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研究进展

吴顺军;王帆;何国霞;孙鑫昊;刘杰;王凯

关键词:冲击波,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作用机制, 综述
摘要: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局部疼痛和腕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有较好的治疗策略.体外冲击波是近年运用于该病的新型物理治疗方法,具有非入侵、操作简便、安全廉价等诸多优势,目前正逐步运用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本文就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机制,体外冲击波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microRNA-125b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某特定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microRNA-125b(miR-125b)是一个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它在不同的生物学变化中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对某些特定恶性肿瘤的诊断,miR-125b或许能作为其先进的生物标志,并且可能成为其医学治疗的潜在新靶点.根据miR-125b与肿瘤之间关系的新研究成果,综述其在细胞增殖、耐药、侵袭转移及凋亡等多个方面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

    作者:赵雪煜;钱亚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以案例为引导的Seminar教学模式在军事作业医学中的应用

    军事作业医学是军事医学由传统伤病医学、健康医学向能力医学拓展的代表性新兴学科.将以案例为引导的Seminar教学模式引入军事作业医学的教学实践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极大地激发军医大学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力,提高学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许商成;李敏;张蕾;周舟;钟敏;余争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药三七药名考证

    为使中药学习者提供更多认知中药的角度,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提高中药学习的兴趣,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研究法、训诂法,通过参考《本草纲目》等书籍,以及报刊、论文等文献资料,对三七各种称谓进行释名.结果显示,其得名主要受其功效、环境、产地、颜色、形态、炮制方法、入药部位、采收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孔祥华;罗巧;肖苑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研究进展

    M2蛋白是流感病毒包膜上的具有离子通道活性的膜蛋白,在流感病毒的整个生活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M2蛋白N端高度保守,是研究通用疫苗的重要靶点,其跨膜区在病毒核糖核蛋白(RNP)复合体入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又是药物作用的靶点,但耐药性突变体的出现使得新药的研究变得更加紧迫,M2蛋白还参与病毒的出芽过程,对病毒颗粒的形成非常重要,M2蛋白还能通过复杂的机制操纵细胞自噬和凋亡,从而控制病毒的复制.本文就M2蛋白在疫苗研究、质子传导、药物研究、装配与出芽、自噬与凋亡等几个方面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亚辉;郭潮潭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点穴经筋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点穴经筋疗法中点穴经筋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推拿科收治的72例颈性眩晕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点穴经筋疗法中点穴经筋手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推拿套路手法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点穴经筋手法与普通推拿套路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均有效,但点穴经筋手法疗效优于普通套路手法.

    作者:吕亚南;傅敏;高新;刘朝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代币法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森田疗法作业期始动性缺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代币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森田疗法作业期始动性缺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康复二科2015年7月~2016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代币法干预组(54例).对照组按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配合森田疗法;代币法干预组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代币法森田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NOSIE-30量表及Butler始动性缺乏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NOSIE-30量表组内比较显示,代币法干预组治疗后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以及个人卫生因子分高于治疗前,激惹、退缩以及抑郁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代币法干预组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以及个人卫生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激惹、退缩以及抑郁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ler始动性缺乏评分表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代币法干预组Butler量表总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代币法干预组的Butler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Butler量表的减分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代币法干预可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森田疗法作业期出现的始动性缺乏.

