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术中骶前出血的防治体会

赵明友;万力;刘峰

关键词:直肠癌术, 骶前出血, 静脉出血, 手术成功率, 手术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治疗方法, 现实问题, 外科医生, 死亡率, 发生率, 总结, 预防, 医院, 接触, 回避, 患者, 分析, 防治, 病历
摘要: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出血是非常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是一旦发生,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如何更好地防治骶前静脉出血,提高直肠癌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外科医生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现将近4年来所接触3家医院的8例骶前静脉出血的病历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寻找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阶梯性治疗腰背部广泛性肌筋膜炎

    2006年至今笔者采用推拿理疗,针灸及中药熏蒸治疗及松筋针治疗该病患者7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32例,女46例.年龄25~63岁,平均38岁.病程短10 d~26年,平均3.2年.

    作者:姜勇权;伊怀成;王艳华;黄海洋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康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康复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同样在药物治疗下,经康复治疗(热敷、按摩、关节体操训练)及未经康复治疗,患者晨僵时间改善及关节活动范围的比较,来判定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于对照组比较,晨僵改善时间和关节活动范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优与对照组.临床观察显示,无效6例,有效24例,显效22例.结论 经热敷、按摩关节周围肌肉及韧带,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关节周围肌肉及韧带得以放松,有利于关节活动并减轻疼痛;关节体操能够增加和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临床研究证明,增加RHEUMATOID ARTHRITIS患者的康复治疗,确实收到了良好的康复效果,缩短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程.

    作者:孙亚萍;肖岷;王晓红;周杰;方媛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PFN结合钢丝捆绑治疗股骨粗隆下合并股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PFN结合钢丝捆绑治疗股骨粗隆下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PFN结合钢丝捆绑治疗股骨粗隆下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1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断钉、感染、肢体短缩内翻畸形,以上病例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参照徐卫东等疗效标准评定优:6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 应用PFN结合钢丝捆绑是治疗股骨粗隆下合并股骨颈复杂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阳辉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我国零售连锁药店发展现状分析

    目的 对近年来我国连锁药店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我国连锁药店的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对大量相关数据进行调配统计和整理,对我国现在医药行业情况和影响药店经营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连锁药店已经成为我国药品零售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保持着旺盛的成长势头,同时连锁药店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结论 如何提高连锁药店的运营效率,如何借鉴快速消费品行业成功的经验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作者:梁小丽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医学数据分析

    BP网络是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算法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采用动量梯度下降算法(TRAINGDM)训练BP网络,建立输入到输出的函数映射关系,使其对48例两类五种医学免疫学数据进行训练与分类.训练集数据正确检出率为100%,测试集数据正确检出率为87.5%,效果优良.结论 BP网络应用于免疫学数据分类取得很好效果,在临床免疫学人工智能诊断方面将有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

    作者:陈艳霞;刘挥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腰硬联合麻醉(CS EA)和硬脊膜外麻醉(CEA)应用于剖宫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脊膜外麻醉(CEA)在剖宫产术中两种麻醉方式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120例急诊剖宫产术患者分别行CSEA和CEA,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结果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三方面比较,均优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与硬膜外麻醉比较具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好的优点.

    作者:梁美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镁剂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 讨论镁剂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硫酸镁和沙丁胺醇联合应用和单用沙丁胺醇比较在治疗哮喘中的疗效.结果 硫酸镁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可以很快缓解症状.结论 镁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如何避免剖宫产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及意外

    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由剖宫产所致的失误危及母婴的报道不为少数,为引起产科工作者的警惕,提高产科质量,笔者把在剖宫产中常见的失误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 首先严格掌握剖宫产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剖宫产术是从19世纪末开始运用到临床上来,目前剖宫产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方法[1].

