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硕;聂汉祥;刘琳琳
目的 观察YKL-40在烟雾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3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由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动物中心提供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被动吸烟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呼吸清洁空气,被动吸烟组被动吸入香烟烟雾,每日2次,每次30 min,持续12周.分别于实验的第4、8、12周麻醉处死大鼠.观察两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以及肺组织的大体情况,采用HE染色判断大鼠模型肺泡炎及气道重塑情况,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YKL-40蛋白及rnRNA在肺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被动吸烟组大鼠不同程度地出现活动减少、倦卧、近食量减少等情况;第5周开始出现毛发枯糙、发黄,懒于活动,体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喘息;第12周末情况更趋于严重,大鼠鼻部及唇周出现发绀,甚至死亡.两组大鼠的体质量均成增加的趋势,且正常对照组大鼠体质量上升的幅度要大于被动吸烟组大鼠,两组大鼠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吸烟组大鼠的两肺外观膨胀,体积明显增大,弹性差,肺表面略显不平,并可见小囊泡状突起及黑色斑点.镜下可见被动吸烟组大鼠的气道壁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及杯状细胞增生,气道平滑肌和纤维组织明显增多,气道黏膜脱落,管腔狭窄,严重肺气肿形成.两组大鼠YKL-40在分子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逐渐升高,但被动吸烟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大鼠YKL-40在分子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在组间、时间点以及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KL-40在COPD大鼠中表达增强,其可以作为COPD发生发展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宋庆军;吴国洪;段宗美;王世立;李俊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目前临床医学中广为提倡的一种新型医学理念,旨在强调围术期应用各种已被证实有效的方法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从而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经济负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麻醉质量的不断优化,其已渗透到术前准备、麻醉方式、术中麻醉深度、液体管理、体温监测以及围术期镇痛等麻醉的各个环节,并受到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目前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作者:王艳;韩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缺氧常发生在急慢性血管疾病、肿瘤形成中.而缺氧诱导因子(HIF)-1和HIF-2是维持肿瘤缺氧微环境的关键作用因子,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可引起治疗耐受、生长增殖、侵袭转移,终导致患者的生存期缩短.此外,其抑制剂在癌症的靶向治疗中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抑制剂干扰了HIF的信使RNA表达、蛋白质合成、蛋白质降解以及DNA结合和转录.从1996年开始至今的癌症治疗中,并没有直接抑制HIFs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因此,总结并开发同时抑制HIF-1和HIF-2的靶向抗癌药物,对于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天池;唐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冠心病发病率成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早期诊断、准确评估病情是临床治疗的前提.心脏磁共振(CMR)技术由于一次检查即可同时提供多方面信息的特性而广泛用于临床.CMR由初的亮血成像技术到使用对比剂之后的心肌灌注成像及延迟成像,由静止图片到心脏舒张、收缩两期电影序列,进一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近年来各种后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使CMR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不仅能评估远期病情,还能预测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盔;沈比先;丁晨宇;杨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SMTs)目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以往由于常规的内镜下活检只能钳取到浅表黏膜层,对于起源于黏膜下层及固有肌层的肿物,其病理常难以获得,多随访观察,出现临床症状才给予外科手术治疗.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及病理学检测技术的深入,常能获取完整理想的病理样本,而且将多种内镜技术应用于SMTs的切除也成为可能.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逐渐脱颖而出,成为治疗SMTs的新技术,因其具有微创、有效、安全、可行等优点,现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张安楠;徐洪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并选取同时期收治的10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CV)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分为高24h SBPCV组(n=48)和低24 h SBPCV组(n=56).观察各组患者血压变异情况、左心室肥厚以及血压昼夜节律类型分布情况,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 高24 h SBPCV组的24h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白昼收缩压变异性、白昼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收缩压变异系数、舒张压变异系数均高于低24 h SBPCV组和对照组[依次为(17.6 ±4.2) mmHg(1 mmHg=0.133 kPa)比(14.1±3.4) mmHg、(12.2±2.8)mmHg,(13.2±2.7) mmHg比(11.3±2.2)mmHg、(9.7±1.9) mmHg,(16.3 ±3.1) mmHg比(13.8±2.1)mmHg、(11.9±1.6)mmHg,(12.8±2.4) mmHg比(10.7±2.5) mmHg、(9.5±2.2) mmHg,(13.5±2.9) mmHg比(11.2±3.6) mmHg、(9.8±3.2)mmHg,(11.9±2.4) mmHg比(10.7±2.9)mmHg、(9.3±2.6) mmHg,(14.1±2.5)%比(10.4±1.7)%、(8.2±1.8)%,(10.4±1.9)%比(9.3±1.5)%、(8.1±1.3)%](P<0.05),低24 h SBPCV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高24 h SBPCV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高于低24 h SBPCV组和对照组(P<0.05),而低24 h SBPCV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24 h SBPCV组患者非杓型比例高于低24 h SBPCV组和对照组(P<0.05),而低24 h SBPCV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性和24 h舒张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血压变异性,且24 h收缩压变异性和24 h舒张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均呈正相关.
