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常右附件扭转诊治1例

冯全芝

关键词:附件扭转, 右下腹包块, 右下腹痛, 盆腔, 血常规, 间歇性, 混合性, 诊断, 阴道, 心肺, 无压, 贫血, 活动, 患者, 宫颈, 妇检, 恶心, 查体, 病例
摘要:1病例患者28岁,因右下腹痛19小时,发现右下腹包块1小时入院.腹痛呈间歇性、持续性加剧,伴恶心,未吐.查体:T:36.5℃,P:78/min,R:20/min,BP:110/70mmHg,无贫血貌,心肺正常.妇检:阴道畅,宫颈无摆举痛,宫体水平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右侧宫角处可触及一约6.0cm×4.7cm×3.0cm大小包块,可活动,压痛明显,左侧附件正常.化验:血常规:WBC 11.2×109/L,Hb 11.5g/L,B超提示:盆腔右侧混合性包块.入院诊断:盆腔右侧包块扭转.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58例

    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巴德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58例老年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取得近期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木旺;陈文伟;邹式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342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引起不良反应药品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3年~2005年我区记录的临床不良反应病例情况.结果 342例不良反应中,涉及中药注射剂145例(20种),占42.3%;抗菌药共119例(19种),占34.7%.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294例,占85.96%.结论中药注射剂、抗菌药,尤其是静脉用药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魏东;高兴亮;姚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CRRT在重症ARF救治中的监测及护理

    目的回顾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救治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中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用BM-25床旁血滤机对9例患者进行CRRT治疗,明确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糖、体温、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的监护.结果患者经过治疗1~5天后血液BUN、Cr、电解质均显著降低,肾功能好转.结论只要能加强重症ARF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护理,使CRRT顺利进行,就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作者:张国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性白内障的先兆与调养方法

    老年性的白内障是一种老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水晶体会慢慢发生硬化混浊,在广州50岁以上老年人眼病流行学调鼢查中,266例受检者232例患有白内障(87.22%),而陕西省农村50岁以上老年人群1775人接受了检查,有861人(48.5%)患有白内障,男性白内障患病率44.7%,女性白内障患病率51.7%,70岁以上白内障患病率93.2%,年龄、女性是各种白内障共同的危险信号.本文就白内障的先兆和调养方法作简单论述.

    作者:周霄雯;张玉华;侯奇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导医在门诊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对医院的管理、服务设施、服务项目、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提高医院的服务品位,适应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导医这一新生的服务项目也得到了提倡与推广.几年来,我院就一直坚持并逐步完善这一服务,其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作者:侯文莲;杨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缩短加上横韧带加强术的疗效.方法对30例(51眼)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施行提上睑肌缩短加上横韧带加强术,随访时间长3年,短6个月.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提上睑肌缩短加上横韧带加强术,效果可靠,符合生理解剖特点,术后自然美观.结论此方法适合于提上睑肌小于4mm的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弥补了单纯提上睑肌缩短的局限性.

    作者:朱向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甘露醇静推治疗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观察与护理

    甘露醇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常用药,主要作用是降低颅内压,其为高渗药物,24小时内常需多次用药,为避免甘露醇对血管、肾脏的损害,以及其他毒副作用的发生,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加强对21例3岁以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静推20%甘露醇过程的观察与护理,无1例毒副作用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计算机管理临床医学专业实习质量控制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将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基本诊疗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医院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医学实践教学工作.为了考核老师和学生教与学双方的学习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利用计算机管理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实习质量控制,使实习质量实现动态监控,从而获得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一方面作为实习质量考核的依据,另一方面为不断完善临床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卢咏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运用利胆四法辨证治疗胆绞痛

