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俊
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使患者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作者:李惠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对32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分析各年龄段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方法:患者按年龄分组,行急诊胃镜检查,并在病变部位或胃窦距幽门3cm以内大弯侧取胃黏膜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绝大部分病例均能明确出血原因,总阳性率达98.5%.其中青年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出血发病率高,占57.1%:中年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出血发病率高,分别占28.6%、21.4%;老年组胃癌引起出血发病率高,占32.3%.结论: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病因检出率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和胃癌分别是青年、中年和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作者:孙晓红;张满英;崔莉;金佰红;王雅馨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白细胞介素1家族与颅脑损伤关系密切,其中IL-1β是主要的致炎物质,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的许多病理生理反应,如发热、白细胞聚集和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等,加重脑损伤;而IL-1受体拮抗剂(IL-1ra)能通过阻断IL-1β的致炎作用,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
作者:林重辉;杨应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过敏性紫癜的皮肤表现主要为反复分批出现的对称性皮肤淤点、淤斑.过敏性紫癜的胃肠黏膜病变一般发生于皮肤紫癜之后,也可在紫癜出现之日,或先有腹痛、肠黏膜损伤表现才出现紫癜.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非常困难,极易误诊.为了大限度地降低本病的误诊率,作为临床医生,应熟悉本病的临床特点,明确胃肠道症状.在诊断此类疾病时,既要考虑胃肠道本身疾病,又应该想到某些全身性疾病,密切观察皮肤的淤点、淤斑的出现,必要时可考虑行胃镜和结肠检查,以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米热姑丽·库都鲁克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在我国有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质.仅典籍所载,已达三千多种以上,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
作者:刘广民;刘玉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延长谱细胞的有效期.方法:采用冰冻甘油保存法,并对谱细胞进行冰冻前、甘油冰冻后1年抗原稳定性和完整性比较试验.结果:保存1年,抗原稳定性和完整性未见改变.结论:谱细胞的冰冻甘油保存法延长了谱细胞的保存时间.
作者:高秀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护理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它是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也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急诊病人病情急、突发事件多、心理准备不充分,病人及家属的角色转换未到位,心理依赖性强,因此对急诊护理工作者的要求非常高.本文主要针对急诊病人的特点阐述急诊护士应具备的护理道德和这些护理道德对急救病人的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曾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病人舒适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胃肠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对照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状态下置人胃管.比较两组病人在胃管置人前、置入时、置人后1 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平均胃管置入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对照组病人在胃管置人时恶心呕吐反应及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实验组病人置胃管时和置胃管后,无恶心、呕吐反应,平均动脉压、心率较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置胃管一次成功率高,人均插管所需时间短(P<0.01).结论:胃肠手术病人选择在麻醉诱导后喉镜直视下置人胃管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李亦云;任雪红;莫家全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针对本教研室以往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阐述了尝试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为全面提高药剂学的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作者:姜素芳;何丽华;周学军;李红苹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壁内神经形态学和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探索结肠动力减弱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3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大鼠(STC组)和15例非便秘性大鼠(正常对照组)的结肠肌间神经丛内S-100蛋白和CAD的表达,以及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结果:STC组结肠肌间神经丛S-100、CAD主要表现为:黄褐色颗粒染色变深、浓集而且均匀性降低.CD117表达数量减少,染色强度变弱,大部分出现阴性表达.结论:STC组便秘3个月的大鼠,ICC网络减少或缺失,神经节细胞功能代偿性增强而且紊乱,导致神经纤维挛缩或者欠协调.
作者:吕福东;关丽珍;刘仍海;张子诚;谷素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护理告知是指病人在人院到出院或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护士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说明及讲解入院出院指导、疾病相关知识、各种护理操作常规及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及保健指导和病人住院期间遇到的或希望了解的某些问题的解答.
作者:牛新兰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调查双黄连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2006年期间郑州大学五个附属医院发生的54例双黄连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双黄连过敏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给药途径有关,静脉滴注易发生不良反应(P<0.05);该药致敏的特点:以速发型为主,起病急,进展快,66.67%反应发生在30 min以内,且为多系统损害,其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结论:双黄连引起的速发型变态反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作者:董风其;张军;赵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上消化道出血在颅脑损伤患者中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出血率可高达16%~47%.
作者:徐建波;张磊;刘岩;于亚男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大咯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支气管动脉出血血管.结果:出血完全停止52例.出血量明显减少5例,栓塞后再经内科治疗咯血完全停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损伤小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锡俊;杨培金;郭新会;刘世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本文分析了糖调节受损的两种表现形式,研究了其与糖尿病的因果关系,主张通过非药物早期干预和药物干预的方式,防治糖调节受损,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发生,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麻连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支气管肺炎是呼吸道常见的疾病,由于感染引起气管炎症伴或不伴短暂性气道高反应性所致,抗生素治疗多无效,使用中枢性镇咳药,停药易复发,临床治疗较为麻烦.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10月对45例支气管肺炎引起的咳嗽患者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红春;雷佳富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制备特异性高的鸡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并对其进行体外和体内保护试验.方法:用眼镜王蛇毒免疫母鸡,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IgY,用水溶解法提取IgY,进行小鼠体外中和试验和体内保护试验.结果:体外、体内保护试验显示,6 mg/kg的IgY可有效中和小鼠体内低剂量(≤3LD50)的蛇毒,对致死剂量蛇毒有很好的保护效应.结论:从卵黄中制备的抗眼镜王蛇毒IgY可有效地中和眼镜王蛇毒.
作者:黄月玲;丘剑峰;刘寒英;余清声;王桂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老年失眠症患者普遍存在缺乏熟睡感、过高评价睡眠潜伏期、过低估价睡眠时间、试图控制睡眠和过分夸大失眠的后果等认知行为特征.本文综述了老年失眠症的评价方法和非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建议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取得佳疗效.
作者:葛素侨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肛塞用于痛经患者无痛人流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06年10月~2007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400例既往有痛经病史的早孕妇女,分为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人流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氯芬酸钠栓肛塞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塞肛用于痛经者无痛人流术后镇痛效果好,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华贵;吴世民;欧雪峰;黄雪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对40例表浅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给予吡柔比星(THP)(30 mg/次)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焕秀;张国民;张秀梅;孙建国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