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陈永昌

关键词:远程医疗, 医院管理, 作用
摘要:随着通讯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患者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医生进行病情交流、并做出前期诊断等.同时,开展远程医疗教育活动,使广大医务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在疾病治疗中的新动向及新知识.医学远程会诊及教育系统的发展也随着医学需要而迅速发展,为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社区保健服务、继续教育、远程医疗教学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从1999年起,开通远程医疗服务以来共组织各种疑难病例或少见病例会诊47名,通过总结发现,远程会诊可为医院带来直接与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徐鸣:建立非营利医院只是第一步

    作为徐州市市委书记的徐鸣,面对医疗改革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记者就对爱心医院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与成功的尝试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构建大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体系的新趋势

    21世纪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别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而不断变化,注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虽然中外各国的社会背景、高等教育的传统及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但在高等教育改革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体系构建中却存在着某些共同趋势.

    作者:米鹂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东盛如何解决恶性窜货问题

    有人总结流通企业死因的时候,教训之一是:窜货.有人总结制造企业死因的时候,教训之一是:窜货.有人总结片区营销经理因何下课的时候,教训之一是:窜货.更有人在谈到窜货的时候,将其比喻成自己亲生的小孩:太调皮自然不好,太规矩也没有前途!可见,对营销战将来说,窜货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辨证难题:想说爱你不容易,完全恨它也很难.

    作者:萧三匝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继承和发展中医骨伤科学的3大原则

    中医骨伤科学的振兴和繁荣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但是有很多同志对于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基础还存在一个模糊不清的认识,如何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更好地体现中医特色,如何更快地振兴和繁荣中医骨伤科学,关键要坚持以下3个原则:

    作者:谭远超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资本结构问题的探讨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企业的资金来源和渠道多种多样,既有权益资金,又有负债资金.不同的资金来源,对企业产生的财务效果是不一样的.负债资金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如何权衡各种筹资方式和资金来源的利弊,合理确定各自所占的比重,以确保企业以较低的代价筹集到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使企业价值趋于大化,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王承馨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实行疾病分类的意义

    国际疾病分类越来越受到重视,疾病分类编码是世界范围内疾病、损伤以及死亡原因的统一分类标准和方法之一,又是医学统计和卫生统计的基础工作.作为一个分类系统,它的基本原则是分类准确与完整.疾病编码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资源的分配,影响着医疗统计上报数据的正确性和可比性,也影响今后医、教、研的病案检查利用.因此,编码人员提高对疾病分类认识,从而正确进行疾病分类.

    作者:薛再丽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护理专科学员消极态度学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引起护理专科业余学员消极学习态度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本校2005级护理专科业余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产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原因有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时间性受限,体力和精力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等.结论加强思想和形势教育,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家庭关系,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师队伍等可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作者:黄丹;李燕飞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创新中医谋求发展——记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院长谭远超

    一家红红火火的医院会不会一直红火?医院的未来靠什么?这是任何一个医院领导者必须时刻考虑的问题.

    作者:吴军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药品监督行政处罚常见问题分析

    药品监督稽查是药品监管的重要内容,是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有力手段.通过对我局成立两年多来立案查处的近百件案件的审核,发现在稽查办案、行政处罚及文书制作中,受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业务素质的限制,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贯穿于行政处罚的每一个环节.

    作者:刘静;郑兆信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思考

    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是指在高校的内外因不可预知或不可控制因素引发的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性意外事件,如学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学生打架或群殴事件,学生重大失窃事件,学生发生交通意外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等.此类事件来得突然,事出多因,令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由于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往往涉及学生生命,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因此,认真探讨避免发生突发性事件的方法与途径是高校学生管理干部应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许中华;杨洋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社区护理存在的风险与对策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安全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与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是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由于社区护理较之临床护理存在着服务场所、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和服务人群等诸多方面的特殊性,以及社区护理操作规程尚不完善、社区护理记录欠规范、社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较淡薄,导致社区护理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探讨社区护理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社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搭建一个稳定、安全的社区护理平台是社区护理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程英玲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会计稽核工作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稽核是指财务管理部门在事中和事后的审核,它是加强财务管理的一种监督手段.会计稽核在日常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稽核的内容上可看出它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技巧教学在肌肉注射技术操作中的应用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是基础护理学课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因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特性,要求护士在教学中熟练掌握,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护士之间需要进行实体注射,通过注射和被注射的切身感受,护士可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在相互注射的过程中,由于心理、技术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时常有意外或不良反应的事件发生.

    作者:周伟;石贞玉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培养中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本文针对中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阐述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根据存在问题探讨了提高中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和途径.

    作者:张勇;林晓冰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公立医院奖金分配的现状及改革趋势

    根据卫生部的相关政策,研究目前国内公立医院奖金分配的现状,揭示以收支节余为基础的分配模式的弊端及面临的问题,对奖金分配模式改革的趋势进行探讨.

    作者:程科威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检验科室现代管理体制建立初探

    本文针对现在医院检验科室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现代管理的理念转变,机制建立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并结合实际工作对现代管理体制的建立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丁红辉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现状发展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如何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结合实践对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论述.结果基层医院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以及临床实际需要,选择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项目,如用药咨询、处方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师下社区、下临床、提供药物信息、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等.结论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才能搞好临床药学服务,以达到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目标.

    作者:何秀莹;郑虹;李观定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综合管理在减少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和现代医院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和复杂.在医疗活动中,预防感染已是当务之急.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有38起医院感染流行事件,而且有些事件是恶性的.比如某市发生的志贺氏痢疾流行及某两个市发生的柯萨奇B族病毒感染竟致36个婴儿死亡,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1998年深圳市妇儿医院因戊二醛的配置错误未达到灭菌效果,自4月份至8月份发生以龟型分枝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168例,可以说性质严重、损失巨大、影响深远.

    作者:张莉霞;翟秀玲;刘振华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医护人员如何自身减压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工作者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国家体制的不健全,来自社会、医院、患者之间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以及工作中所来的压力正影响着大部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专家们分析说,精神上的压力过大,往往导致各种疾病,如:心脏病、中风、高血压、胃溃疡、神经衰弱等等,或者让人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抽闷烟等.医护人员如何正确减压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曹玲 刊期: 2006年第22期

  • 加强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的思考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通过临床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交接期,是医学生接触社会、服务患者、职业道德的初步形成期,也是医学生实现由学生到医生这一转变的必经之路.其实习的内容除了专业技术技能外,医德医风的实践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苏维佳 刊期: 2006年第22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