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谷同波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农村, 老年, 死亡,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0例农村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胸腔积液、呼吸频率30次/min以上、血压下降等危险因素与患者死亡相关.结论 农村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死亡危险因素很多,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一般指65岁以上心肌梗死患者.多数发生在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的基础上,是心肌血流供给的持久性中断所导致的心肌坏死[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加之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国人平均寿命大幅增加,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明显增加.

    作者:陈伟;高志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析当前药学监护

    介绍了药学监护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叙述了医院施行药学监护要克服的障碍,医院药师在开展药学监护中的职责与面临的挑战.

    作者:庞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在心绞痛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71%,高于对照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改变方面,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7.10%,高于对照组7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宁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可靠,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2009~2012年延边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延边地区2009-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延边地区8个县市上报的死亡报告卡,调查报告.结果 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403例,死因前五位为,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先心病,肺炎.从2009年至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百分比是逐年下降趋势,但统计学分析χ2=0.508 P>0.05,无显著性差异.先天异常死亡率也逐年下降χ2=10.52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做好产前诊断,提高产时监护和新生儿期保健、新生儿窒息抢救水平仍是目前窘迫的课题.

    作者:金海玉;全京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尿足细胞的排泄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观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中足细胞数量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24例T2DM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NC组).其中T2DM患者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N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大量蛋白尿组(CP组),应用小鼠抗人肾小球足细胞特异性蛋白Podocalyxin(PCX)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尿中PCX阳性染色细胞,计数尿足细胞数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比较各组的尿中足细胞数量、血CRP水平.结果 与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的血CRP、尿足细胞数量均升高(P<0.05).结论 T2DM患者尿中足细胞数量与尿蛋白相关,并随着血CRP的升高而增加.

    作者:冯秋霞;程丽静;芦露;罗兰;白艳;李萍;季军;高政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心得安及甲巯咪唑联合稳心颗粒对甲亢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心得安及甲巯咪唑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6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得安与甲巯咪唑等西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得安及甲巯咪唑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甲亢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安全可靠,患者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熊盛池;熊利;余登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诊治的6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根据孕周差异,将其分为A组(孕28~29周)、B组(孕30~31周)、C组(孕32~33周),对各组预期治疗时间、新生儿体重增加、孕龄延长,以及围产结局,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A组和C组相比,B组预期治疗时间、新生儿体重增加和孕龄延长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B组>C组>A组;随着孕周的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有所降低.结论 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明显改善新生儿的围产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蕴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新解肾髓质高渗化和渗透压梯度的形成

    目的 探讨肾髓质高渗化和渗透压梯度的形成.方法通过对肾单位的结构和血管结构进行分析及对实验室资料的分析和探讨.结果 分析出肾脏的递增递减现象、肾髓质液高渗化及肾髓质液渗透压梯度的形成过程.结论递增递减和递减递增形成髓质高渗化,递增递减形成渗透压梯度.

    作者:瞿其先;周万象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毛细支气管炎不同种吸痰方式效果观察

    目的 讨论雾化吸入与吸痰不同顺序安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吸痰后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取先雾化吸入再吸痰的治疗方式.比较二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并统计2组的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和血样饱和度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两组比较而言,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较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疗效来看,观察组显效例数32例、有效例数16例,无效例数2例,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2组在疗效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先吸痰再雾化吸入的方式,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生命体征,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使用.

    作者:罗太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带腓浅神经踝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2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带腓浅神经踝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足并溃疡创面患者22例,均进行带腓浅神经踝上皮瓣修复修复糖尿病足创面,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后观察皮瓣血运良好,供、受区伤口愈合良好,皮瓣全部成活;经随访12个月,皮瓣恢复良好、质地弹性良好,无明显臃肿,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移植区皮肤有感觉,轻度麻木,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带腓浅神经踝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既能够修复跟、踝部创面,保证修复具有良好血运,促进创面愈合,还能够部分恢复修复处感觉.

    作者:付立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288例住院患者进行抽血检查,对血液样品同时进行传统方法与卡式微柱凝胶法检验血型.结果 在1288例患者血液中用卡式微柱凝集法检测到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为100.00%,反定型为99.84%.用盐水法检测出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为99.38%,反定型为98.76%.RhD型共10例,占0.78%.结论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加强临床输血安全保障.

    作者:董海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非心脏手术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每组各45例,于术后第1天和第7天,对两组患者术后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评分,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全身麻醉组相比,硬膜外麻醉组的MMSE评分明显升高,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都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有一定影响,而全身麻醉对于恢复期的影响相对较大.

