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的治疗进展

吕树铮

关键词:冠心病,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进展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冠心病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成绩斐然.现代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可分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各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本文综述了2008年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切除脑垂体瘤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23例经鼻蝶窦入路行脑垂体瘤切除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23例脑垂体瘤切除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术前症状在术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垂体瘤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及时、准确地配合好术者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韩喜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药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

    中药安全性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从中药本身毒性、社会因素、配伍、使用、药材质量、新工艺、新剂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马书太;高德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影像征象分析

    目的:通过对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和MRI影像征象进行分析,探讨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和MRI特征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血吸虫性肉芽肿20例,采用GE公司生产的Hispead Dual螺旋CT机及XGY0.3T开放式永磁型MRI仪,分别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幕上大脑17例,幕下小脑3例.CT平扫病变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I平扫T1WI大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但低于脑脊液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稍高信号.CT和MRI增强表现为:脑皮质或皮层下区多发或单发大小不等的强化结节,呈簇状聚集成团.结论: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是临床诊断脑血吸虫性肉芽肿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作者:欧阳毅鸽;李炳华;齐绍林;雷铁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胃癌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胃癌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在癌症相关死亡中列第二位[1],近年来全球新增患者约8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3万例[2].在我国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不同分期可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罡;张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卫生部发布2008年十大卫生新闻

    2009年1月12日上午,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会上宣布:2008年中国卫生十大新闻揭晓.毛群安说,为稳步推进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卫生部2008年继续开展了年度卫生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终评出了以下十大新闻--

    作者:刘志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治疗

    本文阐述了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治疗的意义包括恢复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控制血糖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等.对今后初发2型糖尿病的早期治疗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肾衰宁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肾衰宁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低蛋白饮食、降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肾衰宁胶囊,疗程3个月.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BUN)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Scr、BUN水平降低(P<0.05),同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论:肾衰宁胶囊不仅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改善肾功能,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康辉;柴红宇;张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护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ASOPP)是急诊科较常见的急危重症,如不及时抢救,往往危及患者生命,我科2005~2007共收治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2例,在抗有机磷治疗的同时,经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气道通气,效果满意.

    作者:任晓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探讨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理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8年4月完成急诊冠状动脉旁路术8例合理使用体外循环管理.结果:体外循环平均时间为(105±25)min,5例患者自动复跳,3例患者经10 WS除颤后复跳.结论:正确合理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急诊CABG成功的关键.术前应充分镇痛,并充分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及扩血管药物调整心脏前后负荷,急性心肌梗死者放置IABP.急诊CABG患者的麻醉应强调麻醉期间减少心肌氧耗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控制血压和心率,并避免应激反应.

    作者:关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两种治疗方法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两种治疗方法的护理干预.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阴式剔除术40例(经阴组),经腹手术患者40例(经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疼痛程度.结果:经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6.20±5.05)h,大于经阴组的(16.25±3.90)h(t=2.445,P<0.05);经腹组住院天数为(9±1)d,高于经阴组的(6±1)d(t=2.341,P<0.05),经阴组疼痛程度Ⅰ级、Ⅱ级和Ⅲ级分别为20例(50.0%)、15例(37.5%)和5例(12.5%),低于经腹组的10例(25.0%)、18例(45.0%)和12例(30.0%)(χ2=3.98,χ2=3.89,χ2=3.86,均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整体护理干预能提高疗效.

    作者:谢晓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参地胶囊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参地胶囊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观察该制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参地胶囊的制备工艺,应用薄层层析法对处方成分进行定性鉴别,设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临床治疗慢性咽炎86例,总有效率达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0%).结论:该制剂工艺合理,质控方法可靠,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丽惠;王春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宫颈癌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0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22例宫颈癌的治疗结果.结果:宫颈原位癌14例,其中,6例行宫颈锥切,8例行腹式子宫全切.宫颈鳞癌7例,其中,2例行腹式广泛性子宫全切,5例行腹式广泛性子宫全切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2例未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至今,死亡1例.结论:早期发现宫颈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云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婴幼儿泪道阻塞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泪道阻塞患儿泪道探通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泪道阻塞患儿100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00例,对照组500例.对照组实施泪道探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效果.结果:一次探通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75,P>0.05);观察组二次探通25例(5.0%)明显低于对照组50例(10.0%)(χ2=6.87,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泪道探通手术的效果.

    作者:邹飞娥;庄紫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难治性鼻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难治性鼻出血部位多为嗅裂区、中鼻道后端和鼻中隔后端,有明显的季节、年龄、性别和伴随疾病特征.结论:熟悉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点,运用鼻内镜可准确发现出血部位和局部情况,选择综合性的治疗手段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光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磁共振诊断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

    现将磁共振诊断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男,48岁,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癫痫、脑炎和外伤等病史.临床表现:视力下降、意识障碍1个月.磁共振表现:右侧胼胝体压部见大小约3.2 cm×3.5 cm×4.1 cm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缘清晰,病灶边缘见片状长T1长T2水肿信号环绕.

    作者:徐进;董兴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药物不良反应102例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102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ADR中涉及ADR的药物共有59个品种,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ADR居多.占48.0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0.78%;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结论: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强调合理用药,就能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吴文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S型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治疗120例,均采用锁骨S型重建钢板内固定,其中辅以细钢丝内捆扎固定18例,植同种异体骨45例.结果:随访1~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均为解剖复位,合并有肩锁关节脱位者均已复位,内固定物无松动、变形、断裂,无术后再发骨折移位,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术后12~30 d,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结论:锁骨S型重建钢板内固定锁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以早期活动肩关节,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柴胡总皂苷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正常组,模型组,柴胡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6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柴胡总皂苷能明显降低血清ALT、AST的含量,显著升高血清ALB的含量,能明显降低血清HA、LN、PCⅢ含量.结论:柴胡总皂苷抑制胶原纤维的形成,具有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黄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积极的肺外器官功能支持在改善ARDS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积极的肺外器官功能支持在防治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降低病死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001~2007年我院收治的89例ARDS患者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积极的肺外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结果:89例患者中,存活76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14.61%,其较本院未采取积极的肺外器官功能支持措施前的1990~2000年平均24.6%的病死率和文献报道的30%~50%的病死率显著降低.结论:对于ALI/ARDS患者,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积极的肺外器官功能支持可以有效地防治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

    作者:孙东升;吕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