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入住ICU长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分析

王志新;夏玉红;宋振凤

关键词: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生存率, 预后
摘要:目的:了解入住ICU并长期使用机械通气(LTMV)的患者的生存率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由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48例,其均使用有创多功能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连续治疗7 d以上.根据机械通气后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PaCO2水平、血清钠离子浓度、白蛋白水平(ALB)、APACHEⅡ评分、是否发生败血症以及气管切开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血清白蛋白水平(ALB)、气管切开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例(56.2%)患者生存,21例患者(43.8%)死亡,生存组的CVP、ALB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优于死亡组(P<0.05),而败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生存组气管切开的例数明显高于死亡组,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和气管切开对LTMV的预后有显著影响,与生存率直接相关(P<0.05).结论:有创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较高,ICU医生可根据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ALB水平在机械通气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病情发展采取合适的通气策略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撤机成功率.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片和双氯芬酸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两组如出现红肿热痛均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虎修;王小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2年6月~2005年5月以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8例.结果:获得随访28例,随访时间长20个月,短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根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定优12例,良11例,优良率82.2%,可5例(17.8%),无术后感染及内固定断裂.结论:采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出血少,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林晓生;王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结肠癌肝转移区域肝动脉化疗远期观察

    目的:总结应用术中区域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chemotherapy,HAC)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经验,探讨治疗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术前冲击化疗,术中肠腔灌洗和区域肝动脉化疗等方法配合下行一期肝、肿瘤根治切除术.将2000年前24例作为对照组,2000年后的28例作为治疗组.结果:52例伴发孤立肝转移者,HAC治疗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25%,P<0.05,肝脏5年复发转移率为60.7%、95.8%,P<0.05,2年内肝转移、结肠局部复发在HAC治疗组明显减少.结论:HAC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可以提高患者术后长期生存时间.

    作者:李红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新式剖宫产术娩头困难56例临床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10月实施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56例孕妇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总结处理对策.结果:为避免娩头困难的发生,术前对孕妇分娩条件、胎儿大小、胎头高低及临产时间的长短等应全面了解分析,做到术前心中有数,术时处理得当及时.要尽量做到麻醉满意,避免腹壁切口及子宫切口相对过小.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可有效减少母婴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朝晖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患者早期NK细胞及可溶性粒细胞靶受体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患者早期NK细胞及血清可溶性粒细胞靶受体(sTREM-1)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脓毒血症发生后12 h内,采集49例高度怀疑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NK细胞,ELISA法测定血清sTREM-1的浓度,同时使用生物梅里埃API20E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集16个健康人的血样品作为对照.结果:49例患者均确诊为革兰阴性菌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NK细胞明显增多(P<0.01),且淋巴细胞中NK细胞比例>20%的患者生存期长于NK细胞≤20%的患者(P<0.05).患者血清sTREM-1水平较对照明显增高(P<0.01),且血清sTREM-1浓度>180 pg/ml的患者生存期长于sTREM-1浓度≤180 pg/ml的患者(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患者早期NK细胞增加和血清sTREM-1水平增高可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高学军;鲍翠霞;聂大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股沟疝传统修补和无张力修补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传统修补和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术后临床表现、并发症、复发对比.方法:将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159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78例)和无张力修补组(81例),分析两组病人术后临床表现、并发症、复发的差异.结果:传统手术组术后局部疼痛、阴囊水肿术后3年复发情况均明显高于无张力修补组.结论:无张力修补手术既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不适,又大大降低了疝的复发.

    作者:秦国强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撕裂伤1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剖宫产2 634例病例资料.结果:子宫切口撕裂伤172例,占剖宫产术6.53‰,其中胎头深嵌、枕方位、产程异常、胎儿体重≥4 000 g、子宫下段形成不良、麻醉效果差者切口撕裂伤明显增加(P<0.005),结论:子宫切口撕裂伤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胎方位、先露高低、产程异常、胎儿体重、麻醉效果与切口撕裂伤有关.

