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霞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比较常见,如因服四环素而形成的四环素牙、服阿司匹林而形成的阿司匹林胃、服非那西汀而形成的非那西汀肾,都是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对机体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作者:唐锦辉;廖和菊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临床分离菌株进行Kirby-Bauer法药敏试验,结果按NCCLS 2004年版标准判断,采用WHONET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6年我院共收集2 432株临床分离菌株,其中,非发酵菌744株,占革兰阴性菌株数的45.3%.亚胺培南对非发酵菌抗菌活性强,其中,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和其他假单胞菌未发现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为20.2%.其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耐药率多在11.5%~30.5%.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64.5%~100.0%.结论:本组资料对非发酵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玥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各类媒体中出现频率高的词之一,也是现代化、高科技的象征之一.近年来,网络以爆炸式的速度发展,并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等几乎所有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对我国的医疗行业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简要讨论互联网技术在医院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作者:张小冬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胸科手术后,咳痰是促进患者肺复张的主要措施之一[1].因此患者术后能否有效咳嗽、能否主动配合咳嗽,成为术后护理需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术后肺复张的影响因素作一初探.
作者:刘亚力;金纳新;石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分析肿瘤科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压力,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刘璇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和论述超声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来自我院门诊的267例急腹症并终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6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右侧135例,同时合并右肾结石者36例;左侧105例,同时合并左肾结石者32例;双侧27例.所有患者均经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证实.结论:超声检查输尿管结石,不仅能判断结石的有无,还能对多部位结石进行诊断,快速、方便、无痛苦,可对急腹症的分型做出及时的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德付;孙丽;张伟;原河;李红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前,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退药的情况,为此也常发生一些纠纷.如果简单地根据患者的要求退药,将违反相关的药事法律法规.本文就如何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又合情合理地处理患者退药问题加以探讨,并介绍我院的药品退药管理办法.
作者:朱珊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加莫沙比利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停药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黄墩煌;吴耀南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内异物玻璃体切割术病人的临床整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眼外伤眼内异物行常规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护理方法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结果:24例病人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配合良好.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不变.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经干预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保证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起重要作用.
作者:韩娜;马强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79例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相关资料及入院后体温、血压、血糖、血脂及血纤维蛋白原等项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血糖、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合并感染较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明显增高.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感染、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蓓;王蓓;李慧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扶正口服液(以下简称FZY)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血清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方法:剂量递增sc吗啡建立14 d大鼠吗啡依赖模型,观察FZY对纳洛酮催促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①FZY两个剂量(5.48、10.96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吗啡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分值(P<0.01),且10.96 g生药/kg能明显抑制戒断引起的体重下降(P<0.01);②FZY两个剂量(5.48、10.96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效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扶正口服液能缓解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体内NOS活性,进而下调NO水平有关.
作者:杨铮;黄建春;黄仁彬;黎昀;霍志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术后感染常见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普通外科患者术后临床标本,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以K-B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共采集临床标本386份,病原菌检出率为39.64%.检出的病原菌中G-杆菌占58.8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G+球菌占34.64%,以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多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普遍较低,为15.79%~33.33%,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0.结论:普通外科应加强对术后感染病原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进行治疗.
作者:黄智勇;高文明;倪世宇;孙晶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60例,服用西比灵胶囊.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林鎏 刊期: 2007年第33期
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把护理美学理论应用于临床护理活动中,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的多层次的审美需求,要求护士始终把握住护理与人的关系这个中心,使舒适护理、临床护理、护理人体美等护理实践达到美学要求,从而体现护理美学的价值.
作者:李少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比较分析吗啡、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样,采用VAS法,对用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综合镇痛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别;吗啡组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较高.结论:吗啡、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术后镇痛.建议临床用芬太尼作为术后镇痛的常用方法.
作者:李乃连;李群天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从1961年国务院发布《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以来,科技成果鉴定在我国已经实行40多年了,对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科技成果鉴定制度虽经不断完善,但其自身存在的与经济体制相矛盾的地方逐渐显现出来,引起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将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到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中的意义和可操作性,以完善、规范科技成果鉴定制度.
作者:高德海;潘志峰;夏梅;林玲;李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胃管置入是基础护理中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利用它既能清除胃内有害物质,减轻病人的痛苦,为手术或检查做准备,又能补充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李爱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癃闭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虽在膀胱,但与三焦、肺、脾、肾的关系密切,尤其是肾,本文着重从肾辨证论治.
作者:郭素青;王秀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桂枝汤又名阳旦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由桂枝9 g、芍药9 g、炙甘草6 g、生姜9 g、大枣12枚组成.其功能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汗出,鼻塞,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作者:林晓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对早产儿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出生后1周内,从周围静脉给予一定量的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同时给予少量的胃肠道喂养;B组单纯以胃肠道喂养,与A组对照.监测体重增长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2周后观察,A组并发症明显较B组减少,体重达到正常标准.结论:静脉营养对早产儿可提高生存质量,促进生长发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卓彪;黄光 刊期: 200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