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萍;裴巧霞
临床诊断是治疗疾病的首要条件,而疾病的治疗只有作出正确的诊断,才能进行正确的治疗.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过去未能及时发现的病例,在先进诊断手段的互相配合下得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张君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资料与方法纳入标准:参照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肝脾肿大分轻度、中度和高度,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诊断学>第6版中的肝脾肿大诊断标准和彩超提示来确定.
作者:王志武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总结50例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配合及护理.结果:在全面实施手术的护理配合下,50例病人,除1例在手术过程中出血较多,经及时处理未影响手术,其余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恢复正常出院.结论: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简单安全,护士做好各期护理,严密观察局麻及手术不良反应,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袁素萍;董晓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头针、体针(包括速刺和留针)和电针综合疗法治疗中风130例(治疗组),与单纯采用体针治疗70例(对照组)对照,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8%,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61.4%和88.6%.结论:两组愈显率和有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1).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69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与高危妊娠、分娩方式、孕次、胎儿体重有密切关系,69例产后出血病例中宫缩乏力52例,胎盘因素13例,软产道损伤4例.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早期识别产前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正确处理分娩过程,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苗雪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是由胆囊壁向囊腔内呈局限性隆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随着影像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PLG检出率日益增多,已成为外科常见的胆道疾病.如何从PLG中识别早期胆囊癌或癌前病变,成为PLG诊治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作者:刘顺源;刘呈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胫前裂纹状湿疹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汤剂、曲咪新乳膏外用,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曲咪新乳膏外用,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46.1%.经统计学非参数检验Z=4.71,P<0.01,有较显著差异.两组治疗时间比较的:治疗组19±3.12天,对照组26±1.78天.结论:中药汤剂口服和常规外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胫前裂纹状湿疹方面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岩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防止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县2005~2008年4318例住院病人进行血清RPR检测.结果:4年共报告梅毒患者76例,阳性率为1.76%,其中牧民62例(81.57%),20~39岁组53例(69.7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8例(89%),已婚66例(86.84%).结论:梅毒疫情形势严峻,应在牧区加强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干预措施,减少梅毒的发病及蔓延.
作者:杨海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耳鸣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耳鸣患者在临床进行诊断治疗,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和细查分析.结论:耳鸣的治愈率与治疗方法,药物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宋爱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起病急骤,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心梗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对膝关节镜下行LARS人工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护理LARS韧带重建手术患者18例,手术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或后交叉LARS人工韧带重建手术,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促进早期病情康复.结论:对该种病例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准确把握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心理情况,及时作出个体化的调整,将护理工作做到位和做好,可以获得良好的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梁梅林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血液分析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血常规分析中,但在使用过程中,包括传统的检测方法,都会遇到不少问题,使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本文从全程质量保证的角度,对涉及血小板检测全部过程中能引起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各环节因素和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论述.
作者:甘志远;朱心智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资料与方法对2009年3~6月在我院分娩的胎龄37~42周的顺产新生儿与2008年3月~6月分娩的胎龄37~42周的154例顺产新生儿,作了纵向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张文;张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具有突发性、艰巨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1].而一些医疗纠纷往往因为医疗仪器陈旧或维护不当,或所使用物品、药品过期,导致在抢救病人时不能正常有效使用引起的[2].部分急救药品或物品因使用少导致过期而造成浪费.急诊科人员多,日常用品需要量大,个人节约意识不强.我科从2008年9月增设总务护士参与急诊护理管理后,对保持急救物品、急救器械的供给及完好率和节省耗材都有促进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在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神志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且安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李刚;张彦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资料与方法本组收治脊柱爆裂骨折患者12例,均为男性,年龄22~50岁,12例中全部作X线正侧位摄片及CT检查,MRI检查3例,部位均在第1腰椎.临床上主要是车祸及高空坠落,主要症状搬运体位时腰部剧烈疼痛.双下肢进行性麻木,失去知觉及大小便失禁,发生日为2~5天.
作者:李正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病历资料例1:患者,男,35岁.双侧颈部多个无痛性肿块2年余,逐年增大.入院查体:双侧颈部膨隆,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3.5cm×3.5cm×3.0cm~0.5cm×0.4cm×0.3cm,无痛、界清可活动.行淋巴结切除活检,病理诊断:颈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确诊后行双侧颈部肿大淋巴结切除术.
作者:甘雪冬 刊期: 2010年第11期
2007年1月~2009年5月本院收集外伤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26例,均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随机分两组各13例,试验组采用先予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抢救取得良好的疗效,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国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沙樱桃黄酮对人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给予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沙樱桃黄酮,用台盼蓝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毒性作用.结果:台盼蓝法测定结果显示,给药后培养6小时,沙樱桃黄酮(0.1mg/L,0.5mg/L,5mg/L)组和5-氟尿嘧啶(5-FU)组活细胞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4.3%、43.9%、66.8%和51.2%,到18小时减少了36.4%、52.4%、85.3%和58.2%,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周期中G0G1、S期DNA含量明显增加,G2M期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4%、23.4%、26.6%.结论:沙樱桃黄酮对人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作用与抑制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陶永臻;吴学桂;谢明仁;俞发荣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放、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肿瘤主要的手段,可有效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但放、化疗使机体受到辐射和细胞毒物的损伤,引起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往往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继发感染,而且可出现乏力、气短等临床症状,仍是被迫中止肿瘤放、化疗的主要原因及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1].
作者:胡永鹏 刊期: 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