    作者:李玲;陶凤瑛;陈剑华;董萍;柏忠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云南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医药健康产业是健康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本文在分析云南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云南中医药健康产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了云南中医药健康产业相关人才培养现状,认为相关院校应从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共育培养模式、丰富继续教育等几方面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作者:徐颖剑;陈丽萍;杨丽宏;章涤凡;高矗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肿瘤标志物在左右半大肠腺癌中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25、CA724、CA199在左右半大肠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62例大肠腺癌患者,其中左半大肠腺癌97例,右半大肠腺癌65例,收集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临床病理参数资料,比较分析左、右半大肠腺癌的差异.结果 97例左半大肠腺癌患者中CEA、CA125、CA724、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38.1%、25.8%、62.9%、30.9%,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59.8%;65例右半大肠腺癌患者中CEA、CA125、CA724、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53.8%、23.0%、46.2%、40.0%,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4.6%.左半大肠腺癌神经侵犯患者CA125的阳性率、右半大肠腺癌神经侵犯者CA199的阳性率、左右半大肠腺癌脉管侵犯CA199的阳性率与未发生神经侵犯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标记CEA、CA125、CA724、CA199在左右半大肠腺癌中存在差异,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阳性率.CA125与CA199对左右半大肠腺癌神经侵犯具有指导意义,CA199对左右半大肠腺癌脉管侵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文君;戈伟;伍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超声引导下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行开腹子宫和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局麻药组(T组)和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T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行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此基础上,T组和DT组于麻醉诱导结束后行B超引导下双侧TAPB,其中T组和DT组分别注射0.4%罗哌卡因30 mL和0.4%罗哌卡因复合0.75μg/kg右美托咪定30 mL.比较三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记录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双侧阻滞侧温觉平面阻滞率.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处理.结果 与C组比较,T组和DT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术后8、12、24 h(T1~T3)时间点VAS评分降低(P< 0.05).与T组比较,DT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T1~T3时VAS评分降低(P<0.05).三组间Ramsay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DT组术后24h时阻滞侧温觉平面阻滞率分别为76.7%、86.7%.结论 B超引导下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定TAPB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麻醉恢复快,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精准和安全性高.

    作者:吴建魏;彭菊香;何强;徐乐;李向宇;招伟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凝胶膏剂基质处方的优选

    目的 优选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凝胶膏剂的基质处方.方法 以感官评价、黏附力、膜残留量、剥离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及正交试验法对凝胶膏剂处方配比进行考察.结果 优化选取20∶1(V/V)的中药浓缩液的浸膏剂入药,载药量为2.5 g,辅料基质用量为聚丙烯酸钠NP800 0.55 g、酒石酸0.025 g、PVPK90 0.2 g、甘油3.0 g.结论 按优选的基质处方制成的凝胶膏剂质量稳定,工艺合理,切实可行.

    作者:王艳宁;闫莲姣;吴曙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某公立医院跨省托管后医疗服务经济学评价及满意度分析

    基于跨省之间公立医院托管的实施,从医院成本、财政投入、业务收入、保险补偿、经济管理效益以及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对托管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量法对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中医医院的满意度进行分析,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政策建议.医联体建立后,医院的业务收支结余有了大幅度改善,参保者的次均费用明显高于自费患者,职工福利有了显著改善.管理者在分配制度方面的满意度低,其次是人事制度;职工在工资福利待遇的满意度低,未来发展情况和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均较高;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方面,满意度提高非常明显.

