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对失稳模型节段稳定性及相邻节段力学的影响

费琦;赵凡;杨雍;李东;李锦军;王奇;林吉生;严华刚;王炳强

关键词:腰椎,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限定因素分析, 关节不稳定性
摘要:目的 在腰椎单节段退变手术失稳模型基础上比较两种融合术式对腰椎失稳节段稳定性及相邻节段的力学影响.方法 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切除腰椎单节段退变L4-5椎间小关节内侧2/3及相应椎板的L3-S1术后失稳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记录手术前后失稳节段(L4-5)在生理载荷下的运动范围(ROM)变化,并记录生理载荷下相邻节段(L3-4、L5-S1)的ROM变化以及垂直载荷下相邻节段椎间盘Von Mises应力变化.结果 两种术式术后失稳节段(L4-5)的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恢复.与失稳模型L4-5节段ROM相比,PLF模型前屈、后伸、侧向旋转ROM分别减少了87%、87%和88%;PLIF模型前屈、后伸、侧向旋转ROM分别减少了85%、84%和86%.与失稳模型相比,两种术式均未导致相邻节段(L3-4、L5-S1)的(ROM)增大;相邻节段椎间盘Von Mises应力集中部位由纤维环后部转向前外侧,同时应力较术前失稳模型明显增大,两种术式对相邻节段椎间盘力学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6±0.061)mPa比(1.070±0.075)mPa;(1.147±0.055)mPa比(1.162±0.075)mPa,P>0.05].结论 PLF和PLIF均可恢复腰椎椎板减压术后失稳节段的稳定性,两种术式均可增加相邻椎间盘的应力,可能和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相关.
中华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RI在颈动脉体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MRI在颈动脉体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具有完整临床、影像及手术或病理资料的28例32侧颈动脉体瘤.分别从血管贴邻长度、显示无强化血管壁、血管推移、包绕角度及颈动脉狭窄方面分析肿瘤切除组、肿瘤剥离及动脉修复组、肿瘤及动脉切除组MRI图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肿瘤切除组、肿瘤剥离及动脉修复组、肿瘤及动脉切除组血管贴邻长度分别为(3.2±0.8)、(3.4±0.7)、(3.8±1.0)cm,各手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7).血管推移指标在各手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9).显示无强化血管壁、包绕角度及颈动脉狭窄指标在各手术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以显示无强化血管壁<2/3周、包绕角度>1/3周和颈动脉狭窄为指标,判断颈动脉修复或切除,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4%、90%、87.5%;86.4%、90%、87.5%;80%、100%、93.7%.结论 显示无强化血管壁、包绕角度及血管狭窄与颈动脉手术干预具有相关性.以显示无强化血管壁<2/3周、包绕角度>1/3周及颈动脉狭窄作为指标,对颈动脉体瘤术前评估有一定价值,颈动脉推移、血管贴邻长度在术前评估中价值有限.

    作者:郭炜;罗德红;赵燕风;林蒙;李琳;杨亮;周纯武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 拟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脑白质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认知功能,尤其是执行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自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的44例LA患者(脑白质疏松组),和36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测评包括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和4项执行功能测验(Stroop色词干扰测验、连线测验、数字符号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并行DTI扫描,测量LA患者的脑白质损伤区(WML)、LA患者的形似正常脑白质区(NAWM)、对照组的正常脑白质区在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前部、侧脑室后部3个感兴趣区的各向异向性(FA)和平均扩散率(MD),并对LA患者的DTI参数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脑白质疏松组患者存在显著的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MMSE[(24.4±3.2)分比(28.3±1.2)分]、MoCA[(21.2士3.4)分比(25.7±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执行功能测验中,脑白质疏松组患者存在更为显著的执行功能障碍,表现为在Stroop B[(69.2±13.5)s比(43.3±5.0)s]、StroopC[(141.2±42.6)s比(64.8±10.0)s]、Stroop(C-B)[(72.0±41.9)s比(21.5±9.4)s]、TMT-A[(73.4±15.4)s比(31.1±7.1)s]、TMT-B[(126.2±17.5)s比(81.4±5.7)s]、数字符号测验[(25.2±5.4)分比(36.7±5.1)分]上存在组别上的差异(P<0.05).(2) DTI研究发现脑白质疏松组患者在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前部、侧脑室后部的WML区的FA值显著低于NAWM和健康对照组(P<0.05),MD值显著高于NAWM和健康对照组(P<0.05);脑白质疏松组患者在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后部NAWM区的FA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在侧脑室前部NAWM区的MD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脑白质疏松组患者在侧脑室前部NAWM区的FA值与执行功能的Z评分呈负相关(r=-0.311,P=0.04).结论 LA患者存在显著的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执行功能障碍;DTI技术能够准确显示LA患者特征性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

    作者:袁俊亮;王双坤;郭晓娟;顾华;杨磊;李淑娟;胡文立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早期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长期卧床制动会导致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心循环系统的功能障碍、机体代谢和精神异常等[1-3].上述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4],甚至还会严重损害患者机体功能的康复[5-6].为预防机械通气患者长期卧床制动并发症的发生,早期活动是预防的关键措施.临床研究证实,对于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积极地早期活动是一项非常安全而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机体康复策略[7-11].

