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绝经期取IUD中的临床观察

刘桂芹

关键词:盐酸丁卡因胶浆, 宫内节育器, 绝经期
摘要: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育龄妇女要求在绝经0.5~1.0年取出IUD,在基层的一部分绝经期育龄妇女因种种原因错过了取IUD的佳时间,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器官生理性萎缩,宫颈萎缩变硬,宫颈口粘连狭窄,造成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元移行畸形的CT诊断分析

    目的:神经元移行异常包括无脑回、巨脑回、脑裂畸形、灰质异位、多小脑回畸形,通过分析其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集的36例神经元移行畸形患者的临床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无脑回畸形1例,巨脑回畸形17例,其中,双侧病变9例,单侧病变7例,多小脑回畸形2例,脑裂畸形13例,灰质异位3例.结论:对神经元移行畸形CT确诊率较高,对精神-运动延迟、脑瘫、癫痫、婴儿痉挛等症的儿童,CT检查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朱丽婕;张波;张承业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小关节外伤的CT检查价值

    目的:通过对外伤患者X线或DR摄片与CT扫描结果对比,分析CT检查对小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出经X线平片或DR摄片后又经CT扫描证实的100例骨折病例,回顾性分析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X线平片或DR摄片结果与CT扫描结果完全相符41例,占41%;X线平片或DR摄片漏诊22例,其中小关节骨折8例,占36.4%;X线平片或DR摄片中附件骨折漏诊37例,其中小关节附件骨折15例,占48.4%.结论:X线平片后行CT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尤其对小关节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定富;廖锋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制定护理标准进行心理、饮食护理.结果:通过心、身护理,除死亡3例外,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经护理指导后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支向红;高静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网络信息技术在科技成果鉴定中的应用探讨

    从1961年国务院发布《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以来,科技成果鉴定在我国已经实行40多年了,对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科技成果鉴定制度虽经不断完善,但其自身存在的与经济体制相矛盾的地方逐渐显现出来,引起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将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到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中的意义和可操作性,以完善、规范科技成果鉴定制度.

    作者:高德海;潘志峰;夏梅;林玲;李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复杂性眼内异物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内异物玻璃体切割术病人的临床整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眼外伤眼内异物行常规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护理方法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结果:24例病人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配合良好.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不变.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经干预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保证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起重要作用.

    作者:韩娜;马强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无脾综合征1例报告

    笔者近日收治无脾综合征患儿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1岁7个月,出生地为湖北大冶,出生日期2005年5月1日.患儿出生后即出现皮肤青紫,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2006年因皮肤青紫1年余,咳嗽半月,加重1 d,第2次入我院.

    作者:乐彬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深低温处理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生物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80℃)、未经处理同种异体肌腱和自体肌腱移植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改变.方法:采用兔跟腱缺损修复模型,分为深低温冷冻处理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组(深低温异体组)、未经处理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组(未处理异体组)和自体肌腱移植组(自体组).分别在移植前及移植后第3、6周时对三组跟腱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深低温异体组移植后第3、第6周时其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未处理异体组(P<0.05),而与自体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低温冷冻处理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在生物力学方面的表现与自体肌腱移植结果基本相同,可替代自体肌腱应用于移植修复肌腱缺损.

    作者:曾心一;曹俊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低磁场SSFSE-MRCP在恶性胆道梗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磁场SSFSE-MRCP在恶性胆道梗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PCP及MRI表现.MRCP采用0.2 T永磁型MR机SSFSE序列.结果:低磁场SSFSE-MRCP对恶性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5%.结论:低磁场SSFSEMRCP在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阮玖根;付海洪;熊淑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儿童肱骨干骺端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锥形NiTi(镍钛)记忆合金环抱臂式接骨板在儿童肱骨干骺端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应用锥形NiTi记忆合金环抱臂式接骨板+植骨术治疗儿童肱骨干骺端病理性骨折22例,随访6~18个月.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无骨不连,无畸形愈合,无骨骺异常发育,邻近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锥形NiTi记忆合金环抱臂式接骨板是儿童肱骨干骺端病理性骨折中的一种简捷、安全、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邱志龙;罗小中;戴海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一贯煎在晚期乳腺导管癌AT化疗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中年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0%~15%[1,2].近年来,我国此类患者有上升趋势,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3].对于晚期乳腺导管癌常采取化疗方法治疗.但在化疗过程中,其严重的毒副反应常使身体机能受到严重的打击.

    作者:王振飞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初探

    笔者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李献航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盐酸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毒性小、作用时间长、脂溶性较低、麻醉作用确切、心脏毒性低、感觉和运动神经分离阻滞的特点,在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方面应用较广.

    作者:张胜利;赵建玲;王雪梅;王立伟;李静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79例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相关资料及入院后体温、血压、血糖、血脂及血纤维蛋白原等项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血糖、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合并感染较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明显增高.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感染、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蓓;王蓓;李慧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CA125的检测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应用体会

    CA125是卵巢上皮癌性抗原,是诊断、监测及判断卵巢上皮癌中重要的检验指标.但由于它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特异性较低,因此它的增高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刘会茹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15例治疗性血浆置换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PE)是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将病人血液抽出,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弃去有致病因子的异常血浆,再将细胞成分与废弃血浆等量的置换液回输给病人的一种新型疗法.

    作者:励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扶正口服液对吗啡依赖大鼠血清NO、NOS的影响

    目的:观察扶正口服液(以下简称FZY)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血清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方法:剂量递增sc吗啡建立14 d大鼠吗啡依赖模型,观察FZY对纳洛酮催促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①FZY两个剂量(5.48、10.96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吗啡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分值(P<0.01),且10.96 g生药/kg能明显抑制戒断引起的体重下降(P<0.01);②FZY两个剂量(5.48、10.96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效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扶正口服液能缓解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体内NOS活性,进而下调NO水平有关.

    作者:杨铮;黄建春;黄仁彬;黎昀;霍志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单一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19例分析

    目的:讨论单一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将确诊为异位妊娠的39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米非司酮治疗组)和B组(甲氨喋呤治疗组),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相当.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是较好的方法.

    作者:彭一;卓娟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00名从事精神科护理的护士的职业压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建议从管理角度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并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减轻工作压力的训练.

    作者:刘付敏;常俊华;孙国朝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检验科技术人员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重要性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检验学科的广泛应用,临床检验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医学学科,而是一门集医学、理学、工学及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独立应用性学科.

    作者:李莉;张春;王爱玲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丙泊酚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或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或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妇女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B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mg/kg及丙泊酚2 mg/kg;C组静脉注射氢溴酸高乌甲素0.15 mg/kg及丙泊酚2 mg/kg;3组均在必要时追加丙白酚20~50 mg.分别记录术中SBP、HR、RR、SPO2,并观察各组镇痛效果(按优、良、差三级进行效果评定)、用药量、术毕苏醒时间和下腹痛(宫缩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比较术中SBP、HR、RR、SPO2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用量大,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6%;B组为23%;C组呼吸抑制显著降低,为10%;3组苏醒时间A组长于B、C组(P<0.05).镇痛效果:3组均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有效的镇痛作用而完成手术,但以C组为优.结论:丙泊酚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或利多卡因和单用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都能提供一个满意的镇痛效果和操作条件,而以丙泊酚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患者用药量少、术后苏醒快、下腹痛发生率低,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有一定的优势,是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广继华;张雪雁;孙煜;刘长宝;钟鹏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