    作者:段向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16例创伤性脑疝术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疝手术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建立脑疝数据库.将116例创伤性脑疝手术患者,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12项临床因素上的差异,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在入院时GCS评分、血钾水平、术前与术后瞳孔评分,头颅CT影像学等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时GCS评分、血钾水平、术前与术后瞳孔评分,头颅CT影像学可作为创伤性脑疝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有存;潘凯;谢宝君;韦侨;凌霄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HIV/AIDS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检测HIV/AIDS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主要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并与HIV(一)者对照,探讨微创手术对HIV/AIDS患者主要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HIV/AIDS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HIV+)30例,对照组HIV(-)32例.用同样方法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于观察组术前1 d,术后7 d、30 d检测血常规、CD4、CD8及其百分比和CD4/CD8.对照组于术前1 d、术后7 d抽外周血,用常规方法检测血常规.观察两组间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残余感染、肺部感染、机会性感染、围手术期死亡等指标.常规统计学方法处理所得数据.结果对照组术前1 d、术后7 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术前1 d、术后7 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存在显著变化(P<0.05).术前1 d、术后30 d白细胞总数、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术前1 d、术后7 d CD4、CD8计数及CD4/ CD8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前1 d、术后30 d CD4、CD8计数及CD4/ CD8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恢复好,无重大并发症或致死并发症发生,无新增机会感染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 LC抑制HIV/AIDS的特异细胞免疫是短暂的.LC对多数HIV/AIDS是安全的,预后较好.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评估主要的风险指标,但需要结合临床分期,综合评估手术安全性.通过合理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术后积极控制机会性感染,HIV/AIDS施行LC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魏国;温贤敏;范合璋;华欣;何永;蔡林;钟明;何盛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我国正常未成年人400例蝶鞍侧位X线平片研究

    目的 研究我国正常未成年人蝶鞍形态和大小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通过对我国正常未成年人400例蝶鞍侧位平片,侧重不同形态蝶鞍的研究,试图为正常未成年人不同形态蝶鞍的径线正常值范围提供依据.结果 各年龄组中圆形与卵圆形蝶鞍的经线有显著差异.若按不同形态蝶鞍分别制定正常值范围,坐减少临床工作中漏诊和误诊,提高正确诊断率.结论 我国正常未成年人蝶鞍形态中圆形蝶鞍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而卵圆形蝶鞍却逐渐增加;蝶鞍前后径和深径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

    作者:盛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放松呼吸功能训练对中-重度哮喘患者焦虑和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影响

    目的 观察放松呼吸功能训练结合自我管理对中-重度哮喘患者焦虑和临床症状及体征和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配为实验组或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采取自我管理训练,实验组增加30 min的放松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焦虑水平、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哮喘症状和体征、大呼气流速、药物应用等数据分别与入组时和12周干预结束时采集,并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症状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其他4种生理变量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联合自我管理与放松呼吸功能训练可降低哮喘患者焦虑症状,有利于其他症状和体征的改善.

    作者:康捷;赵施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2005年10月至2012年08月收治的42例卵巢妊娠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42例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9例,准确率为21.4%,误诊33例,占78.6%,误诊为异位妊娠28例,卵巢黄体破裂5例.卵巢妊娠的二维超声图像分为典型孕囊型和混合性包块型.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卵巢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蓉;张雯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责任包干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强化其责任感,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根据医院管理考核标准将病区主要管理工作分为文书管理组,器材药品管理组和护理服务管理组,由护士共同参与,护士长统筹安排,定期监督和评价.结果 实施责任包干制后的一年里,护理质量考核和患者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护士对该管理模式总体满意.结论 在病区管理中引进责任包干制,既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能让护士在参与管理中不断反省个人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护士对病区、患者的管理能力.

    作者:董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国家基本药物口服治疗方案探讨

    目的 了解目前我院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方案及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进行用药分析和对2型糖尿病的基本药物口服治疗方案进行探讨,为进一步促进基药在基层医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近两年治疗2型糖尿病的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共1500份,对2型糖尿病的口服治疗的用药情况和基本药物的使用进行分析.结果 在抽查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中,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药物是使用多的降糖药物,治疗方案以单一用药及二联用药为主,常见的二联用药方案有二甲双胍+磺酰脲类、二甲双胍+非磺酰脲类促泌剂、阿卡波糖+磺酰脲类等.结论 2型糖尿病基本药物口服治疗方案应以二甲双胍为基础,联合其他基本药物降糖治疗.

    作者:江丽欢;陈月婵;黄少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采血室护士工作中的压力与自我保护

    针刺伤是采血室护士常见的职业损伤,是指在采血过程中针头刺破皮肤造成出血的意外伤害,随着艾滋病的蔓延和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高发,采血室护士已经成为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发人群,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门诊采血量大,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针刺伤状况日益严重.

    作者:肖慧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