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与2型糖尿病的重要关系

樊蓉蓉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 蛋白检测, 型糖尿病, 排出量, 正常参考值, 遗传异质性,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抵抗, 慢性并发症, 中间阶段, 遗传背景, 环境因素, 成年发病, 病程进展, 中晚期, 多基因, 蛋白尿, 障碍, 临床, 疾病
摘要: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指尿中白蛋白排出量在30~300mg/24小时范围内,即已超出正常上限(30mg/24小时),但尚未达临床蛋白尿水平的中间阶段.正常参考值为24小时尿排出量<30mg/24小时,或<30mg/L.2型糖尿病又称为成年发病糖尿病,具有广泛的遗传异质性,是多基因遗传背景在多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造成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并存的疾病,病程进展缓慢或反应加重,中晚期常伴有一种或多种慢性并发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服务探索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提高手术室护患关系.方法:查找传统护理不足,针对手术室护患关系的特殊性,在对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合理引入人性化服务措施.结果: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极大改善了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与医学社会发展相适应,是维护手术室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华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腹腔镜胆囊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附310例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手术技巧与并发症预防进行探讨.结果:术中发现胆漏3例;术中出血16例;中转开腹6例,中转开腹率为1.93%.全组无胆管损伤、术后出血及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熟悉胆囊血管和胆管的解剖变异,合理的手术技巧、规范的操作、及时果断的中转开腹可以大限度的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冷观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干预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发生的炎症.是全身性疾病,但以关节炎症为主.为青壮年和少儿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致残率很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给患者的心理和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痛苦.良好的护理是患者取得较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徐佳丽;娄岩;赵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与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比较

    目的:比较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随机选择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20例与同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20例患者.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及住院日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日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住院费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明显低于腹腹腔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即符合微创手术的理念,更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赵广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医院后勤管理策略

    管理是组织、控制、协调等集一体的复杂活动.医院后勤管理除具有管理的一般性特征外,还有其专业性.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医院后勤管理来说,如何为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做准备,是面临的紧迫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作者:吴学荣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过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HBV)感染人体容易出现慢性化,其主要发生机制是宿主对病毒抗原产生了免疫耐受.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成人感染HBV产生免疫耐受主要原因是集体的免疫系统不健全,如:Th1/Th2细胞失衡、免疫细胞感染HBV病毒等.过继免疫治疗是把致敏淋巴细胞或致敏淋巴细胞的产物输给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使其获得抗病毒的能力,直接或间接地介导机体抗病毒效应,杀伤、溶解病毒感染的细胞.

    作者:曹慧颖;邵鹏;石金升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NT-proBNP检测在鉴别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检测在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收治的79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了血浆NT-proBNP检测;其中44例证实为心力衰竭患者,35例证实为非心衰患者.并对所有患者NT-proBNP水平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心原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原性呼吸困难患者(P<0.05);且心衰患者NT-proBNP数值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根据血浆NT-proBNP诊断心功能不全,具有简单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等特点,可有助于了解患者心衰程度.

    作者:金莉子;董杰;马英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普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护理工作分析

    普通外科老年患者因其生理性衰老因素,往往会合并多个系统的疾病,因而手术的风险相对较高,并发症也比较多,对于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制定出健全完善的护理管理措施,是确保老年普外科患者顺利走出围手术期,恢复健康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高普外科手术成功率与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环节.从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等两个方面对普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护理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侵入可广泛损害人体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发热和毒血症,病变首先侵袭肾脏.本病潜伏期1~2周,常突然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和电解质紊乱,常以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红、颈红、肩胸红)为典型特征.

    作者:梁风敏;崔叶敏;梁建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危重症患儿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

    危重病患儿病情复杂,多伴有内环境紊乱,其中低钠血症较为常见,严重影响预后.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低钠血症危重症患儿36例,对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治危重症患儿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3岁.

