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兆蓉
Epiplakin(EPPK)是plakin家族中的新成员,属于细胞支架结合蛋白,是在表皮下水疱病患者血清中发现的一种自身抗原.在人类和鼠类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基因及分子结构不完全相同.EPPK分布广泛,在单层及复层上皮都有表达,主要分布在肝脏、胰腺、小肠、结肠等组织中,体外实验证明与中间丝,特别是角蛋白关系密切.研究发现EPPK基因与视网膜发育有关,也可作为胰腺祖细胞和肝脏祖细胞的标志物.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传统术式治疗的45例为传统术式组,采用改良术式治疗的45例为改良术式组,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改良术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解剖面神经分支数均少于传统术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术式组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或积涎、耳周皮肤麻木、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术式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3个月、12个月在面瘫、面部畸形各分级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术式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并且能降低并发症.
作者:韩永洁;葛自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视网膜血管与脑小血管具有共同的解剖生理特点,也是人体唯一在非入侵条件下直接观察到的小血管,能较早期地反映全身微小血管的变化.脑小血管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通过检测视网膜血管变化预测脑小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甚至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回顾相关的研究,对脑小血管病与视网膜血管异常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孔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远期主要并发症之一,累及肾脏微血管,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害,并迅速进展至肾病终末期.DN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近期有研究发现,线粒体通过其内DNA水平异常、解偶联蛋白2抗氧化及线粒体抗病毒信号分子调节失衡、钙离子超载等参与了DN发生发展.
作者:孙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常用的止痛药物,通过与阿片受体的结合起到止痛的作用,但同时抑制了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容易导致便秘、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引起疼痛患者的不适.便秘是阿片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而传统的通便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国外致力于研究治疗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的新药,这些新药通过阻滞外周阿片受体起到治疗的作用,同时不影响中枢止痛作用.该文就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的发病机制及目前治疗情况予以综述.
作者:董凤良;杜方民;董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利拉鲁肽是一种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减轻体质量等作用,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脂联素是一种在脂肪细胞高度特异性表达、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脂肪因子,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炎症等作用,检测血清中脂联素的水平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在对小鼠的研究中发现,利拉鲁肽可能通过上调脂联素水平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万杰君;罗彩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嗓音学分析在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德国艾克松(XION)嗓音学分析软件,对30例声带息肉手术前后进行嗓音学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声带息肉组术前比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基频,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息肉术后和术前比较,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均下降,基频升高,各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压级改变不明显,各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嗓音学分析可客观、定量地分析声带息肉嗓音质量,并评估手术疗效.
作者:林智强;吴铖林;毛海燕;钟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机体免疫失常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皮肤受累外,还可以侵犯其他系统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其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过度角化和角化不全,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等.临床上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免疫生物学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作者:周兆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激动剂,通过激动分布于人体α2-AR,产生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临床已广泛应用于术前麻醉、ICU麻醉和各种精细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甚至还可以应用于小儿镇静、麻醉.应用右美托咪啶还可以减少其他镇静、镇痛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右美托嘧啶临床应用优势明显,该文就右美托咪啶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作者:张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与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新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及同期细菌性肺炎患儿50例,分别列为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指标进行对比.主要包括住院时间、发热情况、高热比例、肺部症状体征等.结果 支原体肺炎组高热>39 ℃患儿32例(64.0%),其比例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组的21例(42.0%);发热持续时间支原体肺炎组为(11.2±7.4) 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的(6.4±2.8) d(t=5.15,P<0.05);两组患儿肺部体征比较,支原体肺炎组呼吸音减低的比例高于细菌性肺炎组,肺水泡音及干、湿啰音的发生率均低于细菌性肺炎组(χ2=19.22,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的比例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组(60% vs 32%,χ2=20.12,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住院时间[7~37(16.2±6.2) 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4~16(9.2±2.4) d](t=7.16,P<0.01).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热多见,发热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肺部症状多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肺部体征不显著,多为呼吸音粗糙、减低,肺外并发症多见.
