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世美;杜鑫
晕厥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病之一.晕厥表现为短暂性意识丧失,可完全自行恢复.原因可分为5种类型,神经系统介导的反射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1].康孝理[2]对晕厥的病因进行了分析.许实另有文献[3]阐述了对晕厥的诊断、治疗原则.因晕厥发病突然,容易造成意外及外伤,目前低年资医生对其认识还有不足,现报道1例因晕厥导致头面部、颅底、肺、肾、肠外伤的病例,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吕年;喻刚;鲁晶;申仕海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在我国医疗模式改革逐步推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利益的背景下,分析我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求相应解决措施.方法 通过对患者,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管理层自省过程中反映的相关问题做了初步分析.结果 调查显现出本院有服务态度,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素质的问题,管理层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机制提出对应的策略.结论 新的管理措施使患者和医务人员利益得到切实保障,效果显著.
作者:徐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目前,国内外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传统疗法一般以应用阿托品为主,阿托品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在临床实践中其用法与用量不易正确掌握,由于用法与用量的不适当导致传统疗法效果差,副作用大,病程长、护理繁琐、费用大.盐酸戊乙奎醚是我国研制成功的新型抗胆碱药物,我院自2007年起使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积累了一些使用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亦然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老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后复发原因及对策.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历钻孔置管引流术二次,再次复发后,采取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 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去大骨瓣术式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途径.
作者:白新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临床应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8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58例气管切开患者56例救治成功,2例死亡.结论 应用舒适护理理论,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是降低患者不适的有效措施.
作者:尹佐荣;尹艳秋;邵红;孔玲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1 典型病例1.1 病例一患者,72岁,因尿频、尿少、尿线细10余年而住院治疗.10余年前因上述症状入院检查,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服用乙烯雌酚及前列康无明显好转.近2年来病情加重,排尿次数增多,一昼夜约20次左右,尤以夜间有明显尿频,有憋尿感,遂入院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好,营养尚可,咽不红,心肺叩、听诊正常.肝脾未触及,血压为130/80 mm Hg.肛门指诊结果为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经化验尿常规、X线胸透、心电图、肝功化验、血三脂等项均无异常.B型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症.服用竹林胺10 mg,3次/d,连服3 d后,改为10 mg,1次/d,维持7~14 d停药.本例服药后3 h排尿较入院时通畅,8 h后排尿顺利,如正常人,患者顿感轻松.停服竹林胺7 d后,患者排尿仍无障碍,15 d后方出现尿断流现象,再服维持量后,又恢复正常排尿.
作者:庞国丽;安立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术前活体供肾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46例活体供肾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并与CT肾血管显像及手术对比.结果 46例活体供肾中声像图清晰显示肾动静脉主干44例(95.65%),副肾动脉16例(发生率36.36%),其中副肾门动脉5例,副肾极动脉11例;肾门前分支18例(发生率(40.90%),其中主干肾动脉长径<1.5 cm者3例;肾静脉晚期汇合2例,其中肾静脉主干<1 cm 者2例;左肾静脉胡桃夹现象2例.声像图显示肾动、静脉结果均与CT肾血管显像及手术结果一致.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肾移植术前评价活体供肾血管的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冯冰;吴刚;闫天中 刊期: 2011年第25期
2002年10月至2009年5月,我院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23例,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7~76岁.左侧8例,右侧15例.其中闭合性骨折22例,开放性骨折1例;12例伴有腓骨骨折,2例伴有踝关节半脱位;骨折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例.开放性损伤急诊手术,余患者待局部软组织消肿后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5 h~7 d.
作者:樊兴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反复住院戒酒患者康复后复饮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使患者了解酒精的危害,抵制酒精诱惑,重拾生活信心.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酒精依赖康复的患者80例,进行相关的心理矫正及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并在出院后跟踪随访.结果 出院后半年内未复饮者18例,占22.5%;适时适量饮酒者24例,占30%;复饮者38例,占47.5%.复饮原因主要与缺乏良好的家庭支持、心理因素、家庭因素、酒精方面的知识及个人生活环境和生活事件等有关.结论 分析复饮原因和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对戒酒后复饮的患者,应根据复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其了解饮酒的危害-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危害身体健康,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家庭出现危机,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让患者明白酗酒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使患者自觉避开饮酒场合或用委婉的语言谢绝他人的劝酒,坚定戒酒的决心,重拾生活的信心,树立生活的目标.如果患者家庭生活和睦,人际关系融洽,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其就会重新回到家庭和社会温暖的怀抱中.