作者:赵景新;张永艳;陶楠楠;刘士英;王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脂肪组织通过分泌各种脂肪因子发挥内分泌功能,网膜素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因子,主要在内脏脂肪组织中表达,其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血管舒张功能、血管重建以及血管钙化,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病生过程.网膜素参与了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动脉高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恶性胸膜间皮瘤等的病程,研究网膜素在其中的作用可为今后寻求新的治疗策略和诊断方法等提供思路.
作者:陈晓东;卓宋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辅助超声引导靶向透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胸腔穿刺抽液术组和联合组,各43例.胸腔穿刺抽液术组采用2HRZE/10HR+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联合组则在胸腔穿刺抽液术组的基础上联合辅助超声引导靶位透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胸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胸腔穿刺抽液术组低[(46.6±6.1) mmHg比(50.4±7.8) mmHg],动脉血氧分压、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大吸气压力、大呼气压力较胸腔穿刺抽液术组高[(98.4±7.0) mmHg比(89.8±8.1) mmHg、(2.5±0.4)L比(2.3±0.3)L、(82.1±10.4)%比(71.8±7.9)%、(112.3±16.1) cmH2O比(98.4±17.8) emH2O、(189.6±15.1) cmH2O比(167.4±17.8) cmH2O] (P<0.05).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胸膜厚度较胸腔穿刺抽液术组更薄[(1.1±0.3)mm比(1.4±0.3) mm] (P <0.05).联合组胸膜粘连、包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胸腔穿刺抽液术组[18.6%(8/43)比44.2%(19/43)、16.3% (7/43)比34.9% (15/43)] (P <0.05).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0%(40/43),胸腔穿刺抽液术组为88.4% (3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助超声引导靶向透药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肺功能,减轻胸膜厚度,但总体疗效与胸腔穿刺抽液类似.
作者:詹钊;张瑜;陈兴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孕期服用维生素C、E与子痫前期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收入的子痫前期孕妇101例,使用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复合维生素C、E片,每日2片;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直至分娩.观察两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围生期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的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先兆早产、产后出血、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肾功能损害及HELLP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病死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围生儿死亡、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补充维生素C、E并不能明显减少孕妇妊娠性高血压相关的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翁凌;冯碧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食管癌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且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营养需求高.因此,食管癌围术期的营养非常重要.肠内营养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感染和腹腔内脓肿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也有利于消化道结构和功能的保护,并提高了胃肠道的免疫功能,因此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目前食管切除术后常见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包括经口、鼻肠管、空肠营养管等,但暂无充足的证据阐明佳的营养方式.
作者:朱捷;杨鲸蓉;叶仕新;曾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是心肌的一种自我修复过程.心肌纤维化的病理生理基础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似,是心室重构难以逆转及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心肌纤维化发生机制复杂,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多种细胞因子、气体信号分子等参与外,自噬、微RNA等亦对其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心肌纤维化可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探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伟伟;于俊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NOTUS)应用于肾输尿管畸形患儿临床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采取NOTUS半肾切除术治疗的28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作为NOTUS组,以采取传统后腹腔镜半肾切除术治疗的23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情况包括术后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镇痛时间,于出院前调查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对比;随访12个月,以手术瘢痕评估表评估两组患儿术后瘢痕情况,同时调查对比患儿家属对手术瘢痕的满意度.结果 NOTUS组手术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9±0.20) cm比(4.04±0.19) cm、(10.4±1.2) mL比(13.8±1.3) mL、(87±6) min比(94±7) min,P<0.01],NOTUS组术后镇痛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3±1.1)d比(3.8±1.1)d、(8.9±2.5)h比(12.3±3.0)h、(6.1±1.1)d比(7.6±1.3)d,P<0.01];NOTUS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US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43% (26/27)比69.57% (16/23)](P <0.05);术后随访t2个月,NOTUS组瘢痕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 (22/28)比39.13% (9/23),P<0.01];NOTUS组患儿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43%(27/28)比47.83% (11/23),P<0.01].