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干细胞应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

陶成风

关键词:牙周炎, 口腔干细胞, 牙周组织再生
摘要: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对牙周炎进行牙周治疗的终目的是阻止进一步的牙周组织丧失和恢复牙周支持组织,而如何有效地恢复牙周支持组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干细胞疗法在基础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提示,干细胞再生牙周组织疗法有可能为临床牙周组织再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干细胞应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

    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对牙周炎进行牙周治疗的终目的是阻止进一步的牙周组织丧失和恢复牙周支持组织,而如何有效地恢复牙周支持组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干细胞疗法在基础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提示,干细胞再生牙周组织疗法有可能为临床牙周组织再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陶成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研究进展

    缺氧可引起组织严重损伤,常见的引起缺氧的疾病包括脑卒中、急性高山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肌梗死等.心肌缺血损伤是由于心肌细胞供氧不足而造成的心肌细胞坏死或功能受损;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血液中的氧与受损心肌细胞反应,形成的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所造成的损伤.该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抗心肌缺血的主要机制以及常用的缺氧和缺血药物研究模型.

    作者:蒋炜;樊鹏程;马慧萍;景临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残留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残留卵巢综合征(ROS)是患者因子官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除、次全切除术,术时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术后少数患者会出现卵巢的持续性增大形成盆腔包块,引起慢性盆腔疼痛、性交痛等一系列症状.探讨残留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使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对此病的认识;行子宫切除或次全切除保留一侧或两侧卵巢时,要做好预防,尽量降低ROS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该文就残留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马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及介入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原发性肝癌(HCC)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收治87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治疗方法,并记录患者的生存率.结果87例患者中,23例先行手术切除、术后1个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60例不可切除病例先行TACE治疗、其中15例达到可切除标准、1个月后行二期手术切除;4例行射频消融治疗.末后患者的总体l、2、3年存活率为83.9%、58.6%、35.6%.结论TACE治疗术前应用可为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提供手术机会,术后应用可杀死残余的肿瘤细胞,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烈;李志伟;王元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在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集聚而成,其既是一个代谢组织,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会出现功能紊乱,而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在胰岛素抵抗(I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肥胖患者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导致脂肪组织血流灌注量和氧供减少,脂肪细胞坏死,诱发炎症反应,引发IR.该文从脂肪组织功能障碍角度探讨肥胖导致IR的机制.

    作者:姜金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YAP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Hippo信号通路首先在果蝇属中发现,在哺乳动物高度保守,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维持器官大小和机体内环境的稳态.Yes相关蛋白(YAP)是Hippo信号通路的关键效应分子,作为转录共激活因子扮演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矛盾角色.YAP去磷酸化后活化,入核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其中涉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Wrt/β联蛋白(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该文对哺乳动物Hippo-YAP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齐梦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DFI三种参数标准评价ICAS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三种参数标准评价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诊断的疑似ICAS患者60例共120支颈内动脉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03年美国超声医学会(标准一)、2006年澳大利亚超声医学会(标准二)、2006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教医院超声诊断科(标准三)推荐的3种CDFI参数标准对ICAS的狭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3种CDFI参数标准评估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致(Kappa1值=0.71,Kappa2值=0.76,Kappa3值=0.62),其中标准二与DSA的一致性高.参数标准二对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灵敏度(64.0%和81.2%)和准确度(89.2%和96.7%)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标准.结论CDFI三种参数标准可有效评价ICAS,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贾汇刚;刘秀玲;吴世秀;李金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绒毛膜羊膜炎是早产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早产儿脑损伤关系密切.早产和围生期感染共同作用导致早产儿脑损伤.炎性细胞因子在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手段.防治围生期感染,加强围生期保健是防治早产儿脑损伤的关键.抗炎性细胞因子药物有望在干预早产儿脑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含碘消毒剂消毒效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含碘消毒剂包括含碘和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类消毒制剂.碘酊和碘伏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含碘消毒剂,其中碘伏在外科手术及皮肤消毒中使用为广泛.影响含碘消毒剂消毒效力的因素较多,主要为有效碘含量、稳定性、温度、季节、酸碱度、有机物、溶剂等.该文对含碘消毒剂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影响消毒效力的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以系统地了解含碘消毒剂的消毒杀菌性能.

