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孤立性静脉瘤的内镜诊断及治疗

李凤霞;陈春

关键词:孤立性食管静脉瘤, 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资料与方法, 半球形, 颜色, 隆起, 患者, 扁平
摘要:资料与方法我院1991~2002年收治孤立性食管静脉瘤患者67例,女37例,男30例;年龄27~81岁,平均53岁.其中5例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镜下表现:①数量:共检出静脉瘤88颗,其中单发46例,多发21例.②颜色:淡蓝色、蓝色、蓝黑色.③形状:球形12 颗,半球形26颗,扁平略隆起形29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种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170例分析

    目的:通过几种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探讨输卵管妊娠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7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成功率100%;单纯药物保守治疗中,MTX(甲氨蝶呤)成功率86.96%;米非司酮治疗成功率85.71%;期待疗法成功率100%.结论:严格掌握输卵管妊娠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573例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研究材料来源于1998~2008年1月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住院病案,按出院时主要诊断分类,同一病人多次住院按1人次计算.

    作者:张兴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如何做好疗养院图书管理员工作

    吉化松花湖疗养院图书馆是一所小型图书馆,馆藏不象治疗医院图书馆的图书、期刊专业性强、品种多.

    作者:王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创静脉化疗稳固保温装置

    肿瘤患者进行静脉化疗时,药物腐蚀性大,刺激性强,往往选择前臂静脉穿刺化疗.但由于化疗时间长,前臂皮肤暴露在外,尤其在寒冷季节,患者感觉不舒适,且因咳嗽、进餐、排便时易造成穿刺部位渗漏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出于人性化服务,根据人体解剖学及力学原理,为此设计制作静脉化疗稳固保温装置.

    作者:郑黎明;郭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药煎服方法新探讨

    正确掌握中药的煎服方法是充分发挥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医生指导患者正确煎服中药,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中药的煎服方法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作者:宋成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在各肝病中的应用

    我科采用酶偶联速率两点法对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表面抗原携带者等196例患者进行血清总胆汁酸(TBA)浓度测定并与100例正常肝功能测定结果作比较,现分析如下.

    作者:贾福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在预防脑梗死再发缺血事件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生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88例分为氯吡格雷组(82例,75mg/日),阿司匹林组(106例,阿司匹林肠溶75~100mg/日).主要终点指标:①再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②经CT证实的脑出血;③外周血管血栓栓塞;④出现胃肠道、眼底或皮肤出血.结果:氯吡格雷组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发生率(6.1%)低于阿司匹林组(26.7%,P<0.05).氯吡格雷组出血发生率为7.32%,低于阿司匹林组(7.6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预防缺血事件再发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且并未增加出血性并发症.

    作者:孙迎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大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08年4月我科收治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72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其中男67例,女5例,年龄29~68岁.出血以大量呕血为主,24小时出血量在1000ml以上,其中反复多次出血15例.

    作者:邵玉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的影响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作者:董德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半圈纵缝法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窝缘口上半圈纵缝法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3例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采用5、7点动脉缝扎,窝缘口上半圈纵行缝合,导尿管气囊压迫腺窝与膀胱腔隔离.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7分钟,出血量平均120ml,术后冲洗液转清时间平均3小时.结论:本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是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较为理想的窝缘口缝合方法.

    作者:刘平民;魏福奎;王光明;张鹏;海军;孔德军;王耀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社区药店GSP认证后的库房管理

    硬件条件人员情况:库房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接触到社区居民,但是由于药品是关系到社区居民健康安全的特殊商品,故对库管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库管员除应具有本岗位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责任心外,还应掌握入库药品的验收、保管和收发的标准,并能严格执行库存药品的质量管理标准.

    作者:李艳霞;赵庆旭;邵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科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诊断癫痫患儿38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的40例非癫痫性发作患儿为对照组,分别为两组做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比较其痫样放电及背景波异常的阳性率.结果:动态脑电图中痫样波发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脑电图在儿科癫痫诊断中的价值大于常规脑电图.

    作者:吴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食管孤立性静脉瘤的内镜诊断及治疗

    资料与方法我院1991~2002年收治孤立性食管静脉瘤患者67例,女37例,男30例;年龄27~81岁,平均53岁.其中5例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镜下表现:①数量:共检出静脉瘤88颗,其中单发46例,多发21例.②颜色:淡蓝色、蓝色、蓝黑色.③形状:球形12 颗,半球形26颗,扁平略隆起形29颗.

    作者:李凤霞;陈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在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的作用及应用体会.方法:对27例重度有机磷中毒(A0PP)致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获得较高的治愈率,具有良好效果.结论:早期应用机械通气,选择合适的呼吸模式、恰当的参数,加强气道护理,积极预防机械通气并发症是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

    作者:苏华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在子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2007年3月~2008年8月因宫颈病变同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火检钳钳夹取病例标本或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直接切除病灶病检,并对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术后患者与术前3个月、6个月进行随诊观察.两组病检符合率及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病检准确率高于钳夹活检准确率, Leep手术对CINI、CINΠ患者1次治愈率达96.39%,2次治愈率达到100%,术后随诊半年无CIN复发.结论:Leep术对于TCT示Acscus及以上患者可达到组织学诊断和治疗作用.

    作者:刘芳;张吉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廉洁文化建设是医疗康复事业发展的有效保证

    廉洁文化,是廉洁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简言之,就是反腐倡廉的文化,是企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雪梅;于宏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综合康复对左面肌痉挛术后吞咽障碍疗效体会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患者,女,50岁,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肌反复不自主抽动,开始为左眼睑部,后逐渐扩散至整个左面部;无声音嘶哑,无面瘫,无听力下降及复视.于2006年9月28日在某医院行左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病人出现吞咽困难,滴水难进,一直靠鼻饲进食以维持生命.

    作者:李净潜;姜文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16例临床体会

    资料与方法本组16例急性心梗中,男11例,女5例,男:女=2.2:1.40~49岁3例,50~59岁7例,60~69岁5例,70~80岁1例;发病年龄50~69岁占75%,其中50~59岁占43.75%;心梗部位前壁6例,前间壁4例,正后壁2例,下壁2例,高侧壁、广泛前壁各1例,前壁和前间壁占62.5%.

    作者:周华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28例分析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共28例,观察疗效.结果:本组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3.9周,1例截骨处延迟愈合,2例出现克氏针退出.本组优14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2.1%.结论: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血管病影像学检查的合理应用

    CTCT平扫不用造影剂增强的CT扫描.方法简单,速度快,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CT平扫另一个主要用途是作为CT增强扫描的基础,既可为增强扫描提供准确的定位,又判断是病灶强化程度的根据.

    作者:闫敏;崔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