    作者:吴凤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早期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用治疗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属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或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的发病12 h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依达拉奉3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共用14 d;降纤酶首剂10 U,以后隔日5 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共3次,对照组应用川芎嗪80 mg,1次/d静点,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其余脱水、补液、抗感染及停用降纤酶后抗血小板药物等,两组相同.观察两组在72 h出血转换及2周时梗死面积、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2周时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灶大层面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72 h治疗组有2例梗死灶内血肿型出血,出血转换发生率治疗组高,但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孙向军;姜哲三;石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的调查

    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和复发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CCMD-3诊断标准,经治疗后达到显著进步及以上疗效的抑郁症患者为调查的样本.随机分为低收入低文化组(A组);中等收入中等文化组(B组);高收入高文化组(C组).每组各60例.采用患者每2~3个月自来门诊或者电话询问的方法调查患者的遵医行为,调查周期为12个月.所得数据分别进行χ2检验、方差分析及Q检验.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及病期经χ2、方差分析及Q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复发率C组<A、B两组的倾向,有显著性差异(P<0.01).复发患者服药属于服药部分依从性,或者不依从性呈现出C组<A、B两组的倾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复发率和患者的受教育的程度、经济收入的水平有明显的关系.药物、心理治疗并重、选择符合患者经济状况的抗抑郁药物对患者能否坚持长期服药、降低复发率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顾群;金学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术式不断开展,于此同时,各种传染病病例不断增加,给手术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作者:罗慧;吴胜晓;冯鸽;单廷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我院医学计量管理模式的探讨

    本文结合目前医院计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介绍了医院计量管理的复杂性和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我院计量管理的实施措施,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叶建红;王学涛;王辉;丁哲耀;段磊;劳锦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严重鼻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

    鼻出血是常见的鼻科急症之一[1],由鼻腔局部病变或全身病变所引起,当出血过多时可引起贫血、休克、甚至死亡.临床上将出血量超过600 ml,并伴有休克或反复行前后鼻孔填塞无效者,定为严重鼻出血[2].

    作者:陈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自我按摩治疗瘙痒症50例

    20年来每到初秋因受寒凉刺激小腿和大腿中下部可发生瘙痒症,瘙痒难忍,睡前尤甚,搔抓后出现丘疹、渗液结痂,虽经多法治疗,效果不佳,经自我按摩效果明显,介绍给其他患者,也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把近10年系统观察50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芳;赵继红;张伟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鼻窦炎口服液治疗慢性副鼻窦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窦炎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慢性副鼻窦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鼻窦炎口服液每支10 ml(儿童4 ml),tid,po,并加服强力稀化粘素胶囊300 mg(儿童120 mg),tid,po.两组均20 d为1个疗程.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5.0%,B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窦炎口服液加服强力稀化粘素胶囊对慢性副鼻窦炎疗效较好,是当前较理想的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于虹;赵和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玻璃酸钠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132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SH)与白芍总苷(TGP)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膝OA患者分别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口服白芍总苷.以患者步行时间、下蹲活动、运动时疼痛、非运动时疼痛、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等临床表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指标作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得到明显改善(P<0.01),ESR、CRP明显下降(P<0.01).轻、中、重度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6%、60%.结论:玻璃酸钠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膝OA,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好,是治疗膝O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路世孝;王轶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抢救治疗AMI的基础上,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18例与对照组15例作比较.结果:再通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0%,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展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冠脉再通率.

    作者:廖春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实习初期焦虑与抑郁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独立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两个月的实习中,护生在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等负性情绪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这可能与学习方式、角色冲突、就业压力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此次调查的结果与同类调查的结果相比无特殊性.

    作者:汤辉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气管切开的气道管理新进展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形成一个长期或暂时的呼吸孔道,一般在甲状软骨下第2和第3或第3和第4环状软骨之间作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1],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仲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药理学强化训练的实施与探索

    从提高学生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出发,药理学强化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此提出一些改进药理教学的建议.

    作者:植新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106例临床分析

    心力衰竭是一个严重的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其5年病死率超过50%.美国2001年因心力衰竭死亡的患者达100万人.

    作者:柳光栋;王萍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