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帮助;王联发;陈晨;黄猛珣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表现为角质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淋巴细胞浸润、微血管扩张等.趋化因子是一类由白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具有趋化炎症反应细胞定向迁移的作用的细胞因子,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4类,而β趋化因子作为其中一类已被发现通过与其特异受体结合,从而诱导免疫细胞迁徙进入皮损,参与了银屑病的多个发病环节.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1日在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恢复治疗;试验组在全宫切除手术后由专科护士教会经盆底康复锻炼的方法,出院后严格按照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程序执行.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肌张力分度和盆底功能障碍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肌张力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尿失禁频率、1h尿垫试验质量及残余尿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94±0.34)次/d比(2.01±0.21)次/d;(9.8±2.4) mL比(21.1±3.1) mL;(44±4) mL比(195±4) mL,P<0.05],骨盆收缩压力、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8±4)N比(30±4)N;(8.6±2.4)h比(6.8±3.2)h,P<0.05].结论 经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减轻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勋姣;王珂;龚飞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外阴营养不良是一种妇产科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此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该病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异常凋亡、细胞异常增殖、自身免疫障碍等有关.在治疗方面,西医常选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性激素等药物来进行治疗.目前国内在临床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两者结合可取长补短.近年,在维吾尔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治疗外阴营养不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阿尔孜古丽·阿布迪海力力;热敷哈提·赛买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丹参及其主要提取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成纤维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干细胞、免疫效应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分化增殖;还可通过活化肿瘤细胞、上调生长因子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及活化雌激素受体等作用,显著促进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转移播散.因此作为中老年人群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活血化瘀类普遍性药物,其临床应用尚需谨慎.
作者:崔澂;刘秀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胺酮对缓解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所致的阵痛反应及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在衡阳市中医医院选择全身麻醉下进行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40例.A组采用0.2 mg/kg氯胺酮预处理,B组采用0.5 mg/kg氯胺酮预处理,C组采用0.8 mg/kg氯胺酮预处理,D组采用3 mL生理盐水处理,并于30 s后对各组再次进行0.3 mg/kg罗库溴铵静脉注射.比较各组插管后各时间点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并对各组患者发生注射痛及回缩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B、C三组患者HR均低于D组,且随着氯胺酮给药剂量的增加,C组HR值均低于B、A组(P<0.05);A、B、C三组患者MAP均比D组低,且随着氯胺酮给药剂量的增加,MAP上升越缓慢(P<0.05).A、B、C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4±1.1)分、(2.5±0.8)分、(0.4±0.1)分,均低于D组(5.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退缩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5%(19/40)、27.5% (11/40)、10.0% (4/40)、62.5%(25/40),且随着氯胺酮剂量的增多,患者退缩反应发生率亦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不同剂量氯胺酮均有助于缓解罗库溴铵所引起的注射痛及心血管反应,且随着氯胺酮剂量的增大,缓解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谢明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神经干细胞(NSCs)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是一类具有永生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动物实验表明,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行NSCs移植治疗可改善受损的运动、感觉等神经的功能以及认知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早期神经炎症和病情的进展.NSCs在TBI的治疗中应用前景广阔,但其作用机制复杂,仍面临着来源、增殖分化调控、安全性、神经环路重建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吉星;侯博儒;杨文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时,阴道上皮细胞先天免疫开始发挥作用.多型核中性粒细胞出现迁移和募集,与S100警惕素和Toll样受体一同参与临床症状反应.T淋巴辅助细胞17产生白细胞介素(IL)17和22.IL-22和NOD样受体中的吲哚胺2,3二氧酶1共同作用达到防御和容受间的平衡,而C型凝集素受体又可介导Th17活化,调节IL-22的产生.此外,人β-防御素和甘露糖凝集素分别通过广谱抗菌活性及激活补体而发挥作用.