    作者:杨哲;张士华;任晓燕;涂斌;何志军;李林贵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工匠精神”对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多关注技能培养,缺少职业道德教育的连续性和环境性,导致毕业生难以达到“精品”标准.“工匠精神”因其核心为提高品质,可以为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研究思路.本文以分析“工匠精神”内涵为出发点,寻找其与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联性,探究将其植入培养过程的可行性和积极作用,并通过剖析培养路径说明“工匠精神”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王磊;张丽宏;郝美玲;季顺欣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微课助力下的药物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微课因具有内容精炼、学习目标明确等特点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翻转课堂即反转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在高校已经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微课”和“翻转课堂”概念和特点的分析,辅以实例,探讨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我国大学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以促进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作者:吴红;杨铁虹;谭光国;范黎;乔友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MSCT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肺容积指标与常规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COPD住院患者104例,按照是否合并支气管扩张将其分为两组,单纯COPD组(56例)和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48例).两组患者MSCT肺容积指标和常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较单纯COPD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明显低于单纯COPD组,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RV/TLC)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P<0.05).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MSCT肺容积指标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容积比(Vex/Vin)均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容积差(Vin-Vex)明显低于单纯COPD组(P<0.05).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MSCT肺容积指标Vin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呈负相关(r<0,P<0.05),与肺功能指标RV、TLC、RV/TLC呈正相关(r>0,P<0.05);Vex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TLC、RV/TLC呈负相关(r<0,P<0.05),与肺功能指标RV呈正相关(r>0,P<0.05);Vex/Vin与肺功能指标FEV1、TLC、RV/TLC呈负相关(r<0,P<0.05),Vex/Vin与肺功能指标RV呈正相关(r>0,P<0.05);Vin-Vex/Vin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FVC、RV、TLC、RV/TLC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COPD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时,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且提示病情较为严重;MSCT可明确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及支气管结构的变化,在疾病诊治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凯轶;余艳芳;周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社区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社区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社区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时间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肢体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分级低于对照组,肢体的运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社区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加强患者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的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娟;顾婷;何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术前右美托咪定喷鼻对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行腹部外科手术患儿的脑电双频指数及七氟醚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术前右美托咪定喷鼻对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行腹部外科手术患儿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及七氟醚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患儿12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3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采用经鼻雾化给药装置给患儿喷入右美托咪定2 μg/kg和等量的生理盐水.患儿入手术室后,面罩加压给氧,吸入6%七氟烷诱导,意识消失后置入喉罩,按照Dixon序贯实验给药,初始浓度为3.50%,下1例患儿七氟醚的设定根据上1例患儿喉罩置入的情况调整.记录两组喷鼻前(T0)、喷鼻后20 min(T1)、手术结束(T2)、麻醉恢复时(T3)患儿血压、心率、BIS值变化及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七氟醚喉罩置入时EC(50)与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两组患儿在T0、T1时刻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刻研究组患儿血压、心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P< 0.05);两组患儿T0时刻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研究组患儿BIS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3时刻研究组患儿BI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儿七氟醚喉罩置入完成的EC(50)分别为1.35%(95%CI=1.05%~1.48%)、1.89%(95%CI=1.77%~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P< 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1.67%、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21.67%(P< 0.05).结论 术前右美托咪定喷鼻可减少腹部外科手术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后躁动,对改善七氟醚吸入麻醉质量、七氟醚EC(50)均有积极作用,并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刘超;辛忠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机制的新认识

    糖皮质激素应用是股骨头坏死常见的非创伤性原因,研究认为其发生机制包含直接和间接两重作用.直接作用包括: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前体生成抑制,成骨细胞与骨细胞凋亡,破骨细胞寿命延长,内皮细胞凋亡;间接作用包括:促进凝血活性,干扰血管再生,影响骨修复,调节局部血管收缩,诱导骨髓脂肪生成,增高髓内压.多种途径的激活使股骨头血供减少,从而导致坏死发生.此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还存在个体敏感性差异及其他的潜在机制,其患病模型为多重命中理论,风险因素越多则患病概率越大.应更深入地认识糖皮质激素的详细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作者:邓爽;彭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现状与对策

    目的 了解国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现状,为适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与对策.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和CNKI两个数据库,全面检索搜集2005年1月~2016年12月有关中医药适宜技术方面的相关文献.结果 我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方式主要包括以政府主导为主的推广、县乡村三级联动推广、构建推广联合体等;老百姓接受程度和适宜技术的疗效是影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首要原因;总体上推广效果较好.结论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推广符合当地群众就医需求的适宜技术,提高推广效果.

    作者:张曙欣;陈校云;侯月洁;李艳博;黄婉茹;裴治纲;冯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室性心动过速患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室性心动过速患儿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400例室性心动过速患儿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用药时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临床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用药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临床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后,可有效改善室性心动过速患儿预后质量,并提高临床满意率.

    作者:邵秀敏;刘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电针刺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应用电针刺激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PF级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成三组(n=15):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组进行电针刺激,假手术组除术中不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外,其余操作与模型组相同.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评估,记录其不同时间段逃避潜伏期及穿越平台次数;Nissl染色计数残存的CA1、CA3区神经元细胞数目.结果 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假手术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A1、CA3区神经元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CA1、CA3区神经元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 电针刺激能够显著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推测其发生作用的机制应与电针治疗能够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的神经作用关系密切.

    作者:张丽;彭页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