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省2001年医药卫生科研进展

郭金玲;王宇明

关键词:河南省, 医药卫生, 豫医无毛小鼠, 小鼠近交系, 分离近交系, 突变基因, 生物医学领域, 皮肤结构, 胸腺萎缩, 脱毛, 特性研究, 生物学特征, 免疫学指标, 科技成果奖, 隐性基因, 医学研究, 医学科学, 医科大学, 突变无毛, 饲养繁殖
摘要:2001年河南省共获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55项,摘要介绍如下.一、基础医学研究1.突变无毛小鼠近交系的育成及特性: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在昆明小鼠繁育中发现一株突变脱毛小鼠,经测交试验证明该脱毛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上单一隐性基因.随之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①采用国际规定的分离近交系的培育路线即强迫杂合性全同胞兄妹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经9年多的培育,目前B线近交已达29代,成功培育出了包含无毛突变基因的分离近交系,命名为YUYI-hr/+;②进行豫医无毛小鼠近交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小鼠大约在2周龄开始脱毛,2周左右除胡须外全部脱净,并终生不再生.具有不同于封闭群的独特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免疫学指标.具有胸腺,能在开放环境下饲养繁殖,但胸腺萎缩较正常小鼠早,寿命缩短,皮肤结构及表型独特,在头部和体侧形成皱褶,脆性大等有衰老明显表现,是一种自发性衰老的动物模型.雌性无毛小鼠受孕率低,母性差.豫医无毛小鼠由于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无毛、有胸腺,皮肤结构特殊等)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为生物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实验材料和研究手段.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分析

    肺炎支原体(MP)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1992年以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开始应用于MP感染的临床标本的检测[1,2].但需要用负压吸引法从鼻咽部采集分泌物,病人较痛苦,且检出率偏低.我院免疫室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AbIgM),方便、快速(<5分钟),检出率高,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占元;孙燕;韩红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茶碱对支气管哮喘疾病免疫调节作用

    茶碱因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直接的舒张作用而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70多年了.因其治疗浓度(10~20μg/ml)与中毒浓度很相近,所以临床一直对其治疗价值颇有争议.近年来由于认识到口服低剂量茶碱类药具有可以抑制哮喘病情发展的非支气管扩张作用(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是近以葆乐辉为代表的茶碱缓释药物在治疗慢性哮喘中的可靠疗效和独特药理作用,使茶碱类药物重新成为当前哮喘治疗研究的热点.Page的研究表明,使血清浓度维持在5~10μg/ml的低剂量给药对防治慢性哮喘是适宜的,既具有气道抗炎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也可避免茶碱类药物副作用.现已证实虽然茶碱类药物的支气管扩张效应明显弱于β2-受体激动剂,在治疗急性哮喘发作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在缓解慢性哮喘症状,改善哮喘病情方面是有效的和安全的.近英国Barnes教授撰文详细介绍了茶碱在支气管哮喘中的治疗作用,提出了茶碱作为一种抗炎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需要重新评价,认为茶碱类药物很可能成为慢性哮喘的基本抗炎治疗药物之一,并推荐低剂量茶碱与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同时在哮喘的早期阶段使用应是轻-中度慢性支气管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蔡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抗变形链球菌鸡卵黄抗体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研究

    目的通过对抗变形链球菌Ⅰ、Ⅲ型鸡卵黄抗体(IgY)影响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实验研究,探索抗变形链球菌鸡卵黄抗体防龋的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抗变形链球菌鸡卵黄抗体的TS培养基厌氧培养变形链球菌S.mutans MT6R (血清C型、遗传Ⅰ型)、远缘链球菌S.Sobrinus6715(血清g型,遗传Ⅲ型)及其混合菌株,用数值式酸度计检测培养基上清液的pH值.数据作方差分析.结果抗变形链球菌Ⅰ、Ⅲ型鸡卵黄抗体能抑制各实验组细菌培养基pH值的下降,经方差分析,实验组pH值随着特异抗体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其佳抑制浓度为1:2,此时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当抗体浓度为1:32时,其pH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变形链球菌鸡卵黄抗体可以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利用糖产酸的能力.

