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互动式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蔡智慧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生理学, 教学质量
摘要:生理学是研究生命个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学内容繁杂,抽象难记,利用互动式教学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156例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分析胎膜早破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早产儿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提高母婴安全.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胎膜早破156例及无并发症与妊娠并发症的非胎膜早破组2 11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组中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颅内出血、脐带脱垂、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显著高于非胎膜早破组(P<0.01).结论:加强孕期宣教及孕期检查,积极治疗和避免各种高危因素,以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对胎膜早破者,加强产前及产时监测,积极抗感染,适时终止妊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头锋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HPLC-MS/MS测定益智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MS/MS法测定益智合剂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对益智合剂中痕量的芍药苷进行分析,选用ZORBAX C18反相柱(2.1 mm×30 mm,3.5 u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甲酸铵(75:25),流速0.4 ml/min,柱温25℃.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检测方式为多离子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模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为m/z 525→449.结果:用外标法定量分析,线性范围为20~5 000 ug/L,r=0.999 9;益智合剂中芍药苷的低检测限为2ug/L;精密度RSD为0.8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34%,RSD为2.45%(n=5);测得益智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为31.45ug/L.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目前有效检测益智合剂中的痕量成分芍药苷的含量.

    作者:廖日房;温预关;陈健玲;陆润基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高频电离子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易护理、安全简便适用于基层的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高频电离子治疗仪治疗各类、各期宫颈糜烂.结果:本组350例各类、各期宫颈糜烂患者,使用本方法门诊治疗后全部治愈,并且一次性治愈率达90%,未发现其他不良并发症或后遗症.结论:高频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是一种操作简单、风险少、微刨伤、安全的治疗方法,其术后无明显疼痛,护理简单、经济实惠,适用于广大基层,包括农村.

    作者:高心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腹茧症并发肠梗阻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茧症并发肠梗阻的原因、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9例腹茧症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中6例诊断为肠梗阻,3例诊断为腹部包块并肠梗阻.9例均行剖腹探查术.手术中均切除包膜.另2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再发肠梗阻3例,经保守治疗缓解.结果:9例均治愈,随访2~3年,全部患者均未再出现肠梗阻症状.结论:腹茧症无特殊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以肠梗阻表现为主,有肠梗阻表现者宜行手术治疗.手术可选择部分或全部包膜切除,肠切除,粘连松解.

    作者:马广友;张锦俐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超声检查对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盆腔肿瘤的不同超声声像表现,提高对盆腔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2年来913例盆腔肿瘤手术病例术前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肿块超声图像与其病理特点密切相关,本组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9%.结论:在对盆腔肿瘤的超声诊断中,应结合超声图像、相关病史、相应特殊检查手段,提高诊断符合率,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李建华;王兰君;韩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卵巢肿瘤蒂扭转程度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判断卵巢肿瘤蒂扭转程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卵巢肿瘤蒂扭转后形成的实性团块内血流信号,记录血流频谱,计算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11例蒂扭转患者中,6例探查到动脉血流频谱,RI为(0,57±0.29);5例探查到动脉及静脉血流频谱,RI为(0.44±0.31).结论:蒂内检出静脉血流频谱时,见于卵巢肿瘤不完全性蒂扭转;蒂内检出动脉血流频谱而无静脉血流频谱时.见于卵巢肿瘤完全性蒂扭转.

    作者:孙文东;刘研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53例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年龄大,并且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和吸烟嗜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增加,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就增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脑梗死发生时C-反应蛋白含量(CRP),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无脑梗死发生患者.结论: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能尽早采取措施,避免其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凌国喜;荣阳;凌云;荣根满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5-氟尿嘧啶治疗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行ERCP术患者2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7例,分别于术前30 min开始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0.5 g及术后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0.5 g;对照组10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并于术前、术后2、24 h行血淀粉酶测定,同时观察胰腺炎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组ERCP术后2、24 h血淀粉酶分别为(246±224)U/L和(252±291)U/L,与对照组的(499±597)U/L和(466±59)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例发生治疗组胰腺炎,发生率为4.2%,对照组9例,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氟尿嘧啶能有效地治疗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

    作者:雷家才;石定;尤华强;张秋凤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目的:建立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实验.结果: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的内毒素限值应定为0.067 EU/mg,该药浓度稀释为7.46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鲎法检测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作者:闫丽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对应谐音联想记忆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病学是为临床医学生提供的一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它具有更加专业、更加抽象的内容,这就给临床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我们应该寻找多种教学方法以改进神经病学临床教学质量.在本文中,我们介绍对应谐音联想记忆方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较好、较快地理解、记忆神经病学症状,进而掌握神经病学其他相关知识.更好地为神经病学教学服务.