    作者:陈晓艳;梁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在治疗上存在很大差异.临床常用各种内、外固定方式各有特点.踝关节融合术依然是治疗中晚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金标准,全踝关节置换技术的不断成熟也为临床医师提供另一种的选择.该文对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技术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毛立飞;李春会;韩昕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与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S)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大量研究证实,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可以通过早期对MS各组分的有效干预而实现.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即辣椒素受体是研究为广泛、且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离子通道,其与MS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和激活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及血压,降低微量白蛋白尿,减轻肥胖诱导的炎症反应.膳食辣椒素激活TRPV1受体通道可能代表一种新的靶向治疗.

    作者:邱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丹参多酚酸盐的脏器保护作用

    丹参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清心除烦的功效.丹参多酚酸盐是从丹参中提取的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的丹参多酚酸盐类化合物,是丹参重要的有效活性成分,可通过抗氧化损伤、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循环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而且促进内皮细胞迁移、促进血管生成,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还发现,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外,其对体内其他脏器也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于华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食管癌术式的个体化选择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手术入路的个体化选择.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来绵阳江油九○三医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4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左胸入路组(183例)、上腹右胸入路组(192例)及颈胸腹入路(5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2年生存率.结果左胸入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上腹右胸入路和颈胸腹入路,且上腹右胸入路也显著少于颈胸腹入路(P<0.05);左胸入路组患者的体力、角色及情感得分均显著高于上腹右胸和颈胸腹入路(P<0.05);但左胸入路组患者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上腹右胸入路组和颈胸腹入路组,而上腹右胸入路组与颈胸腹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较大、病变位置偏低、分期较早的患者建议采用左胸入路手术;病变位置较高、一般情况较好或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可选用上腹右胸入路;颈胸腹入路仅针对胸内无法完成吻合的患者.

    作者:刘铮;何纯;黄东;张绍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药防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西医对此病治疗方法单一,疗效一般.近年来,随着中医辨证辨病治疗对该病病因病机研究的深入,中医特色治疗针灸的应用,以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广泛运用,中医药在治疗和控制该病上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在疗效评估标准及临床疗效试验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使标准更加客观,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杨颖溪;晏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浦肯野纤维与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

    浦肯野纤维是心脏传导系统的后分支,在心内膜下交织成网,再通过特殊的连接方式与普通心室肌细胞相连,主要功能是迅速将电活动传导至整个心室.浦肯野纤维的结构及功能对心脏兴奋冲动的传导至关重要,其结构及功能发生变化可引起电冲动的传导异常,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目前,许多研究表明,浦肯野纤维细胞结构及功能在分子水平的改变(如基因调控异常、细胞间连接蛋白及跨膜离子流的改变)可导致心律失常.该文就浦肯野纤维与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怀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脐血流及凝血功能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脐血流及凝血功能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IFG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分娩小于该孕龄正常体质量第10百分位数新生儿的孕妇35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分娩正常体质量新生儿的孕妇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脐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母血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I)、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结果病例组S/D值、PI及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HCT、Hb、Fib、PT、TT、APTT及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FGR与脐血流阻力增加有密切关系,脐血流参数可用来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指导治疗、评价疗效.而HCT及凝血功能指标并非是评估IFGR的可靠指标.

    作者:张博;程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研究现状

    原发性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医学模式逐渐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社会心理因素在青光眼发病、诊疗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青光眼的发病、发展及预后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并且已有研究初步尝试通过心理干预来辅助治疗青光眼.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损伤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综合征是脑损伤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可以导致心率、呼吸频率及血压增加、血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以及肌张力增高等表现,对临床预后有较大影响.但其病理生理学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尚未明确.近年,兴奋抑制比(EIR)模式替代传统的分离学说被认为是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EIR模式提出间脑/脑干抑制中枢,该中枢控制脊髓传入刺激过程并受到较高中枢的调制,任何引起脑干和(或)脊髓水平抑制性作用减少或兴奋性作用增加的损伤因素都可导致EIR的增加,终导致交感神经和运动过度活跃.该文就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综合征的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丘培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铜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作为某些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铜广泛地参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传递体和某些氧载体不可缺少的辅因子.甲状腺激素影响铜的代谢,不适当的铜水平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及作用.在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甲状腺癌等多种疾病状态均发现铜代谢的异常,或许可以给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方向.

    作者:卢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胃癌肝转移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肝脏是胃癌转移的主要靶器官,胃癌一旦发生肝转移,手术、放化疗等效果均不理想.基因治疗为胃癌肝转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基因治疗在基础研究阶段和临床前期研究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获得可喜成果.国内外学者从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对胃癌肝转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基因治疗表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