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验科技术人员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重要性的探讨

李莉;张春;王爱玲

关键词:检验科, 技术人员, 计算机网络, 学习
摘要: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检验学科的广泛应用,临床检验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医学学科,而是一门集医学、理学、工学及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独立应用性学科.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美学在现代医学模式中的应用

    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把护理美学理论应用于临床护理活动中,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的多层次的审美需求,要求护士始终把握住护理与人的关系这个中心,使舒适护理、临床护理、护理人体美等护理实践达到美学要求,从而体现护理美学的价值.

    作者:李少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拉米夫定治疗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16例疗效观察

    拉米夫定(lamivudine)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1],国外可用于2岁以上儿童,而在我国对12岁以下的人群尚限用.青少年患者的治疗报道较少.

    作者:刘步跃;杨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生脉注射液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浆ET的影响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150 ml+生脉注射液60 ml静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ET及心功能.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改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张少丽;乔淑贞;朱晓红;何月玲;董琼鹤;付宇欣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按压天鼎穴治疗呃逆75例

    呃逆是由于迷走神经或膈神经受刺激引起的膈肌阵发性痉挛.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手法按压天鼎穴治疗呃逆,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詹勇;杨志;杨传岚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吉林某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掌握和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亚健康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的形式,对我院820名2007级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亚健康状态普遍重视不足,通过健康教育,使他们对亚健康的认知程度有较大提高.结论: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力度,可采取专题讲座、发放调查表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对亚健康的重视程度.

    作者:卢春生;李伟;王涛;欧阳瑾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癃闭从肾论治

    癃闭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虽在膀胱,但与三焦、肺、脾、肾的关系密切,尤其是肾,本文着重从肾辨证论治.

    作者:郭素青;王秀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加莫沙比利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停药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黄墩煌;吴耀南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比较常见,如因服四环素而形成的四环素牙、服阿司匹林而形成的阿司匹林胃、服非那西汀而形成的非那西汀肾,都是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对机体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作者:唐锦辉;廖和菊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吗啡和芬太尼用于手术后镇痛作用的比较(附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吗啡、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样,采用VAS法,对用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综合镇痛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别;吗啡组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较高.结论:吗啡、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术后镇痛.建议临床用芬太尼作为术后镇痛的常用方法.

    作者:李乃连;李群天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脊柱骨折的X线、CT、MR影像诊断学对比分析

    目的:讨论X线、CT、MR在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CT、MR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片向椎体周围膨出.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或变窄)压迫椎管,继发椎管狭窄,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结论:良好的平片只显示脊柱二维结构,CT、MR显示脊柱的三维结构,CT、MR对爆裂骨折能做出全面证实和诊断,对小关节紊乱、脱位,椎间盘改变,椎管继发狭窄,脊髓是否挫伤,CT诊断具有优势.

    作者:王宏伟;蒋高民;刘国浩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几种淡水鱼的药用价值

    在自然界,鱼类是动物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类群.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只注重它们的营养成分,把它们做成美味佳肴,而忽视了它们的药用价值.其实,药食同源,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各种动、植物用于疾病的治疗,以减轻病情和祛除疾患.为了继承和发展祖国医药的精华,现将几种常见淡水鱼的性味功能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成良春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普通外科术后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术后感染常见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普通外科患者术后临床标本,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以K-B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共采集临床标本386份,病原菌检出率为39.64%.检出的病原菌中G-杆菌占58.8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G+球菌占34.64%,以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多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普遍较低,为15.79%~33.33%,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0.结论:普通外科应加强对术后感染病原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进行治疗.

    作者:黄智勇;高文明;倪世宇;孙晶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神经元移行畸形的CT诊断分析

    目的:神经元移行异常包括无脑回、巨脑回、脑裂畸形、灰质异位、多小脑回畸形,通过分析其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集的36例神经元移行畸形患者的临床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无脑回畸形1例,巨脑回畸形17例,其中,双侧病变9例,单侧病变7例,多小脑回畸形2例,脑裂畸形13例,灰质异位3例.结论:对神经元移行畸形CT确诊率较高,对精神-运动延迟、脑瘫、癫痫、婴儿痉挛等症的儿童,CT检查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朱丽婕;张波;张承业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00名从事精神科护理的护士的职业压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建议从管理角度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并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减轻工作压力的训练.

    作者:刘付敏;常俊华;孙国朝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外周全血细胞减少50例病因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可由造血系统疾病或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低增生型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脾功能亢进症、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作者:田风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深低温处理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生物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80℃)、未经处理同种异体肌腱和自体肌腱移植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改变.方法:采用兔跟腱缺损修复模型,分为深低温冷冻处理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组(深低温异体组)、未经处理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组(未处理异体组)和自体肌腱移植组(自体组).分别在移植前及移植后第3、6周时对三组跟腱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深低温异体组移植后第3、第6周时其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未处理异体组(P<0.05),而与自体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低温冷冻处理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在生物力学方面的表现与自体肌腱移植结果基本相同,可替代自体肌腱应用于移植修复肌腱缺损.

    作者:曾心一;曹俊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肺癌的早期症状与早期发现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生长在支气管黏膜或肺泡上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增无减,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高发年龄为40~60岁.

    作者:姚存荣;石明海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体会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然后根据医院护理部设计的带教老师问卷调查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并比较分析改进教学方法前后护生理论及综合技能考核成绩.结果:带教老师临床护理带教能力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提高且理论及综合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结论:在临床带教中应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带教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确保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彭利芬;郑爱君;袁燕娴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60例,服用西比灵胶囊.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林鎏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是指由于动脉硬化或大动脉炎使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SA)近端部分狭窄或闭塞,发生患侧椎动脉压力下降,血液反流,使对侧椎动脉供应脑部的血液部分被盗取,经患侧椎动脉逆流入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脑干与枕叶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血的症状.

    作者:郭明霞;吴凤霞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