作者:凌开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细胞缺氧应激状态下活跃的细胞因子,其表达及活性受脯氨酰羟化酶(PHD)/希佩尔林道蛋白(pVHL)、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Bcl-2相关性抗凋亡基因3(BAG3)/热激蛋白70(HSP70)等上游信号通路的调节,并通过特异性识别结合靶基因缺氧反应元件区域,调节其下游靶基因表达,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继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y)和核因子κB (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1.8±0.7)分、(1.3±0.5)分比(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NF-κB、TNF-α、IL-1β[(18.4±1.5) μg/mg、(916±128) pg/mg、(169±16) pg/mg]比较,蒺藜皂苷低剂量[(16.4±1.3) μg/mg、(257±110) pg/mg、(148±16) pg/mg]和高剂量组[(15.0±1.2) μg/mg、(665±72) pg/mg、(139±14) pg/mg]缺血脑组织NF-κB、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蒺藜皂苷可能通过激活PPARγ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途径,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翟凤国;李厚忠;周福波;林峰;关利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炎症是清除体内危险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炎性小体通过促炎细胞因子的裂解并使其成熟来调节炎症.NLRP3炎性小体能活化胱天蛋白酶(caspase)1,并引起白细胞介素(IL) 13、IL-18和IL-33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机体抵抗病原体免疫应答.各种内源或外源的刺激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激活NLRP3炎性小体来活化caspase-1.该文介绍了NLRP3炎性小体的结构、激活途径及其对非感染性炎症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翔;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人群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患者中主要的风险因素90%以上是早期有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史.HPV疫苗接种是预防宫颈癌发病、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宫颈癌的危险因子包括生物学因素、行为因素、遗传易患性等.HPV筛查可选用宫颈巴氏涂片筛查、医师取样HPV检测等方法.该文就HPV相关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状况、基因分型、危险因子、疫苗研究进展及筛查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梁荣中 刊期: 2015年第24期
肠神经胶质细胞(EGC)是肠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EGC表现为一种“星形”外观的小细胞,包裹肠神经元胞体及神经束.EGC对肠神经元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主要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因尚未阐明.EGC除了营养和保护肠神经元外,还具有调节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的作用,并且通过释放和影响细胞因子参与UC的炎症过程.但EGC和UC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作者:吴志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是Sfrp家族中的一员,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其作为Wn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竞争结合Wnt信号胞外配体Wnt5α蛋白,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维持炎症的平衡状态,也可参与胚胎发育及肿瘤的发生、发展.Sfrp5通过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抵抗炎症反应等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对Sfp5与As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将为As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兰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老年骨科手术时辅助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襄阳市中心医院北院骨科收治的行骨科手术的60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行骨科手术时给予0.75%罗哌卡因1 mL+灭菌注射用水2mL,对照组患者给予0.75%罗哌卡因2mL+灭菌注射用水1 mL,术中酌情给予0.2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感觉、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比较稳定,对照组患者麻醉后30 min、60 min、术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心率:(68±10)次/min,(73±8)次/min,(71±12)次/min;(80±l0)次/min,(75±9)次/min,(74±12)次/min、收缩压:(121±13) mnHg(1 mmHg =0.133 kPa),(124±11) mmHg;(120±9) mmHg:(128±13) mmHg,(126±12) mmHg,(121±9)mmHg,舒张压(66±16) mmHg,(73±12) mmHg,(74±9)mmHg;(78±11) mmHg,(77±10) mmHg,(74±9) mmHg] (P<0.05).但麻醉后30 min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2±0.3)h比(1.9±0.5)h,(1.3±0.4)h比(1.8±0.6)h](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3/30)比33%(10/30)](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老年骨科手术时辅助小剂量轻比重腰麻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言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QOL)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化版脑卒中特定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就诊的102例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102例脑卒中患者有抑郁症状者45例,发生率为44.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OR=5.876,95% CI1.204~17.345)、配偶(OR=8.637,95% CI1.307 ~ 22.346)、医疗付费方式(OR=6.849,95% CI1.690~28.304)是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3.182 +0.027X2 +0.039X3 +0.012X4 +0.029X5-0.049X6,配偶、受教育程度、月收入、付费方式和抑郁程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 学历、配偶、医疗付费方式是脑卒中患并发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配偶健在、受教育程度高、月收入高、非自费的付费方式能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而抑郁程度越严重越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安宁;杨印东;杨晓帆;曹文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意识障碍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意识障碍水平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目前意识障碍的评估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种量表评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是目前评估意识障碍患者病情及预后应用广泛的量表,随着应用经验的积累,GCS量表暴露了不便于记忆、信度低、未包括脑干功能指标等不足,这促使GCS量表被不断改良及新的评分指标被不断提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学者设计制订出了全面无反应性(FOUR)量表,该表由4项分量表组成,分别为眼睛反应、运动反应、脑干反射和呼吸类型,有简便、一致性好、便于掌握等优势,一定程度弥补了GCS量表的不足,有可能取代传统GCS量表,有良好应用前景,近几年收到广泛的关注.
作者:石齐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人类精子染色质结构的完整性是影响精子生育能力和子代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与生殖结局密切相关,可导致并预测男性不育及自然流产,亦可评估人工授精(IUI)的预后情况,并且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率、着床率、妊娠率、活产率等.而精子DNA损伤的增加与流产的增加有关,对后代健康的不良影响也是通过DNA损伤的精子遗传的,因此,精子DNA损伤阈值的确定对改善辅助生殖的治疗结局非常重要.
作者:谭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石斛来源于兰科石斛属的多种植物,是大的兰科属之一.石斛多糖是其重要的药用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炎、等多种功效,属于活性多糖的一种,临床上主要用于癌症、糖原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多糖生物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石斛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石斛研究的热点.
作者:郭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近些年,一类转录副本较长的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被发现参与了遗传信息的表达调控,尤其在肿瘤细胞中.LncRNA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已成为神经外科研究的新热点.该文通过检索近期发表的有关LncRNA在胶质瘤中作用的文献,重点总结了部分LncRNA的新特点;通过探究LncRNA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了解胶质瘤的起源、生长、进展、转移、侵袭,并判断其等级、分期及预后,为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谈胤求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47例,根据疾病和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同分成HT组(7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组(60例)、甲状腺腺瘤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患者ICAM-1的表达.结果 ICAM-1在HT组(30.1%,22/72)及PTMC组(85.0%,51/60)中高表达,在甲状腺腺瘤组中无表达.ICAM-1在伴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样核特征的HT(61.9%,13/21)中表达显著高于不伴有者(17.6%,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性别、多灶性、有无复发和远处转移的ICAM-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包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ICAM-1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M-1在PTMC和伴有PTC样核特征的HT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贾乐;徐嘉雯;王新营;王强修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