结论 NOTUS的应用优势明显,疗效确切,且术后瘢痕极小,患儿家属对术后瘢痕满意度高,可在肾输尿管畸形患儿的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淼;孙荣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瑞芬太尼作为新型的麻醉镇痛药、选择性激动μ受体,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镇痛效果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目前,临床麻醉多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七氟烷、右美托咪定等麻醉剂联合应用,以达到满意的手术条件并防止术中知晓.而联合用药不仅增强了麻醉效果,提高了麻醉安全性,还避免了大剂量使用单一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值得在临床麻醉推广的一种用药方法.瑞芬太尼与以上各药的联用有助于个体化麻醉的实施,从而为提高麻醉质量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陈甜子;角述兰;杨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和方法学的不断更新,代谢组学以其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优势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肿瘤的个体化合理治疗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代谢组学在探测肿瘤标志物上的应用也日益成熟.因此,研究代谢组学在肿瘤药物的疗效判断、毒性检测、耐药预测等方面上的重要作用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
作者:管润芳;彭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手术患儿七氟烷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7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右美托咪定组于注射七氟烷前10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其余同右美托咪定组.①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②分别于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5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时检测血清醛固酮、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③比较两组患儿T1、T2、T3、T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④比较两组患儿面部表情量表法(FPS)、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以及躁动发生率;⑤两组患儿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醛固酮、皮质醇、血糖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但右美托咪定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以及醛固酮、皮质醇、血糖水平均低于同时段的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醛固酮、皮质醇、血糖水平在组间、时点间及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右美托咪定组患儿FPS、PAED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4±0.3)分比(4.4±0.4)分、(7.8±0.7)分比(11.5±1.4)分、34.3%(12/35)比62.9%(22/35)](P<0.05).右美托咪定组恶心/呕吐、上呼吸道梗阻、咳嗽无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6% (3/35)比34.3%(12/35)、11.4% (4/35)比31.4%(11/35)、11.4% (4/35)比17.1% (6/35)] (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能够维持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缓解患儿苏醒期躁动状态,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朱明;王璐;顾洪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肿瘤脱落细胞种植导致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复发,而合理应用肠腔灌洗术能明显减少肿瘤细胞,降低局部复发率.近几年来,肠腔灌洗术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并投入研究使用,利用0.9%氯化钠注射液、聚维酮碘进行肠腔灌洗已取得了确切的灌洗效果,两者均能明显降低肿瘤脱落细胞的数量和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但是,直肠癌化疗药物是否能应用于灌洗,其灌洗效果是否优于0.9%氯化钠注射液和聚维酮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磊;陆启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低氧可引起低氧诱导因子(HIF)活化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HIF通过激活叉头状转录因子3、BH3族、Beclin-1等诱导线粒体自噬的发生.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使线粒体被自噬体识别,进而通过自噬清除受损的线粒体.低氧还可引起活性氧类释放及能量不足等,诱导线粒体自噬发生.药物通过干预自噬体形成、HIF活化、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泛素化等影响线粒体自噬.
作者:吴金华;贾正平;马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神经退化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记忆力逐渐丧失和认知功能障碍.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临床试验取得的成果少,但利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到AD小鼠模型的脑部,可恢复部分行为学功能.由于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Cs)来源的NSCs,具有分化效率高、不存在排斥反应及伦理问题等优点,因而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故探讨iPSCs向NSCs分化及提高其分化效率的方法,对iPSCs及由iPSCs来源的NSCs分化的神经元细胞在AD模型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锦;何志旭;范安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合成类阿片药物,脂溶性高、起效迅速、镇痛作用较强,具有对心功能影响较小、血流动力学平稳等优点,安全范围大,作用持续时间长,反复给药很少产生蓄积作用.舒芬太尼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的手术麻醉,在全身麻醉的诱导与维持中舒芬太尼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反应,并能减少手术体位和气腹对患者生理造成的影响;在术后镇痛方面,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作用,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但关于在全身麻醉维持中的适宜剂量的研究不多.
作者:黎海平;石少梅;李宇;邹火养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面积烧伤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创伤之一,大面积烧伤患者生理功能紊乱严重,需要进行多次手术.麻醉常常遇到失血性休克、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严重低蛋白血症、低体温及输液不当导致的急性肺水肿等多器官功能障碍问题,麻醉管理难度很大.近年来,随着临床麻醉经验的积累、术前检查和评估的完善,无论是全凭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方案及术中监测技术、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术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判断呼吸道烧伤有重要意义,新药右美托咪定的应用使围术期循环更稳定,术后谵妄发生率降低,使用脉搏轮廓持续心排血量监测仪监测指导围术期液体治疗优势明显.
作者:杨露艳;角述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