    作者:李正东;詹庆元;申艳玲;黄絮;易丽;李敏;黄琳娜;夏金根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鞍区生殖细胞肿瘤诊治进展

    生殖细胞肿瘤以组织病理学命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标准,可以分为生殖细胞瘤(GGCT)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其中NGGCT进一步可分为绒癌、畸胎瘤、内胚窦瘤和胚胎癌[1].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作为原发性儿童脑肿瘤类型之一,好发于松果体区与鞍区.鞍区生殖细胞肿瘤因临床更为少见,影像学表现多样较难与鞍区其他病变相鉴别,部分类型的肿瘤缺乏肿瘤标志物提示,因此成为临床诊治的难点.其临床罕见性也为其诊断与治疗方案的规范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作者:尹翮翔;朱惠娟;姚勇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关于执行功能及其脑区定位的理论研究进展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为了实现某项特定的目标而将不同的认知过程灵活地进行整合并协同操作的能力.执行功能的损害常见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1].本综述回顾了执行功能及其脑区定位的相关文献,旨在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治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执行功能的常见分类方式如下:(1)Gioia等[2]认为执行功能除了具有抑制控制(inhibition control)的成分外,还包括如发动、转换、计划、组织、自我监控、情绪控制和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等成分.

    作者:苏佳斌;雷宇;周书怡;郭起浩;顾宇翔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对失稳模型节段稳定性及相邻节段力学的影响

    目的 在腰椎单节段退变手术失稳模型基础上比较两种融合术式对腰椎失稳节段稳定性及相邻节段的力学影响.方法 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切除腰椎单节段退变L4-5椎间小关节内侧2/3及相应椎板的L3-S1术后失稳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记录手术前后失稳节段(L4-5)在生理载荷下的运动范围(ROM)变化,并记录生理载荷下相邻节段(L3-4、L5-S1)的ROM变化以及垂直载荷下相邻节段椎间盘Von Mises应力变化.结果 两种术式术后失稳节段(L4-5)的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恢复.与失稳模型L4-5节段ROM相比,PLF模型前屈、后伸、侧向旋转ROM分别减少了87%、87%和88%;PLIF模型前屈、后伸、侧向旋转ROM分别减少了85%、84%和86%.与失稳模型相比,两种术式均未导致相邻节段(L3-4、L5-S1)的(ROM)增大;相邻节段椎间盘Von Mises应力集中部位由纤维环后部转向前外侧,同时应力较术前失稳模型明显增大,两种术式对相邻节段椎间盘力学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6±0.061)mPa比(1.070±0.075)mPa;(1.147±0.055)mPa比(1.162±0.075)mPa,P>0.05].结论 PLF和PLIF均可恢复腰椎椎板减压术后失稳节段的稳定性,两种术式均可增加相邻椎间盘的应力,可能和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相关.

    作者:费琦;赵凡;杨雍;李东;李锦军;王奇;林吉生;严华刚;王炳强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不同诊断标准对肌萎缩侧索硬化预后评估的价值

    目的 评价不同的诊断标准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医三院并诊断为ALS的患者,收集首次就诊时基线资料,并分别依据Airlie House标准和Awaji-shima标准完成对诊断的分级,对入选病例完成发病后24个月的随访,通过ROC曲线评价这两种诊断标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根据Airlie House标准和Awaji-shima诊断标准,不同诊断级别的患者中其发生终点事件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诊断延迟时<12个月亚组中,依据Airlie House标准,高诊断级别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诊断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83,P<0.001).对于诊断延迟时间<12个月且非球部起病的患者,Airlie House标准构建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3,与基准线面积(0.5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 Airlie House标准可以预测诊断延迟时间<12个月且非球部起病的患者的预后.

    作者:彭延波;樊东升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儿童第四脑室原发性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5岁,因头痛8d于2015年3月7日入院.患者8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及枕后钝痛,每日发作3~4次,持续2~3min后自行缓解,伴乏力.入院前至门诊查脑电图和经颅多普勒均显示正常.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8.0s(正常值12~14s);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200%;国际标准化比率(PT)<0.76;纤维蛋白原1.90g/L.磁共振检查:头颅MRI平扫示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32 mm×36mm×40mm,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幕上脑室系统扩张;DWI(b=1000s/mm2)扩散受限呈高信号,延髓、双侧小脑半球受压变形.

