPA及uPAR水平的联合检测,探讨其治疗观察及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脑梗死病人(36例)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血浆tPA、PAI -1、uPA及uPAR的联合检测(ELISA法).结果 36例脑梗死病人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tPA、PAI -1、uPA和uPAR水平均有明显增高(均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PA又有明显升高(P<0.05),而PAI -1,uPA and uPAR则在治疗后明显降低(P <0.05,P<0.01),PAI -1及uPAR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血浆tPA、PAI -1、uPA和uPAR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病人的治疗状况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利于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观察和预后判定.
作者:单平囡;卢志勇;孔园珍;侯韬;宣国红;茹金城;许德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注射透明质酸钠以及两者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62例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各54例,分别给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480毫克/次,每天口服3次,关节内注射2毫升/次,每周1次.共治疗5周.停药后观察2周.收集3组患者治疗期间Lequesne指数评分和VAS评分,来评估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变化程度.结果 治疗5周后,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Lequesne总指数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为3.3±1.6、3.1±1.3、2.8±1.3.联合用药组和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治疗5周后口服组、注射组、联合用药组分别下降为1.77±0.91、1.66±1.21、1.53±1.13.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均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两者联合治疗方式效果优于单独用药治疗方式.
作者:姜丹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