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2例

朱惠良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协同作用.方法:将1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Ⅰ组(中药组)62例予胃苏颗粒口服,对照Ⅱ组(西药组)58例予莫沙比利片口服,治疗组(中西药结合组)65例予胃苏颗粒、莫沙比利片联合治疗,疗程均4周;比较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84%,中药组77.80%,西药组72.41%,中西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两对照组.结论:胃苏颗粒联合莫沙比利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对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并发抑郁情绪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将72例糖尿病抑郁情绪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然后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观察组经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宣教后,hrsd检测分值下降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情绪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辨证饮食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辨证饮食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辩证饮食干预)和对照组(正常高血压饮食)各36例,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饮食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黎凯斌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社区老人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数据显示,到2008年底,我国>60岁老年人口总数1.5989亿,占总人口的12%[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的医疗机构,承担社区老人的健康保健问题,中心医务工作者在完成中心任务的同时走进社区,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通过检查对所发现的一些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管理,指导他们自我照护,尽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通过工作,使老人感受到政府的关心,老有所依,得到社会的温暖,心情舒畅,从而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作者:张茗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社区老年冠心病40例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40例,分成治疗甲组(常规治疗加消心痛3次/日,5mg/次口服),治疗乙组(常规治疗加麝香保心丸3次/日,2粒/次口服),疗程3个月,同时记录治疗前后静息与运动状态下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心率,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麝香保心丸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心电图与心功能的效果尤为显著(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老年冠心病的良药.

    作者:夏炜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细节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介入细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患者介入细节护理模式,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此类护理过程中.

    作者:李青;王双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洗肾中心护士的职业性损伤及防护对策

    与临床普通科室相比较而言,洗肾中心的患者和环境都比较特殊,护士经常面临多种职业性危害,如果不注意防护,很容易造成损害,即职业性损伤.所谓职业性损伤是指工作中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目前我院洗肾中心设有血液透析机4台,其中有2台是床边血液滤过透析机,每天能完成2~5人次血液透析,每年能完成约600多人次血液透析.目前洗肾中心护士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怎样大程度上认识和预防职业性损伤.

    作者:丁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奥美拉唑、吗丁啉组治疗相比较.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对照组以奥美拉唑、吗丁啉口服,8周后评估疗效,半年后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组8周后有效率91.6%,半年后复发率19.4%;对照组8周后有效率71.9%,半年后复发率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金虎兵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依那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感染、持续或间断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解痉、祛痰、止咳、平喘、强心、利尿及对症处理;治疗组除给予对照组一样的常规治疗外,再加用2次/日口服依那普利2.5~5mg,及1次/日静脉点滴川芎嗪80mg,经15天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63.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35.00%,总有效率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确切并且安全.

    作者:蔚泓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来源分析

    目的:了解大武口区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来源,加强疑似肺结核患者报告和转诊工作,提高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各相关数据.结果:转诊894例,主动到位752例,主动到位率84.11%,追踪142例,追踪到位122例,追踪到位率85.91%,总体到位874例,总体到位率97.76%.结论:通过加大对综合医院的督导,提高综合医院的转诊率,从而提高涂阳患者的发现率.

    作者:田生科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一般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偏瘫辅助应用针灸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罗玉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64例疗效观察

    本研究应用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旨在观察其降低血糖安全性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T2DM患者64例,男36例,女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两组年龄、病程、性别、体质量指数、治疗前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作者:李可心;李春花;李远征;王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CT检查在肺癌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肺癌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伴有肺内结节的肺癌患者35例的CT图像,观察肺癌肺内结节灶的形态、大小、位置及边缘征象等CT表现,并以此来分析良、恶性结节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35例肺癌患者共42个结节灶,其中恶性结节17个,良性结节25个.25个良性结节的平均直径为0.56cm,17个恶性结节的平均直径为0.64cm,其中直径≤0.5cm的结节有23个,良性17个,恶性6个;直径>0.5cm的结节有19个,良性8个,恶性11个;直径>0.5cm的结节较直径≤0.5cm的结节发生恶性的可能性大.25个良性结节中,边缘光整8个,边缘欠光整17个;17个恶性结节中,边缘光整13个,边缘欠光整4个.结论: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肺癌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正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溃疡四联法合柴合乌药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52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痊愈难而易于复发.过去临床所采用的中和胃酸法已不能根本解决问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1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心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彩超诊断及鉴别急性阑尾炎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并探讨彩超诊断及鉴别急性阑尾炎临床应用,以及探讨这种方法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急性阑尾炎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在观察组中,对这40例患者采用彩超诊断及鉴别急性阑尾炎,在对照组中,采用一般的诊断方法来诊断及鉴别急性阑尾炎.并将所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论:通过彩超可以将患者的阑尾生理以及患者的病理图像准地的显示出来,而且在诊断和鉴别上面也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