    作者:周智;周汝俊;文冰;唐镇;杨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MRSA在烧伤病房分布与耐药性观察

    作者通过初步实验观察,认为烧伤病房中MRS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科室(P≤0.01),且具有分布广泛,耐药性强等特点.除去万古霉素外只有先锋美他醇、利福平、新霉素、氟哌酸等少数几个抗生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作者对减少MRSA在烧伤病房内感染提出了建议.

    作者:王定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外固定架治疗四肢干骨骨折1800例报告

    我科自1995年1月~2001年6月,共收治有随访结果的外固定架治疗四肢干骨骨折病人18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树喜;郑继元;李兵;姜中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肝纤维化中肝星形细胞活化分子机制

    慢性肝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肝纤维化(hepatic fibosis)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环节.研究表明,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是肝星形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在组织炎症坏死区域向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MFB)转型的激活过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HSC活化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将有关研究近况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江涛;张克菊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电针治疗体表及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研究

    应用我国研制的直流电治疗仪和铂金针,在B超或CT引导下将铂金针插入海绵状血管瘤内,按血管瘤直径大小决定插针的数目,呈圆柱状杀伤,其杀伤半径为8~10mm,所以布针的间距以15mm为宜.铂金针要贯穿整个血管瘤的直径,铂金针插妥后分为阴、阳极连接在直流电治疗仪上进行通电治疗.电压为4~8V,电流为40~100mA,电量按血管瘤直径每10mm给100库仑.治疗结束后先将电压降至零度,然后拔除电针,并用纱布压迫针眼,偶见肝血管瘤拔针后有针眼渗血压迫无效时,可用无创针缝合结扎.

    作者:辛育龄;赵洪昌;张伟;刘德若;陈桂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帕金森氏病治疗方针

    帕金森氏病(PD)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锥外系运动功能失调的疾病.本病患病率国外约为100~150人/10万(人·年),发病率约为20人/10万(人·年),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比国外稍低.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略高于女性,且随增龄而患病率增加.本病多需长期治疗,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适应社会、生活、工作的需要,治疗的重点应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康钦伟;刘净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河南省2001年医药卫生科研进展

    2001年河南省共获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55项,摘要介绍如下.一、基础医学研究1.突变无毛小鼠近交系的育成及特性: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在昆明小鼠繁育中发现一株突变脱毛小鼠,经测交试验证明该脱毛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上单一隐性基因.随之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①采用国际规定的分离近交系的培育路线即强迫杂合性全同胞兄妹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经9年多的培育,目前B线近交已达29代,成功培育出了包含无毛突变基因的分离近交系,命名为YUYI-hr/+;②进行豫医无毛小鼠近交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小鼠大约在2周龄开始脱毛,2周左右除胡须外全部脱净,并终生不再生.具有不同于封闭群的独特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免疫学指标.具有胸腺,能在开放环境下饲养繁殖,但胸腺萎缩较正常小鼠早,寿命缩短,皮肤结构及表型独特,在头部和体侧形成皱褶,脆性大等有衰老明显表现,是一种自发性衰老的动物模型.雌性无毛小鼠受孕率低,母性差.豫医无毛小鼠由于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无毛、有胸腺,皮肤结构特殊等)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为生物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实验材料和研究手段.

    作者:郭金玲;王宇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128例早期梅毒血清学追踪观察

    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28例患者全部来自本院皮肤性病科的门诊于1997年1月~2000年4月间确诊后进行正规驱梅治疗并能完成随访的早期梅毒患者,入选的病例均有不洁性交史或性伴患病史.一、二期梅毒患者均有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且近三个月内未使用相关抗生素.128例患者中男88例,女40例,男女之比为2.2:1.年龄17~56岁.

    作者:李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住院孕妇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研究

    为了解产科孕妇健康教育需求,对510例住院孕妇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02份.结果孕妇欠缺较深层次围产保健知识,尤其是产时知识.有99.2%孕妇希望医务人员介绍有关分娩知识.她们掌握知识程度与孕期到医院产前检查次数及孕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等有关,他们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应加强围产保健管理,普及围产保健知识;对住院孕妇应有计划、因人而异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孕妇了解分娩过程,按孕妇需求选择人员陪伴分娩等,以维护孕妇身心健康,促进其顺利分娩.

