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维护

郑丁星;粱顺妹;陈淑莺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应用, 护理
摘要:静脉留置套管针由于其外套管的柔韧、无害及低刺激性,可保持静脉的通畅,保证持续或间断给药,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并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减轻了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置管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为许多患者所接受及许多护士所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评审与病案质量管理

    医院评审对病案质量的持续改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病案质量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病案质量是医院在医疗市场上的立足之本.病案质量可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

    作者:刘秀春;宋翠梅;朱壮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心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的影响.方法观察组入院后行全面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纽平均住院5.2天,严重骨髓抑制6例,完成4-6周期化疗84例;对照组平均住院8.61天,严重骨髓抑制26例,完成4~6周期化疗61例.结论在临床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病人的治疗,又要对肿瘤病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变化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余彩玲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康复新液联合射频治疗青少年鼻出血89例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常用的传统方法为鼻腔填塞术.我科从2002年2月~2004年10月应用康复新液联合射频治疗青少年鼻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连荣;卢振民;李靖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办公自动化条件下文书立卷的改革及其方法

    办公自动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现代办公技术与设备,迅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提高办公效率.它与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改变传统的办公手段与方式,收集、存贮、使用与日俱增的大量信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也给文件与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王占海;王海英;曲卫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老年性腰痛伴臀上皮神经损伤450例治疗分析

    以非手术疗法-冯氏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老年性腰痛伴臀上皮神经损伤450例,显效104例,有效248例,好转79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98.77%.冯氏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具有恢复脊椎内、外平衡失调,消除局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等作用.

    作者:王信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统计分析中可疑数据的取舍

    统计分析是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样本的可靠性、代表性又是统计分析和推断的前提,当样本资料中出现个别过大或过小的可疑数据时,应首先反复查对,找出原因,如果找不出原因,不能凭主观想象决定可疑数据的取舍,应通过统计学方法处理判断,决定数据的取舍,提高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

    作者:闵传新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30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因炎症、恶性肿瘤及内分泌变化引起,现将我院1996年6月诊治的30例绝经后有阴道出血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贾秀英;张莹;胡立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喉癌放疗的护理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T4型喉癌易出现肿瘤浸润播散,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行手术加放疗治疗喉癌7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英;李学芹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复方氧氟沙星溶液的抗菌效果及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选择复方氧氟沙星溶液的佳组合,用于防治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的感染.方法选用高、中、低三种不同剂量的氧氟沙星、沐舒坦和糜蛋白酶,按正交设计方法配置成复方氧氟沙星溶液的四种组合,采用NCCLS推荐的标准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经过测试和观察其抗菌效果,选择对呼吸道易感菌抗菌活性高的药物组合,进行药物毒性试验,结果第三批药物组合抗菌活性高,毒性甚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结论复方氧氟沙星溶液可进行防治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临床试验.

    作者:秦占芬;王欣淼;李贤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MIP和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MIP和NP方案在中晚期NSCLC治疗疗效对比.方法去甲长春花碱(诺维本)25mg/m2,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PDD70~80mg/m2,第3天(或分三次,第3、4、5天)静脉滴注,同时伴有水化、利尿、碱化尿液;MMC6~8 mg/m2,静脉推注,IFO1.2mg/m2,第1~5天静脉滴注,尿路保护剂美司那400 mg于IF0应用的0、4、8小时各静脉冲入一次,PDD方法同前.结果本组MIP和NP方案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和47.36%统计学无显著差异,尤其是对Ⅳ期NSLCL有效率都在30%左右.结论MIP方案和NP方案可以作为非小西边肺癌的一线治疗.

    作者:刘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应用五常法管理急诊抢救室物品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物品管理新方法.方法成立五常法推行小组,将五常法运用于急诊抢救室的物品管理.结果开展五常法活动后,急救仪器完好率达100%,急救物品齐全,无缺漏现象,存取物品迅速有效,创造了整齐、清洁的环境,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增强了团队精神.结论五常法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急诊抢救室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芳;伍玉琴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驻岛人员急救工作探索

    驻岛人员的急救工作,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为受重视.作为危重病抢救的前提,各级医疗单位对它的认识也逐步提高.本文介绍了我单位在十三年中开展的急救工作,并做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作者:陈军春;徐春晴;徐玲玲;王兵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以保证检验质量提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临床医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预后的判断等方面,越来越依赖于检验结果的支持.因此,临床医学的发展对检验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检验科主要工作是利用熟练的操作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各种标本进行正确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为达到此目标,必须对分析前后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控制涉及到患者检验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检测时间的选择及标本的保存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检验结果,为确保标本的合格性,就要求检验科与临床医生、护士人员增进了解和沟通,在我院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仅供参考.

    作者:苏雪梅;田瑞红;牟晓雪;郝宗春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持续喂养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l)早期喂养方法.方法将收住NICU的VLBWI 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胃管持续喂养,对照组采用胃管间断喂养,观察胃潴留、胃食管返流和呕吐、腹胀、并发症、经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胃潴留、胃食管返流和呕吐、腹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经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VLBWI早期给予胃管持续喂养可减少胃潴留、胃食管返流和呕吐、腹胀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经口喂养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时间.

    作者:孙钦迎;季大洪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国有医院改革发展之管见

    现阶段医院的经营模式已逐步从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国有医院的发展应建立现代医院制度,转变经营理念,特别是中小型医院,为了创造生存发展的机会,更应该走在改革的前沿.

    作者:韩雪峰;韩志强;丁建荣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小肠肿瘤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1例诊治分析

    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病例临床报道较少,而小肠肿瘤所致下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更为少见,主要因为其发病率比较低,更因缺乏有效的检查方法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之病情危急,往往给诊断和进一步的治疗带来困难,我院近十年收治小肠肿瘤所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1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敬瑄;李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当归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是我国一味传统中药,通过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进一步推动当归的研究工作.

    作者:康军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信息、配合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信息、配合护理在住院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住院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两组(各20例),均给予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皮下注射,实验组强化信息、配合护理.观察两组住、出院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积分的变化和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在SCL-90积分改善与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对住院糖尿病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梁彩荣;张晓燕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与田七末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田七末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方法把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与田七末并用治疗组和单用奥美拉唑对照组各48例,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和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奥美拉唑与田七末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海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阿魏酸钠、西比灵联用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与西比灵联用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 6例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静脉给予阿魏酸钠100mg,每日1次,加西比灵5mg,每晚睡前顿服;对照组给予西比灵5mg,每晚睡前顿服.两组均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估、疗效判定、血液流变学和TCD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TCD测定和血液流变学检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西比灵联用可更好地改善中老年椎基动脉血流,更快地改善脑缺氧所导致的临床症状,恢复脑功能.

    作者:李克乐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