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木旺;陈文伟;邹式炉
目的用阿托伐他汀治疗FH,观察其对CR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使用洛伐他汀,分析两者治疗后的数据.结果数据均反映惠者的TC、TG、LDL-C下降,HDL-C升高,对CRP升高有减低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安全有效的治疗FH,且对CRP有明显降低作用.
作者:吴穗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针刺以内关、神门、三阴交、安眠穴为主穴结合中药安神汤内服.结果治愈26例,占34.5%;好转45例,占60%;无效4例,占5.5%,总有效率为94 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失眠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蔡东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将436名住院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平喘汤组)和对照组(氨茶碱组),观察两组疗效.以及IL-5、ECP、EQC的变化.结果经4周治疗后,平喘汤能有效控制哮喘患者症状,有效率达到96.4%,显著高于氨茶碱对照组的78.31%(P<0.01),并且明显改善肺功能(P<0.01).平喘汤能使外周血IL-5、ECP、EOS显著下降(P<0.01),其中IL-5、ECP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显著改善肺功能,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兴亮;魏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122例.方法本组共1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金纳多注射液治疗组和维脑路通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判断其临床效果.结果 122例脑梗塞患者总有效率89.3%,治疗后血液流变有显著改变(P<0.01).结论提示金纳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邢桂平;聂秀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技术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延长,人口结构老龄化.但人们对衰老的成因和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众多实验表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作用一般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研究机体在不同的年龄中的代谢改变及导致改变的原因和机制,对推迟衰老是完全必要的.
作者:秦亚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选择佳给药时间和确定好投药间隔时间,对护士治疗取得理想疗效至关重要.随着医学药学发展,这两项现代又有新概念.现在简要复习于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俊英;杜春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院开始设立药师进入临床进行药学监护从几年前就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临床药师参与查房讨论病情,新药监护,以及为不能进食的重症病人配制高蛋白营养液,另又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参与全院的会诊都取得了成效,就拿ICU病房来说从98年至今共188例,其中20例为难治性感染病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唐巧萍;张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在硬脊膜损伤修复后预防脑脊液漏的作用机制.方法 20例硬脊膜损伤患者术中硬脊膜修复后覆以生物蛋白胶(实验组),18例修复后不作特殊处理(对照组),术后观察脑脊液漏情况.结果实验组一例发生脑脊液漏,实验组和对照组脑脊液漏发生率分别为5%和38.9%.结论硬脊膜损伤修复后覆以生物蛋白胶能有效降低脑脊液漏的发生.
作者:向忠;李红;吴明宇;米高松;李强;王立;蔡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理病人的经验,中医护理的特色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这与医学的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是一致的.整体护理为中医护理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形式,中医护理以其丰富的内容充实了整体护理.
作者:张连娟;谢玉兰;张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通过对近期500例临床输液患者按护理常规要求进行输液,观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所有患者均完成输液的前提下,部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加药针头堵塞或瓶塞微粒进入输液瓶、加药时输液瓶中产生大量泡沫影响加药量、输液时微量空气进入静脉、重复穿刺、拔针后滴血污染皮肤与被单等问题.通过改进输液方法,以上问题均可得到解决.可见,临床输液技术仍有许多细节值得不断改进和探索.
作者:马向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气雾剂(商品名普米克气雾剂)吸入疗法对减少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发病率的效果.方法治疗组在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缓解后,继续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个月,观察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缓解后吸入与不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1年内喘息的发病率.结果治疗组发病率9.5%,对照组发病率36.8%,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缓解后,继续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可明显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发病率.
作者:许家增;许秀萍;韩明英;王吉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病例患者28岁,因右下腹痛19小时,发现右下腹包块1小时入院.腹痛呈间歇性、持续性加剧,伴恶心,未吐.查体:T:36.5℃,P:78/min,R:20/min,BP:110/70mmHg,无贫血貌,心肺正常.妇检:阴道畅,宫颈无摆举痛,宫体水平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右侧宫角处可触及一约6.0cm×4.7cm×3.0cm大小包块,可活动,压痛明显,左侧附件正常.化验:血常规:WBC 11.2×109/L,Hb 11.5g/L,B超提示:盆腔右侧混合性包块.入院诊断:盆腔右侧包块扭转.
作者:冯全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治疗较为棘手的顽固病症,在治疗肝病的研究中,我们结合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组成乙肝食疗颗粒,用来治疗慢性肝病,经过五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吴标;贾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院于2003年7月~2005年6月,用宫腔电切镜门诊治疗宫颈中度糜烂203例,疗效好,并发症少.其中随访满6个月,术前和术后病理资料完整者7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史双宏;卢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气管、支气管表面麻醉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传统的气管,支气管追加给药有的经纤支镜活检孔或朔胶管直射注药,麻醉药量大难控制.为了提高纤支镜检查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笔者通过几十年的工作实践对传统纤支镜朔胶管及给药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检查和治疗效果.
作者:陈大平;郭玉凤;岳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甘露醇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常用药,主要作用是降低颅内压,其为高渗药物,24小时内常需多次用药,为避免甘露醇对血管、肾脏的损害,以及其他毒副作用的发生,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加强对21例3岁以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静推20%甘露醇过程的观察与护理,无1例毒副作用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两组缓解心绞痛及心绞痛发生次数对比.阐明冠脉宁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冠脉宁片,对照组不应用冠脉宁片.结果实验组50例,缓解有效45例,有效率为90%;疗后心绞痛发生次数明显减少.对照组50例,缓解有效20例,有效率为40%;疗后心绞痛发生次数不明显.结论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应用冠脉宁片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文旨在通过补益中药对肿瘤细胞和不同肿瘤负荷小鼠的体重、瘤径、生存时间的作用观察,通过对补益中药与放疗联合应用的观察,以了解补益中药黄芪、参芪对肿瘤细胞和小鼠肿瘤组织的作用.通过实验,得出补益药物黄芪和参芪都具有促使小鼠LA795肺腺癌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可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降低,但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结论.
作者:姚亚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他们的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此方面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作者:曹春凤;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病例例1:陈某某,女,26岁;例2:余某某,女,24岁.采用ALOKASSD-1000型和ALOKASSD-4000PLUS型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常规在耻骨联合上方纵、横切扫查膀胱及输尿管.
作者:余定炜;朱群英;柯青;廖义俊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