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吴英达;赵文胜;陈庆廉;金旭东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发病机制, respiratory distress, 中性粒细胞活化, 细胞因子网络, 细胞因子介导, 成人呼吸窘迫, lung injury, 生物学理论, 早期表现, 体外循环, 补体激活, 病理过程, 大创伤, 败血症, 白细胞, 粘附, 休克, 技术, 隔离
摘要: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早期表现,多见于重大创伤、休克、败血症等病理过程中.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80年代集中于补体激活及肺的白细胞隔离作用,近来对补体在体外循环后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表示怀疑.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细胞因子网络以及细胞因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活化和粘附在近十年中更受关注[1],现综述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短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耳科常见的致聋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虽然鼓膜穿刺抽液、咽鼓管吹张术的疗效已被肯定,但治愈后复发率仍然较高.1993年2月~1998年3月,我们采用耳部超短波治疗,有效地减少了复发,报道如下.

    作者:黄丽琴;郑海农;张丽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动脉球囊导管取栓术及肝素应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发病急骤,后果严重的血管外科急症.早期利用球囊导管进行动脉取栓的成功率较高,但是术后仍可能由于继发血栓的形成而须再次手术,或因病情严重而被迫截肢.我们自1995年5月~1998年3月利用Forgarty动脉取栓导管对5例急性股动脉栓塞患者成功施行取栓术,并在术前、术中、术后应用肝素静脉灌注,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强;杨进;李君达;王跃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患者淋巴细胞表型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进一步研究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9例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4种免疫表型,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患者治疗前CD+3、CD+4、CD+56+16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或<0.05);治疗后CD+3、CD+4、CD+56+16细胞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0.05);CD+8细胞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治疗后免疫功能改善,检测细胞免疫功能对患者的病情判断、药物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金秀国;方国安;刘波;庄晓玲;方汉波;刘晓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的IL-2mRNA和IL-6mRNA水平的研究

    目的从mRNA水平探讨白细胞介素2、6(IL-2、IL-6)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CPH)、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患者以及接种乙肝疫苗的青少年和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HBsAg、HBeAg以及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提取其总RNA,采用半定量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经刺激后的PBMC表达的IL-2mRNA和IL-6mRNA水平.结果CPH、CAH患者的PBMC经PHA刺激后,表达的IL-2、IL-6mRNA水平与接种乙肝疫苗者和正常人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经HBsAg及HBeAg刺激后,IL-2mRNA水平与接种乙肝疫苗者和正常人相比明显低下(均P<0.01);经HBeAg刺激后,IL-6mRNA水平明显高于接种乙肝疫苗者和正常人(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L-2mRNA的水平下降,HBeAg诱生IL-6mRNA的水平明显高于HBsAg,且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的升高相一致.

    作者:陈海英;方剑乔;孙德利;章明太;刘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4例诊治体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往往同时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及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变化急骤,处理不当可发生呼吸衰竭而导致猝死[1].如能及时处理,尤其是早期呼吸支持,则可防止死亡.现将我科两年来收治的4例OSAS所致呼吸衰竭作一分析,着重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在重症抢救中对OSAS作为基础疾病的认识.

    作者:吴健;钦光跃;李祝尧;王静;施旦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肝包虫病囊肿破入胆道1例

    患者女,59岁,本地人.因上腹痛10余天伴呕吐而人院.体检:体温38.3℃,巩膜无黄染,肝剑突下5cm,质软,有触痛.

    作者:顾苗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赛若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自1994年以来,我们应用国产a-1b基因干扰素(赛若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随机选取同期采用传统护肝疗法治疗的病例作为对照.现将资料完整的46例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郁霞芬;吴文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移植肾的尿氧分压观察与评价

    目的为能及早发现移植肾血流减少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方法观察了移植肾血管开放后10、30、60min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同)及尿氧分压(PuO2,下同)的变化,比较不同时间的PuO2以及PaO2-PuO2的差值.结果发现随着移植肾血管开放时间的延长,PuO2逐渐升高(P<0.01),而PaO2-PuO2差值逐渐减少(P<0.05).结论提示PuO2与移植肾的功能密切的关系,而连续监测PuO2是及早发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金烈烈;高小燕;杨亦荣;翁志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许多正常细胞的生长及肿瘤的发生和增殖有关.近年来在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的研究中发现,EGFR过度表达与预后差有一定关系[1~2].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0例鼻咽癌组织进行检测,通过了解EGF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EGFR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傅江涛;赵碧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对血钙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结扎双侧甲状腺下动脉对血钙的影响.方法施行的80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均结扎双侧甲状腺下动脉,并进行术前、术后血钙测定值的比较.结果术前24h、术后24h及术后72h的血钙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不会引起术后血钙的变化.并就甲状旁腺的血供、结扎甲状腺下动脉的部位及术中可能影响甲状旁腺血供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作者:李曙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眼袋成形术的临床探讨

    眼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态表现,通常是下睑局部组织膨大突出、皮肤松弛所致.我们从1996年1月至1999年6月对278例眼袋患者根据局部解剖不同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整复,术后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范希玲;郑群;田枫;张菊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鞍区肿瘤62例诊治分析

    鞍区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我院从1994年1月~1998年10月共手术治疗鞍区肿瘤62例,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臧国尧;朱先理;甘海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早期表现,多见于重大创伤、休克、败血症等病理过程中.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80年代集中于补体激活及肺的白细胞隔离作用,近来对补体在体外循环后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表示怀疑.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细胞因子网络以及细胞因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活化和粘附在近十年中更受关注[1],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英达;赵文胜;陈庆廉;金旭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河豚中毒11例救治分析

    在我国沿海地区因进食河豚引起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中毒者屡见不鲜,死亡率达到13.5%~30%[1].现将我们救治11例的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胡东达;王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血管栓塞术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的应用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全部头颈部肿瘤总数的0.05%~0.5%,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首选[1],但术中容易发生大出血,造成手术困难或瘤体残留.1990年以来,我院对5例此类患者应用血管栓塞术栓塞瘤体营养血管,再行手术切除肿瘤,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淦琴;李永明;项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22例误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由于本病的唯一症状是慢性咳嗽,故易致误诊.现将我院1995年~1998年曾被误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22例分析如下.

    作者:竺乖叶;毛恭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金属烤瓷修复体的比色

    金属烤瓷修复体的颜色自然逼真,感觉舒适,给缺牙患者带来方便.但如果良好修复后因修复体颜色与邻牙不协调,则令人遗憾.为此,本文总结190例烤瓷修复体的比色结果,以探讨获得准确比色的途径.

    作者:林军;付柏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半胃切除胃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 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15例

    我院近几年采用半胃切除胃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B)1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第四脑室肿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第四脑室肿瘤因部位较深,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我院从1991年4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第四脑室肿瘤17例,手术治疗后半月内死亡2例(11.8%),出现各种并发症9例(52.9%),现将并发症的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袁坚列;金心;单国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出血坏死性鼻息肉20例诊治分析

    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又称血管瘤型息肉、假性血管瘤、出血性上颌窦炎,常为单侧发病,有出血倾向和骨质破坏等现象,容易与鼻窦恶性肿瘤相混淆.1995年~1999年本院收治20例,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张洪庆;周青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