    作者:李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肺栓塞和50例非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同时对50例肺栓塞患者中的29例高临床概率和21例低临床概率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栓塞组的D-二聚体含量平均3.4±1.49ng/ml,阳性率82.0%;而非肺栓塞组的D-二聚体含量平均0.8±1.16ng/ml,阳性率26.0%;高临床概率组的D-二聚体含量平均2.5±1.58ng/ml,Wells评分值平均6.8分;低临床概率组的D-二聚体含量平均3.6±2.41ng/ml,Wells评分值平均1.7分.以上情况两者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二聚体对于肺栓塞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特别是排除低临床概率的肺栓塞患者意义更大.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高龄孕产妇围产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首次分娩高龄孕产妇围产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和相关干预对策.方法:收治首次分娩高龄孕产妇98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年龄段首次分娩孕产妇98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制孕妇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两组孕产妇围产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对观察组孕产妇行积极对症干预,对照组孕产妇采用一般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孕产妇产前抑郁症阳性筛查率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产前抑郁症阳性筛查率,观察组24.5%,对照组20.5%(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观察组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于围产期对首次分娩高龄孕产妇进行积极对症干预,可以明显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使孕产妇心理健康的渡过围产期.

    作者:简玉花;熊国蓉;陈水英;李花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临床药师指导合理用药的体会

    目的: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开展用药咨询,健康教育等方式.结果: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有临床药师参与的临床用药更加有效、经济、安全、合理.

    作者:陈玉枝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螺纹根管桩辅助固位修复磨牙牙冠大体积牙体缺损

    目的:观察螺纹根管桩辅助固位修复磨牙牙冠大体积牙体缺损的疗效.方法:用螺纹根管桩根管内固位,银汞合金充填修复磨牙大体积牙体缺损用.结果:随防3~5年,54例患牙有49例患牙治疗成功,咀嚼功能正常,5例失败.结论:根管桩辅助固位修复磨牙牙冠大体积牙体缺损效果好.

    作者:赵存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胃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

    胃癌是一种多发性疾病,是生长在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很高,高死亡率是胃癌成的显著特征.我国每年新患胃癌患者>40万,约占世界发病的42%.因胃癌死亡的患者>10万人,尤以男性患者甚,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达到了1/3,远远高于女性患者.胃癌患者多在50~60岁发病.全世界每年约有100~120万患者患上胃癌,欧洲的丹麦、亚洲的日本是胃癌发病比较多的国家,在美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则是胃癌发病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在我国高发区为华东地区的浙江、上海、福建以及华中地区的山东省.胃癌术后的饮食调理可适当补充一些含铁量较高的食品.在患者胃部行切除术后,胃部容量缩小胃酸大量减少从而影响患者对铁元素的吸收,从而致使患者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所以患者在此期间,应食用动物肝脏、肾脏、心脏、胃肠和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等含有丰富的铁质的食物,也可也用桂圆肉、大枣、花生内衣作为补血食品.

    作者:宋爱伟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肛肠疾病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为了研究肛肠疾病在手术后并发症的有关特征和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医院多例肛肠患者的手术所获得的资料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肛肠患者在进行肛肠手术后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疼痛、感染、创口出血、尿潴留、便秘、肛门水肿、里急后重等这些并发症的表现,同时通过并发症的原因的分析和研究,采取了比较可靠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在临床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结论: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肛肠手术后的并发症的病情特点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分析和把握,从而可以制定更加完善的护理对策,从而在以后的肛肠患者手术后,可以相对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来保证治疗效果的理想.

    作者:秦婵娟;余玫洁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