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军;热扎克
目的:总结600 例盐酸呱替啶联合氟派利多在人流手术中的效果观察,探讨二者联合用药观察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选择要求终止妊娠,年龄16~48岁,孕周在5~12周,经B超确诊胎囊在宫腔内,将盐酸哌替啶联合氟派利多静脉复合麻醉进行人流手术,观察其用药效果及护理要点.结果:600例经盐酸呱替啶联合氟派利多静脉复合麻醉进行人流手术均无发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镇痛有效率达99%.结论:通过医护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护理,二者联合应用解决了患者身体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紧张恐惧.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药物在体内产生的效应常常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即相同剂量的药物在不同个体间产生的效应不同,这种因人而异的药物反应称为个体差异.
作者:武立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压力构成及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压力构成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力来自多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减轻各种压力.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压力构成进行分析,采用相应的预防对策后,对于提高护理效率,使手术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刘魁枝;翟頔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龄心脏黏液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例高龄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要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患者完整切除肿瘤后,术后曾一度出现心包积液和快速型心房纤颤,经及时对症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康复出院.结论:严密观察心脏黏液瘤患者病情变化,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护理,防止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心脏粘液瘤围手术期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黄晓华;方小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维A酸治疗伴色素沉着的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伴色素沉着的脂溢性皮炎患者148例,并将其分观察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维A酸霜进行治疗,同时联合口服维生素C和杞菊地黄丸;观察组则单独给予维生素C和杞菊地黄丸等一般药物进行治疗,用药3个月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分析得知,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间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有效率76%.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应用维A酸外用治疗伴色素沉着的脂溢性皮炎,对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杜威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估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相关因素,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72例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结果: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水平,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许丽娟;许丽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及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在胃肠镜下用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结果:121例212枚消化道息肉均成功摘除,无1例穿孔,5例出血,经内镜下处理均有效止血.结论:采用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云美;邱丽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建立温寒平喘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温寒平喘口服液处方中炙麻黄、白芍、丹参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该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在10~3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n=6)99.7%,RSD为0.6%.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温寒平喘口服液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罗林云;梁春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剖宫产是解除孕妇及胎儿危机状态的应急措施,但不是好的分娩方式.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和处理高危妊娠的有效手段,能大大降低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李兰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医药在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针灸早期介入,同时配合电针、特定电磁波、火罐、中西药等,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徐鸿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从临床护理中容易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入手,针对护理缺陷引发的纠纷提出对策.方法:着重于护理中有效沟通与关爱的内容与方法,强调加强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操作规程、重视语言技巧,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规避风险等方法.结果: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提高,使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根据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能够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杨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MRI对小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小脑梗死MRI图像资料.结果:MRI不同程度显示了小脑梗死的影像学改变,各有其特点,且与病程长短病灶大小有关.MRI检查,直接确诊23例为小脑梗死,1例误诊为小脑胶质瘤,准确率达95.8%.梗死部位小脑上动脉(SCA)54.2%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37.5%明显多于小脑前下动脉(AICA)8.3%.结论:MRI的影像学诊断准确,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用季节变动分析法分析2002~2005年病床使用率季节变动规律,预测2006年病床使用率情况,为医院管理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用季节变动分析法,应用移动平均,趋势预测值,趋势值的剔除计算方法,计算病床使用率,结果:病床使用率第2、第3季度较高.说明春季和夏季是心脑血管及精神病人高发期,该季节正农忙季节,病人在家没有照顾,故送到医院.第1、4季度较低,说明农忙过后患者接回家,春节多数患者回家,病床使用率低.
作者:郑红心;郑红萍;郑光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8例(130髋).结果: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5分,术后平均98分,优良率为99%.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髋部疾患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端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给予指导判断.方法:2007年4月~2010年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中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症状进行分析,作以浅析归纳总结.结果: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表现形式多种,无自觉症状.无痛性心肌梗死者明显潜在危害明显高于有痛性心肌梗死者.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要提高无痛型或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与分析,避免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误诊、漏诊,加强对该病因的诊治研究的重视.
作者:孙晓冀;刘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在新时期新的生殖保健工作中要求在工作中,要维护妇女的权利、尊严、公正和平等.生殖健康的发展生殖健康临床上又称生育健康从20世纪60年代,我国生育保健的主要任务是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的计划生育服务,在避孕节育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作者:周丽华;沙吾列;孙淑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病房管理实际是对患者家属的管理,患者由于疾病所致的自理能力丧失或降低,住院期间均有亲属陪伴,这就产生了陪护问题.这种介于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群体,是具有共同目标,在心理上互相依附,行为上交互作用,互相影响,情感上具有集体意识和归属感的一群人.
作者:张艳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50例同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活检的病例.结果:本研究462例细胞学阳性的患者中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有256例,其中CINⅠ114例,CINⅡ69例,CINⅢ73例,鳞癌11例,腺癌1例.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1岁12例,1~3岁26例,4~5岁20例,>5岁10例.
作者:万延永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潮阳区妇女健康普查基本情况和特点,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方法:对潮阳区2004年和2005年教育系统4928例妇女进行健康普查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病人数1696例,患病率34.42%.其中宫颈炎症占首位,患病率26.2%,以31~39岁患病率高.练江地区妇女患病率明显高于溶江和沿海地区(P<0.05).结论:妇女病患病率随着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及孕产次数的增多等原因,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可及早发现并降低妇女病发病率.
作者:林姚虹;夏仪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