    作者:马志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其病程长、恢复慢、预后差,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地根治方法.我国大约有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000万人,而乙肝患者达3000万人[1].慢性乙肝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往往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人体内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情绪波动和不良心理因素的产生,能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刘爱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随着工作与生活压力、心理负担及情绪紧张等影响,患有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多数产后抑郁症病人症状并不十分明显,不易被觉察,也不会严重影响其照顾婴儿或做家务事项等,但如果产后抑郁症状非常明显或较重,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明确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早期随访和早期诊断的意义,促进了产后抑郁症状的改善,从而有效降低了产后产妇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刘巧儿;曹全英;苑紫?;姚焕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直肠癌61例Miles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直肠癌Miles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Miles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61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61例患者术后经对症治疗和护理人员精心护理,3例出现造瘘口狭窄,经扩肛治疗后痊愈.全组无造瘘口感染、肠缺血、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1~1.5年,所有患者无局部复发.结论: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人工肛门护理、康复指导等精心、系统的护理方法,用于配合直肠癌Miles术后常规治疗,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青光眼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针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50例行青光眼手术的患者,采取积极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50例行青光眼手术患者中,47例(47眼)取得满意的效果,有1例(1眼)发生浅前房,3例患者出现滤过泡形成不良,经过医生加压包扎处置和给予眼球按摩后病情好转.结论:做好青光眼围术期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舒适度,保证了手术的成功.

    作者:尹德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尤其是早期(生后1周内)新生儿更多见.国内资料表明生后第1周内发生率40%~65%,甚至高达87.6%[1].国外报道大约2/3的新生儿在出生早期会出现黄疸,而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在足月儿约10.5%,在早产儿则25.3%[2],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杨卉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三联疗法治疗80例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患者119例,Hp感染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左氧氟沙星0.2g,甲硝唑0.4g,兰索拉唑30mg,均每日2次,疗程1周.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0.2g,克拉霉素0.5g,索拉唑30mg,均每日2次,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Hp感染60例,经过治疗后Hp根除55例,Hp根除率为91.7%;对照组50例,Hp感染40例,经过治疗后Hp根除35例,Hp根除率为87.5%.两组Hp根除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胀2例,腹泻2例,恶心、呕吐2例,头晕1例,但程度均不重,均坚持完成疗程;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纳差、消化不良2例,腹胀1例,恶心、呕吐1例.结论:结论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易接受.

    作者:李杰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舒心宁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舒血宁注射液与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加生脉注射液,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临床及心电图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调节血脂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与通心络胶囊联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韩立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应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结果:两组的症状在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8周后,治疗组烧心、泛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2.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徐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数字胃肠机及CT对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胃肠机及CT诊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技术要求和诊断.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0例十二指肠肿瘤作回顾性分析,20例做胃肠钡餐和CT检查.结果:正常2例,误诊2例,确诊14例,准确率为70%.结论:对疑有十二指肠病变者应首选数字胃肠机进行胃肠钡餐检查,对疑有肿瘤者再选择CT检查.

    作者:唐坚;夏建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低温、昂丹司琼、利多卡因单用和合用对丙泊酚注射痛的防治比较

    目的:比较低温、昂丹司琼、利多卡因单用和合用对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A组:静注生理盐水2ml;B组:静注生理盐水2ml;C组:静注昂丹司琼2ml;D组:静注利多卡因2ml;E组:静注昂丹司琼2ml、利多卡因2ml.各组从静脉给予实验药物60秒后,以每秒5mg恒速推注丙泊酚(其中B组和E组使用冷却4℃的丙泊酚),观察每组疼痛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与A组相比,B、C、D、E组用药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3.3%、46.7%、35%、16.7%,均可以明显降低丙泊酚静脉注射疼痛的发生率(P<0.05),而B、C、D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组与B、C、D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E组减轻丙泊酚注射痛更明显.结论:以上3中方法合用可明显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程度还能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作者:严映霞;牟镇;伍智慧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