作者:王桂芹;栾艳;周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多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的金葡菌71型引起[1],也可由3A、3B、3C、55型引起,但以71型多见[2],此菌分泌一种表皮松解毒素,可能直接作用于桥粒或作为超抗原引起表皮松解,造成表皮脱落.是一种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长春八一医院于2011年收治了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一个亚型,又称AML-M3型,其发病率占急性髓性白血病的3.8%~34%[1],其临床表现,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及预后与其他类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本病极易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常有严重出血,相当多的患者确诊时已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纤维蛋白溶解,导致全身多脏器出血,而其中为凶险的是颅内出血,本病由于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早期死亡率高,但化疗敏感性高,如能缓解,经过规范的巩固治疗后生存时间长,我院在近7年内收治了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颅内出血患者,经抢救2例达到完全血液学及分子生物学缓解,存活至今,现将诊治情况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林瑞祥;张洪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腰-硬联合麻醉既能发挥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特点,又可通过导管注药延长麻醉时间,还可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现已广泛用于妇产科及下肢手术的麻醉,我院近期 286例剖宫产术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得了较满意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只要选用合适的麻醉剂量.严密观察严格调整麻醉平面,预输一定容量的平衡液,使其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效果满意的麻醉方法,可以安全用于剖宫产术.
作者:杜继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据统计全世界吸烟人数约有13亿人,每年有490万人死于烟草所引起的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1/10,是全球死因的第一位,在数十年后将至1000万人,其中700万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占总死率的1/6.
作者:邵忠会 刊期: 2011年第25期
1 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Bendixen等对1606例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进行了综述,15~35岁青年人群的病因多为动脉夹层分离、心源性栓塞、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和高凝状态,而35岁以上的成人传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则是其主要原因.Szapary等对84例青年卒中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占33.3%,高凝状态占15%,心源性栓塞占8.5%,原因不明占17.7%.
作者:牟立群 刊期: 2011年第25期
脑出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20%~30%,病死率高,脑出血80%位于大脑半球,主要在基底节附近,其次是各脑叶的皮质下白质,其余见于脑干及小脑.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已成型的治疗方案①内科保守治疗(即药物治疗).②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适应证是:大脑半球出血<30 ml,小脑出血<10 ml,脑干出血不能手术者.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半球出血量>30 ml,小脑出血>10 ml,无明显心肺肾疾病,无手术禁忌证者.但临床观察外科开颅手术疗效并不很乐观,术前准备时间长,开颅损伤大,大量脑出血与非手术相比死亡率相对低一些,但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多数呈植物人状态,故现国内大的医院神经外科脑出血多数不做开颅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头颅CT已明确诊断和定位出血部位,为研究此项技术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现把我科微创治疗的33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东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供求关系,以求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方法对2008年至2010年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用血量大增,无偿献血增长较其缓慢,造成血液紧张.结论 扩大献血宣传范围,普及无偿献血知识,使无偿献血深入民心,同时加大临床监管力度,杜绝滥输血液,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作者:吴立炯 刊期: 2011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其服用阿司匹林前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前后的全血中血小板表面糖蛋白(CD62p /PAC-1)的表达率,采用自身对照分析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影响.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治疗前的血小板表面糖蛋白PAC-1、CD62p的表达率分别为(10.36±6.15)%和(10.72±7.12)%,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经以阿司匹林为基础的抗血小板治疗后CD62p、PAC-1的表达率下降至(4.32±2.08)%和(4.90±2.37)%,(P<0.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CD62p和PAC-1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和特异指标,且相关性良好,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血小板活化,抑制血栓形成.
作者:张文超;韦建瑞;田颖 刊期: 2011年第25期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每位患者来院就诊的必经之路,是集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有效管理为一体的服务窗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门诊医疗技术护理管理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门诊管理水平成为综合性医院加快发展的核心内容.
作者:莫德格 刊期: 2011年第25期
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而夜间护理质量又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保证夜间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而护士长夜查房制度作为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提高的有效管理举措.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医学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自身防护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采血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采血护士要承受职业暴露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血站在血液采集过程中职业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笔者就其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秦强国;李瑞丽;郑萌 刊期: 201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