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使用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研究

周敏平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非初次住院、需要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掌握程度、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血糖代谢指标、住院天数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笔使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住院天数、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综合的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及使用的依从性,提高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率,从而有效控制血糖,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及提高住院满意度.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贲门癌术后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目的:贲门癌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术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又相对较长,除去住院治疗时间,患者大多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对康复期患者的支持和照护是必须的.方法:家庭康复护理是多方面的、细致有条理的护理方法.护理方法是否得当、到位,直接关系到术后患者的身体、心理康复效果.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有效正确的家庭康复护理,能巩固患者在医院的治疗效果,加快术后患者的康复,并使其积极面对自己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广珍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产后尿潴留的形成与产程过长,外阴创伤疼痛,应用大量解痉镇静药和产妇紧张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经综合治疗及护理24例患者已治愈.结论:加强心理护理,采用物理刺激疗法结合中医护理干预是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高雪松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标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7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5例膀胱移行上皮不典型增生、15例正常移行上皮中D2-40和VEGF的表达,分析D2-40标记的LVD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在不同病变组间的差异.结果:移行细胞癌组中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正常移行上皮和不典型增生移行上皮组(P<0.05),浸润深度≥1/2肌层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浸润深度<1/2肌层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且移行细胞癌VEGF阳性组的LVD高于阴性组(P<0.05);移行细胞癌的VEGF阳性率和LVD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结论:VEGF和L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VEGF可促进淋巴管生成.

    作者:刘卫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冠心病患者对比剂诱发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39例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水化治疗组(对照组,19例)及碳酸氢钠水化治疗组(治疗组,20例),测定治疗术后24、48、72、96 h的血肌酐.结果:对照组6例(31.5%)、治疗组3例(15%)发生CIN.结论:碳酸氢钠水化治疗方案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朱志勇;周庆国;王轶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治疗宫颈癌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75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腹腔镜组,37例)和开腹(开腹组,38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20.7±502)ml,少于开腹组的(354.6±653)ml;术中切除盆腔淋巴结(24.7±43)个,多于开腹组的(19.5±3.7)个;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48.2±7.6)h,早于开腹组的(60.6±11.2)h;术后住院时间(7.6±2.2)d,短于开腹组的(10.6±2.4)d;并发症发生率13.50%(5/37)低于开腹组的21.05%(8/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40.4±78.3)min长于开腹组(169.3±45.9)min(P<0.01).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切缘有残余病灶.所有患者均随访1~52个月,无肿瘤复发和穿刺点转移.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能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要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永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头痛饮治疗紧缩性神经性头痛62例疗效观察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而紧缩性、神经性头痛病情顽固,反复发作,服用镇静、止痛药物只是暂时好转;而采用中药头痛饮治疗,有效率达到95.16%,而且患者的复发率降低.

    作者:伍钊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过程中家长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调查康复训练过程中脑性瘫痪儿童家长的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9年9月在我院小儿康复科进行3个自然疗程以上康复训练的107例脑性瘫痪患儿的父母或同其共同生活的其他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共调查107人,男51人,女56人,年龄22~65岁.分析心理特点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心理状况与其文化程度及医疗费负担比例不同存在差异,其中中学以上学历组对康复治疗的信心显著高于小学及文盲组,而医疗费负担比例高低对家长心理的影响亦存在差异,公费劳保和医疗保险组明显高于自费组.结合患儿家长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特点,通过充分了解并分析其特点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使其接受并顺利完成治疗.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其家长的心理状况与文化程度的高低及医疗费用负担对其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影响.