    利胆四法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而设的法则,用于治疗肝胆系疾病,胆绞痛是以右上腹突然剧烈疼痛为主证.属于急腹病证范畴,常见于胆系感染,胆系结石、胆道蛔虫、胆道阻塞.其病因常与饮食不节,感受湿热毒邪,湿热交蒸于肝胆、肝郁气滞,蛔虫钻阻胆道,胆汁瘀积不通,不通则疼,发作时常伴有黄疸,恶心,呕吐苦水,或发寒热,胃脘胀满,胸胁郁闷,疼痛连及后背.笔者在治疗胆绞痛时根据辨证运用,清热,开宣,通腑,消导佐以利胆四法均见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维权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电动吸切器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动吸切器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在局麻内窥镜引导下将吸切器侧孔对准病变软组织,吸力为0.04~0.05mPa.高速转动的刀叶将病变的软组织迅速切割、吸出.鼻窦内窥镜手术采用Messerkling方法.结果术后对263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结果263例中采用组125例中总治愈好转率:Ⅰ型:一期为100%,二期为100%,三期为92.31%;Ⅱ型:一期为94.12%,二期为92%,三期为94%;Ⅲ型:8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使用组和未使用组时间明显减少(P<0.01).使用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未使用组(P<0.01).使用组与未使用组在疗效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电动吸切器是ESS术中十分有用的配套工具,它具有操作安全、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保护正常粘膜、术野清晰、愈合快等优点.

    作者:叶发贵;吴久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医病房的整体护理特色

    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理病人的经验,中医护理的特色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这与医学的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是一致的.整体护理为中医护理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形式,中医护理以其丰富的内容充实了整体护理.

    作者:张连娟;谢玉兰;张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我国青少年近视的现状与防治--《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治论坛》纪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近视与视力不良率持续升高.近视眼是目前危害我国学生健康的突出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与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健康教育分会主办、北京嘉铖视欣近视防治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治论坛>于2005年6月1日在北京举行.

    作者:郑荣领;翟黎东;樊舒非;徐广第;李淑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医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思考

    1医院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1.1原始凭证方面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有的发票摘要表述笼统,不写品名、数量及单价,有的发票无销货单位盖章;有的会计在处理期末结转业务时,无自制原始凭证,或自制原始凭证记载内容不详细,不能真实反映结转数据的由来及结转比例;有的会计不具备识别真伪发票的能力,将假发票核销等.

    作者:张秋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他们的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此方面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作者:曹春凤;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

    随着CT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肺部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HRCT)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螺旋CT具有更快的扫描速度,故对支气管扩张征象的显示更加充分、更加可靠,同时,在确定病变范围和了解其并发症等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可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现将我院2003年3月~2005年9月经HRCT检查的支气管扩张136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窦文广;王清华;韩东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的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肥大性性幽门狭窄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9例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结果 57例痊愈出院,1例因合并食管裂孔疝自动出院,1例因术后窒息而死亡.结论加强基础护理及患儿家属的沟通,提高护士素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孟桂荣;刘玉清;崔金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咪唑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64例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咪唑斯汀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每日口服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连服4周,隔日臀部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2ml,连用5周;对照组仅每日口服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连服4周.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 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咪唑斯汀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欧阳小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保留甲状旁腺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由于对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解剖特征了解不详细,加之手术方法不当,误切甲状旁腺或破坏其血供,以及损伤喉返神经,造成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文献报告,由于甲状旁腺误切或血运遭受破坏而致的永久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生率为0.6%~17%[1];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3%[2].自1989年1月至1993年6月我们采用囊内法切除,术中用放大镜确认甲状旁腺,共做甲状腺切除术46例,无一例出现上述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宣立成;张全伟;程德全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口服胃复安过量中毒1例

    胃复安是临床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用药之一,但因过量服用后出现的锥体外系反应在临床上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口服胃复安过量中毒的报告如下:

    作者:马波蓉;陈小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乙肝食疗颗粒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治疗较为棘手的顽固病症,在治疗肝病的研究中,我们结合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组成乙肝食疗颗粒,用来治疗慢性肝病,经过五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吴标;贾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