    作者:武文慧;富晓敏;薛荣丽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系膜固定在困难阑尾切除术中的体会

    目的 深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系膜固定在困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所职工医院2005年5月至2009年8月共开展困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0例,阑尾周围炎性包块形成26例,阑尾根部坏疽穿孔10例,弥漫性腹膜炎5例,盲肠后位阑尾15例,小阑尾2例,异位肝下阑尾2例.均采用以辅助操作孔为中心,上或下、左或右以不影响辅助操作孔操作为准,相应腹壁体表投影点刺入带有7号丝线的三角针穿过阑尾尖部或根部无血管区的系膜从腹壁引出,用于阑尾悬吊固定或适当移动.结果 6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无出血、阑尾残端漏、肠管损伤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75 min.术后平均住院4.6 d.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系膜固定,在困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增加手术野暴露、降低镜下精细操作难度,操作简便可行,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唐水平;李涛;刘勇;张志军;沈金宝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40%,其在临床上反复发作,病程长,不容易根治,影响个人工作和生活,对社会造成严重负担.笔者应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田丁宝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阳性患者CAG与平板运动试验(TET)结果,评价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行CAG确诊冠心病并于CAG前1周内行TET检查的69例患者,对比CAG与TET结果.结果 ①69例CAG阳性患者中,TET阳性42例(60.9%),可疑6例(8.7%),阴性21例(30.4%);②TET阳性患者冠脉病变较重,且多为多支病变.结论 TET在评价心肌缺血及诊断冠心病时简便经济,有较高的敏感度,是目前诊断冠心病常用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张凤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治疗小儿肺炎非典型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治疗小儿肺炎非典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1年本院治疗的肺炎非典型哮喘患儿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5 d后,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者18例(69.23%),治疗7~10 d后,另外的8例(30.77%)咳嗽基本控制、肺部啰音消失.所有患儿均无任何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应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滥用抗生素.

    作者:黄小英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鼻出血患者护理康复指导

    鼻出血也称鼻衄,即鼻窍出血.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引起.鼻出血一般属于急症,严重者可致休克.对活动性出血,应马上进行止血.鼻出血多为突然发生,患者精神高度紧张.3年来我科收治鼻出血患者62例,经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鼻出血患者克服了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祝淑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新生儿硬肿症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9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液2 ml/(kg·d)静脉滴注,5~7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散时间.结果 治疗组硬肿完全消退时间为(3.61±0.29)d,体温恢复时间为(5.95±1.54)d,住院时间为(7.58±1.42)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使硬肿消散和体温恢复增快,其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经济.

    作者:魏玉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多巴胺D1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D1受体(DRD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对中国汉族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70例正常组(对照组)PCR扩增产物多态性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①正常组与患者组等位基因频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χ2=17.72,P>0.05);②在138bp等位基因片段中,女性患者相对男性患者及对照组有较高的分布频率.结论 DRD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显著性关联,但性别不同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

    作者:邓华;陈钰;崔爱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多功能可调试固定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自制静脉输液固定装置及其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1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的固定器,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针头滑脱与固定松脱、舒适及家属满意以及肢体固定时间及重复穿刺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在静脉输液中使用自制的固定器可降低重复穿刺率,提高家属满意率,减少肢体固定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孔飞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对血液动力学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两种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后5 min(T4)和拔管时(T5)的SBP、DBP、 HR,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现观察组麻醉及手术过程中血液动力学更加稳定,呼吸恢复、清醒及拔管时间缩短.结论 认为舒芬太尼的麻醉作用优于芬太尼,更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程静林;董铁立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干预组的术后腹胀发生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作者:李俊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减低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方法.结果 正确和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止血,减低产后出血产妇的死亡率.结论 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为常见的原因.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和加强产前的预防措施,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李锦笑;周钰静;蒋凤仪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56例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妇女,随机分组,观察组86例,术前2 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后取器,对照组70例,常规取器.结果 两组宫颈软化情况及取器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术前2 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可有效软化宫颈,提高取器成功率.

    作者:刘豫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