    作者:隋汝波;张磊;闵连秋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龙血竭在老年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龙血竭在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11例压疮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龙血竭,均为Ⅱ、Ⅲ期压疮,创面局部先行外科换药法,然后以碘伏与龙血竭混合物外涂创面,再用无菌敷料覆盖,加强基础护理.1~2 d换药1次.结果:11例患者的压疮全部愈合,创面3~9 d内干燥结痂,治愈率为100%.结论:龙血竭胶囊内容物成分为中药龙血竭,具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之功效.临床上,用其内容物外敷治疗Ⅱ、Ⅲ期压疮11例,疗效显著,创面愈合快,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发热儿童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发热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儿科住院的发热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家长在发热患儿表现出的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结果: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后患儿治愈率为100%,平均热程也明显缩短.效果显著.结论:对发热儿童进行健康教育是科学治疗和护理发热成功的关健.

    作者:水青云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五项常见模式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五项常见模式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USA方法检测4 500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比较不同血清模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阳性率.结果:前S1抗原在大三阳HBsAg(+)+HBeAg(+)+HBcAb、HBsAg(+)+HBcAb、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模式中的阳性率显著增高,依次为83.78%、74.7%、60.21%.HBeAg阳性模式组的前S1抗原的阳性率与HBeAg阴性模式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检测,可起到提示病毒是否复制的补充作用,与其他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同时检测对临床更有意义.

    作者:王怀莲;岳枫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深圳市宝安区2002~2007年涂阳肺结核流动患者初复治比例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初复治比例变化规律,为今后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2-2007年宝安区肺结核患者疫情报告资料,采用SAS9.0软件进行数据描述,X2检验以及X2分割等统计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深圳市宝安区2002~2007年涂阳肺结核流动患者初复治比例呈上升趋势,2007年与2002年、2006年的比例有差别.结论:复治比例的上升加大了工作难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的投入等手段来控制结核病的流行.

    作者:张磊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六君子汤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小鼠免疫和造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六君子汤对小鼠免疫和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注射给予环磷酰胺的方法建立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后,六君子汤灌胃给药15 d,观察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指数、网织红细胞以及细胞肿瘤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君子汤各剂量组均可促进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网织红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指数、TNF、IL-6活性指标的恢复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君子汤有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作者:袁晓辉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肺气肿合并肺炎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20例肺气肿合并肺炎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对肺气肿合并肺炎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20例肺气肿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为网状、斑片状密度增高的阴影,内掺有囊状密度减低区,占85%.从患者痰中检测出致病菌14株,其中,G-菌11株.G+菌3株.抗菌药物主要选用针对G-菌的抗生索,占所选用抗生素的68%.结论:认识X线胸片特点及致病菌特点对诊治肺气肿合并肺炎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药物主要选用针对G-菌的抗生素.

    作者:谷平认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加强医院药品领域的经济管理控制

    医院药品领域的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品的收入一般占医院收入的404%-60%.药品的消耗占全部业务支出的40%~50%.为整个流动资金的70%-80%,所以药品领域的经济活动对整个医院来讲比重是相当大的.

    作者:刘险峰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高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80岁以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5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缩短了病程,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精心护理,可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作者:李玲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中国艾滋病防治的实干科学家——访北京地坛医院徐克沂教授

    在北京地坛医院的性传播疾病中心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徐克沂教授.这位来自山东沂水的艾滋病临床防治专家,其朴实无华的话语中透露出淳朴而实干的科学精神.正是像徐克沂教授这样有实干精神、求真精神的医学科学家们筑起了中国艾滋病防治的钢铁长城.

    作者:韩同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结核性脑膜炎各期磁共振表现及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各期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表现.结果:69例中.Ⅰ期15例,Ⅱ期40例,Ⅲ期14例,磁共振对各期结核性脑膜炎均能显示病变,尤其是MR增强扫描,对脑内粟粒性结节及脑膜炎性病变显示佳,粟粒性结节常位于皮髓交界区,脑膜炎性病变则以脑底部明显.结论: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是结核性脑膜炎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袁爱梅;徐鹏;尹建华 刊期: 2008年第3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