    作者:卜春晓;张勇;程敬亮;李颜良;宋承汝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淫羊藿苷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给予不同浓度淫羊藿苷预处理24h后建立缺氧复氧模型,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65核转位,免疫印迹检测p65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 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对照组:1.5%±0.1%;模型组:23.4%±1.3%,P<0.05),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显著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1μmol/L淫羊藿苷组:7.2%±0.9%;10μmol/L淫羊藿苷组:3.9%±0.8%,均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促细胞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增加(对照组:0.19±0.05;模型组:0.41±0.03,P<0.05),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减少(对照组:0.15±0.02;模型组:0.03±0.01,P<0.05),淫羊藿苷处理后Bax表达减少(1μmol/L淫羊藿苷组:0.29±0.01;10μmol/L淫羊藿苷组:0.33±0.03,均P<0.05),而BCL-2蛋白表达增加(1μmol/L淫羊藿苷组:0.10±0.03;10μmol/L淫羊藿苷组:0.11±0.02,均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核因子κB(p65)核转位显著增加(对照组:3.6%±0.5%;模型组:89.5%±4.8%,P<0.05),而淫羊藿苷能减少p65核转位(1μmol/L淫羊藿苷组:32.6%±2.3%;10μmol/L淫羊藿苷组:10.6%±1.0%,均P<0.05),此外淫羊藿苷能减少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p65的活化和IKBα的磷酸化(P<0.05).结论 淫羊藿苷能保护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阻断p65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向家培;赵劲波;王勇;华晓芳;黄浩;雷玉华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棕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棕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15例经病理证实棕色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总结该病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并对原发性和继发甲旁亢所致棕色瘤的各自特点及鉴别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棕色瘤中,年龄26~66岁,其中原发甲旁亢者7例,继发者8例(均为尿毒症血透患者);15例共34处病灶,其中弥漫骨质疏松13例、骨质硬化2处,单骨受累4例,多骨受累11例;膨胀性改变26处、溶骨性骨质破坏6处;周围骨皮质增厚12处;病灶内部骨化钙化者23处;伴有软组织肿块13处,其中明显强化者3处.病理表现以纤维组织为主,富含血管,其内有散在含铁血黄素沉积,周围有骨样组织.结论 棕色瘤具有相对特异性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影像学诊断不难,其目的在于指导临床缩小鉴别诊断范围及早期诊断.影像学上病灶内骨化或钙化,可伴有软组织肿块并明显强化,边缘增生硬化具有一定特点;继发甲旁亢常见多骨受累,可伴全身弥漫骨质硬化,且较多累及中轴骨.

    作者:方义杰;洪国斌;卢慧芳;郭永飞;俞文;柳学国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可能机制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Control组(正常鼠)、Sham组(假手术大鼠)、AMI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鼠)、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鼠,剂量为1.0mg·kg-1·d-1),每组8只.试剂盒法检测心肌损伤标记分子乳酸盐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氧化损伤标记分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TTU伊文思蓝染色测定心肌相对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心脏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3、ROCK1、ROCK2、I-κB及NF-κBp65的表达.结果 本研究成功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AMI组大鼠心肌病理变化明显,细胞凋亡、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相比Sham组均明显升高.与AMI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心肌相对梗死率显著降低(43%±4%比31%±8%,P=0.0043),LDH[(1573±374)U/L比(2545±614)U/L,P=0.02]和CK[(4.42±1.28)U/ml比(7.49±1.75)U/ml,P=0.04)水平下降(P<0.05),心肌病理损伤程度有所缓解,凋亡心肌细胞数显著减少(41%±8%比23%±6%,P=0.0147),Bax(1.17±0.10比0.57±0.08,P=0.003)、cleaved-Caspase-3(1.31±0.07比0.70±0.01,P=0.004)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0.19±0.01比0.32±0.01,P=0.003),氧化损伤及炎症反应水平显著降低(P<0.05),ROCK及NF-κB表达受到抑制(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有效缓解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RhoA/ROCK活化及其介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作者:宋占春;白静慧;汪琦;陈亮;郭群萍;张迪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表观扩散系数值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活动性病变临床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MR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活动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临床确诊的AS患者68例,其中活动期38例、稳定期30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髋关节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测量ADC值,运用统计学比较分析,比较不同病变状态患者病灶ADC值的差异.结果 共检测髋关节238个病灶,表现为DWI和ADC图高信号,AS活动期和AS稳定期病灶ADC值分别为(1.00±0.13)×10-3mm2/s和(0.65±0.1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5,P=0.00).ADC值与BASDAI评分相关系数为0.831(P<0.01).ROC曲线上ADC值佳诊断阈值为0.81×10-3mm2/s,此时诊断为AS活动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7%和90%.结论 AS患者测量髋关节病灶ADC值有助于评价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状态.

    作者:陈焱君;赵英华;陈芳妮;孙尔维;张鑫涛;严杰文;何懿;李绍林 刊期: 2015年第45期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