    作者:曾爱华;薛坚;吴艳红;陈翠荷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雾化吸入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法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儿科收集咳嗽变异性哮喘(CVA)48例患者,配合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8例患儿经过2周的治疗.痊愈36例(75%),显效10例(20.8%),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8%.结论:雾化吸入法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疗效显著,具有作用快、方便、用药剂量小、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杜燕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创建爱婴医院时实行的母婴同室管理经验,现就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控制院感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于此同时加强了母婴同室病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产科病房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母乳喂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是产科病房护士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母婴同室病房安全,亦是产科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冯婷花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顺铂对昆明小鼠眶内组织巨噬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顺铂(DDP)对昆明小鼠体内眶内组织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用Griess法测定昆明小鼠体内眶内组织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生成量,测定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巨噬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结果:DDP在120-180mg/m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促进正常巨噬细胞NO的生成,在200~300mg/ml浓度范围内可抑制脂多糖(LPS)激活的巨噬细胞的NO生成.结论:DDP对昆明小鼠眶内组织巨噬细胞NO的生成具有激活和抑制双重作用.

    作者:刘丹阳;费洪新;石艳会;宋丹;郭丽影;刘燕南;唐菠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院前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200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院前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结合硝酸酯类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院前急救医师分为两组,一组是治疗组,即在现场遇到冠心病患者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加入250 ml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0 ml;另一组为对照组,即在现场遇到冠心病患者单纯给予常规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0 ml.观察患者院前及院内的症状、心电图、心功能、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能快速缓解冠心病症状,心功能、心电图、心律失常得到改善,总有效率达86%,与对照组的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前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对缓解症状及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志宁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肺心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病情易反复,为了提高疗效,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方法:对肺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然后对方法及经验进行梳理、分析.结果:通过对肺心病患者有效、正规化的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加强护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金铉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药品监管与服务关系探讨

    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对药品监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药品监管部门应做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并应提高药品技术监督服务的能力.

    作者:李明月;贾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谈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舆论的促进作用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不仅仅只是医护人员,还应该顾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舆论.因此,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加强新闻宣传意识,积极与媒体沟通,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翁晓芬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硫酸镁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低镁血症,临床尚重视不足.方法:取34例心力衰竭难以纠正的肺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清镁检测(正常值0.8~1.2 mmol/L),其中26例(76%)血清镁低于正常,同时伴有低血钾者14例 (41%).结果:在加用镁剂治疗后获得显著疗效.结论:硫酸镁合理指导用量,疗效好,未见有明显副作用.

    作者:修勇;彭青;王秀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总结与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老年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36例非老年SAP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老年SAP患者以胆石症为主要病因,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压多见.老年患者的局部并发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SAP病因以胆源性疾病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伴发病多,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诊疗难度较大.

    作者:于庆功;郑清华;王飞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的护理指导

    目的:通过护理指导,使居家隔离的甲流轻症患者顺利度过隔离期.方法:采取发放<居家隔离治疗病情观察表>、<甲型H1N1流感患者居家隔离治疗须知>和社区医生上门随访、电话询访相结合.结果:患者100%治愈,家属及同居者无一人被感染.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和细致的护理指导对甲流轻症患者的顺利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隋红云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中职医药营销专业药物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在中职医药营销专业药物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医药营销专业的岗位定位,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学生授课等教学方法,提高药物学教学效果.

    作者:邱建波;徐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结果:本组30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后无固定失效,无护理并发症,已达临床治愈出院.结论:针对不同心理特点,采取综合康复锻炼是预防肩关节僵硬的有效措施.

    作者:吕燕碧 刊期: 2010年第19期

  • 血清BNP及胸阻抗法监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BNP结合胸阻抗法监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幼儿术后心功能.方法:随机抽取先心病患儿45例为实验组,按照心功能(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分为N1、N2及N3组.同期小儿科住院患儿20例为对照组,术后1、6、24、48 h测量左心室Tei指数,无创血流动力检测系统测量LVET及C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NP浓度.结果:术后1 h血清BNP及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轻度增高,术后6、24、48 h血清BNP及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逐渐减低;术后CI逐渐增高,LVET逐渐减低.结论:血清BNP结合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能够迅速、准确、动态地评估先心病婴儿术后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保英;王涛;孟详春;彭乐;张青;马超;潘晓兰;王元祥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