    作者:江秀敏;康育兰;陈起燕;林玉平;郭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颅骨缺损修复材料临床应用

    颅骨缺损常由严重颅脑损伤、电击伤、重度烧伤引起,较大的颅骨缺损病人常有头痛、头晕、怕声响、怕震动等颅骨缺损综合征,亦有不安全感和不美观等心理因素.修复缺损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现就我院92例颅骨缺损病人,应用不同材料进行修复作综合分析.

    作者:李宏伟;赵焕强;王锡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氟西汀治疗早泄初步观察

    早泄是泌尿男科门诊常见的一种性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有较多的治疗方法,但疗效不显著,我院在自2000年10月至今在泌尿科门诊应用氟西汀治疗早泄,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自林;张钊;鲍镇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灯盏花与脑复康治疗脑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我们用灯盏花与脑复康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脑血管性痴呆VD 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富深;王庆文;杨红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加强血防工作健康教育

    Mott早在1989年就提出血吸虫病是人们自己所引起的--而非螺类.人们出于生产和生活的目的而频繁接触疫水,假设人们能够完全避开疫水,那么一方面可以杜绝个体的感染,另一方面,血吸虫病流行传播也就被阻断了.

    作者:黄晓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研究

    1.人体免疫效果考核为保证疫苗人体考核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在考核中严格筛选研究对象、在母婴传播阻断研究中,选择怀孕期间HBsAg阳性、HBeAg阳性(OD>3倍Cut off值)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HBsAg单阳性和健康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作为对照.血清抗-HBs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计算,采取改良Holliger公式,以抗体滴度大于10mIU/ml为判断标准.

    作者:梁争论;李河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扎鲁司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研究

    自从花生四烯酸脂化酶代谢途径发现以来,脂氧化酶代谢产物白三烯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研究表明,肺泡缺氧可促使肺生成白三烯,白三烯在肺动脉高压中起介导作用.扎鲁司特(Zafirlukast)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哮喘的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研究表明白三烯受体不仅存在于气道,也存在于肺血管.扎鲁司特是否有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现将对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辰;庞宝森;卜小宁;周建群;牛淑洁;张洪玉;翁心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河南省参加WHO结核菌药敏试验质控体会

    在结核病防治中,结核菌药敏试验测定是十分重要的,而药敏试验的正确与否,必须由质量控制来衡量.为加强结核病防治与国际技术接轨,使结核菌耐药监测技术更上一层楼.1994~1997年我室在国内首家接受了韩国跨国参比实验室的质控,质控的结果全部得到了WHO认可.现体会如下:

    作者:杨立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脾虚模型大鼠延脑腹外侧核小泡乙酰胆碱转运体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脾虚模型大鼠胆碱能神经的变化.方法选用特异性较强小泡乙酰胆碱转运体(VAChT)抗血清,从形态学上观察模型大鼠胆碱能神经在延脑腹外侧核中的变化.结果模型大鼠延脑腹外侧核VAChT免疫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弱.结论脾虚大鼠胆碱能神经VAChT免疫反应明显减弱,VAChT是一种新的独特的研究中枢及外周胆碱能神经元的有效标志物.

    作者:张晓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胰岛素抵抗基础和临床研究

    1.建立呈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模型:将HepG2细胞置于10-7mol/L胰岛素培液中24小时,使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充分下调,检测并比较下调和未下调的HepG2细胞、糖、脂类代谢水平发现:下调HepG2细胞(DR-HepG2)胰岛素受体减少了56%,将DR-HepG2细胞置于不同浓度胰岛素培液中,胰岛素受体数仍明显减少,当培液中胰岛素的浓度为10-7mol/L时,DR-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数减少到17%,其14C-葡萄糖、14C-醋酸盐掺合量明显低于未下调的HepG2细胞(NDR-HepG2).将DR-HepG2细胞置于不含胰岛素DMEM培液中48小时,再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刺激24小时,DR-HepG2细胞14C-葡萄糖、14C-醋酸盐掺合量仍明显低于NDR-HepG2细胞.结果提示:将HepG2细胞置于10-7M胰岛素环境中24小时,该细胞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且可维持48小时.

    作者:宁光;李长贵;洪洁;汤正义;李果;龚艳春;彭怡文;郭冀珍;沈卫峰;商淑华;罗邦尧;陈家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