作者:杨艳;张芳;孙之芹;王飞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而引起机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肠促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已经得到证实,但在1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仍有待评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腺α细胞的胰高血糖素分泌、间接延缓胃排空和降低患者食欲来降低血糖水平,并且LP-1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运用肠促胰岛素治疗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的研究中证实肠促胰岛素有免疫调节、抗炎性反应及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能力,因此极有可能运用肠促胰岛素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阻止病情进展恶化、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
作者:邢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早产儿救治成功率的提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常见的形式之一,常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延迟及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严重者可发生脑瘫.脑白质损伤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主要依靠头颅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的检查,近年来,实验室检查及脑功能性检查也越来越受关注.因此,了解其发生机制,结合多种检查方法做出诊断,对其进行及早干预和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rPA)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0例符合溶栓治疗指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溶栓组和磷酸肌酸钠组,每组各35例;磷酸肌酸钠组于溶栓治疗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h检测两组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所有入选患者2周时行心脏彩超检查,采用Simpson法测定和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两组治疗后2周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磷酸肌酸钠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常规溶栓组(65.7% vs 62.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CK-MB、cTnI、SO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SOD活性的升高低于CK-MB、cTnI升高的幅度(P<0.05),磷酸肌酸钠组治疗后血浆CK-MB、cTnI升高的幅度显著低于常规溶栓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常规溶栓组(P<0.05).常规溶栓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高于磷酸肌酸钠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磷酸肌酸钠组.磷酸肌酸钠组较常规溶栓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而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和出血发生率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对心肌梗死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rPA溶栓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较好的降低冠状动脉再通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永东;刘丹;温慧华;魏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胶质瘤是由神经外胚层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所发生的肿瘤,其中Ⅰ级和Ⅱ级属于低级别胶质瘤(LGGs),可由多种原因导致较高的临床复发率、致残率、病死率.目前虽然LGGs的治疗仍存在较大争议,尚缺乏询证医学证据支持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随着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进展,在显微手术技巧、手术辅助手段、放化疗方式制订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LGGs治疗经验的积累越发丰富,手术、放化疗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作者:曾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从而提高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2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138例高龄老年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问卷调查.结果 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指数总分为(8.78±4.61)分,睡眠质量差的高龄老年人为77例,占总人数的55.80%.影响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睡觉时做梦、生活大事件、医药费等(P<0.05).结论 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护士应从心理压力、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提高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吴凌云;徐旭;马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内质网应激等,血管细胞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导致血管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Hcy通过诱导活性氧类自由基产生增加,改变许多细胞的分子结构,导致细胞功能受损,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陈宝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盐敏感性高血压(SSHT)在高血压人群中普遍存在,积极降低盐敏感性及治疗SSHT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研究表明,SSHT人群中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异常激活以及胰岛素抵抗(IR),阻滞RAS除了降低SSHT患者的血压,还可以降低其IR程度;而降低IR又可不同程度地降低SSHT患者的血压,提示RAS、IR与SSHT密切相关.然而,以往对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多局限于其中两者,如RAS与SSHT的关系,以及IR与SSHT的关系,但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较少.该文对RAS、IR以及SSHT多个环节的联系进行综述.
作者:杨强;何燕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心搏骤停后为全脑缺血状态,脑损伤机制复杂不仅要渡过急性期的各种并发症,还要面对未来长期病残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经济负担,因而对脑缺血进行积极有效的脑保护和脑复苏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脑复苏是后成败的关键,国际复苏委员会将心肺复苏的概念扩展到心肺脑复苏,将脑复苏提到与心肺复苏同等重要的地位.脑功能恢复的关键是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改善脑灌注,终极目标为大程度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近年脑复苏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着重于对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机制及脑复苏进行阐述.
作者:张英杰;王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对于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及非心脏病患者25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s-cTnT表达水平,依据其水平分为低于下限组(≤3 μg/L)、中间组(3~14 μg/L)、增高组(≥14 μg/L),分析超敏心肌钙表达水平的决定因素,探讨其对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255例患者中,134例(52.55%)可以检测到hs-cTnT≥3 μg/L,28例(10.98%)可以检测到hs-cTnT≥14 μg/L;超敏心肌钙表达水平与年龄、男性、脑钠肽前体、空腹血糖呈正相关性,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性(P<0.05);中间组、增高组AMI及心肌损伤10年发生风险显著高于低于下限组(OR=3.232,95% CI 2.254~4.653,P<0.01;OR=2.184,95% CI 1.685~4.654,P<0.01).结论 hs-cTnT≥3 μg/L、≥14 μg/L可能为鉴别诊断心肌损伤与 AMI的两个决定水平,对于预测及预后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奇智;苟秋军;陈凯东;吴雪梅;陈群;梁红梅;彭常军;吴愿如;黄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胰腺混合性腺泡-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MANEC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确诊需病理检查,B超、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后提示占位性病变考虑胰腺癌,行胰腺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术后病检确诊为MANEC,术后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MANEC,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外科手术是唯一可根治MANEC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连敏;张小文;李越华;邹浩;王琨;谢明;张世博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