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友光
目的 评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启用后,在工作中获得的实效.方法 通过建立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标本运输系统、分析系统和分析后处理输出系统,实现血液细胞模块的全自动化.结果 操作流程明显简化,标本的检测周期缩短,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人力成本降低.结论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能建立良好管理体系,提供优质检验结果.
作者:张东梅;徐韫健;廖伟娇;肖洪广;刘忠民;张丽梅 刊期: 2007年第33期
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在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时发生过敏反应,因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引起过敏反应较少见,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亢珺;刘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一常见病,近年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51.7%[1],该病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社会、精神、家庭、职业、体力和性生活方面的困扰,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我院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0)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6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分娩镇痛作为产科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迅速地向前发展和普及.分娩镇痛兼顾母体和新生儿的安全.应用分娩镇痛方法和镇痛药物时,不仅要考虑产妇在妊娠期的特殊病理生理变化和镇痛术对产妇的影响,还应了解药物通过胎盘的速度、剂量,镇痛后产程、产力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滕平;李欣荣;王增梅;禹志霞;陶华娟;张绪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是一种评定各类危重病患者较为科学、客观、可信的体系,为了便于评价不同病种患者病情、比较治疗效果、评价新疗法作用以及对ICU的利用情况有一个客观尺度,近20多年来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现把APACHEⅡ体系应用于SICU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良刚;沙婉芬;张媛圆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奥曲肽静脉持续泵入与皮下注射2种给药途径治疗老年急性非暴发性胰腺炎(non-fulminant acute pancreatitis,NFAP)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88例老年NFAP按奥曲肽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奥曲肽静脉持续泵入组与皮下注射组.分别按下列指标评估:腹痛消失天数,恶心、呕吐消失天数,上腹压痛缓解天数,体温恢复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组短于奥曲肽皮下注射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持续静脉泵入组为6.81%(3/44),皮下注射组为11.36%(5/44),P<0.05;总有效率持续静脉泵入组为93.18%(41/44),皮下注射组为81.81(36/44),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NFAP其静脉持续泵入较皮下注射给药疗效更好,有利于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作者:崔丽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膝关节、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运动环节.在田径训练中,常由于意外或不科学训练导致运动损伤.青少年运动员因身体条件或训练方法缺乏科学性,更加容易发生各类运动损伤.本文通过对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关节损伤探讨,寻找科学预防损伤的方法.
作者:魏毅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在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及时建立有效治疗通道,并对这些管道进行有效护理,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1输液管道的护理
作者:李爱丰;焦海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电烧伤成功治疗的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对1990~2002年电烧伤112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防止休克的发生,创面处理,防治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败血症等),以及特殊部位电烧伤等治疗,观察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101例治疗效果理想,全部治愈,3例死亡,9例截肢.结论 有效的液体复苏,防止休克的发生,正确合理的创面治疗以及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颖;卫广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苯、甲苯作业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寻求苯、甲苯危害的早期指标.方法 抽取接触苯、甲苯工人(苯作业组)及某五交化公司工人(非苯作业组)静脉血2ml,EDTANa2抗凝,静置4~5h分离血清,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苯作业工人及对照组血清IgG、IgA,IgM含量.结果 苯作业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gG、IgM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G、IgM显著增高说明本组苯作业工人体液免疫反应较高,机体处于保护性免疫反应亢进状态,苯作业工人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作者:张红斌;张春燕;岳维梅;朱淼;蒋志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和地塞米松尿道灌注治疗沙眼衣原体(CT)和(或)解脲脲原体(UU)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 筛选出120例不并发淋病、附睾炎及前列腺炎,有尿道炎症状,尿道分泌物萤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查CT和(或)UU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服药组,口服罗红霉素;灌注组,用1%罗红霉素和0.5%地塞米松作尿道灌注.10 d为1个疗程.结果 经过1~2个疗程治疗,服药组治愈34例,好转8例,无效18例;灌注组治愈49例,好转6例,无效5例.结论 尿道灌注治疗明显优于口服药物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胡德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宫颈癌根治术是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增加经济负担.它与手术直接损伤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血管以及盆底支撑组织有关[1].
作者:陆宏;王瑞娟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针刺配合火针与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取针刺配合火针的方法.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针刺方法,经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9%,优于对照组的76.5%(P<0.01).结论 针刺配合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优于常规取穴针刺治疗.
作者:丁燕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采用针刺龈交穴的方法治疗痔瘘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痔瘘术后中度疼痛以上患者150例,分为治疗组、腧穴对照组、止痛剂组3组各50例,在痔瘘术后患者产生中度以上疼痛时,治疗组予针刺龈交穴;腧穴对照组以针刺合谷、孔穴;止痛剂组以曲马多缓释片0.1g内服.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法),判定各组疼痛消除程度.应用卡方检验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止痛剂组为96%,腧穴对照组为72%.结论 针刺龈交穴法与西药止痛剂口服相比,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选用其他穴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龈交穴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无不良反应,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成伟;陈敬君;梁起寿;许爱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深静脉穿刺是传统的测量中心静脉压和快速补液的重要手段.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经深静脉进行的治疗日益增多,给深静脉穿刺的选择和日常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王正巧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盐酸苯那普利(洛丁新)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我们从2003年3月至2003年9月采用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5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香妹;张永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本文对96例脑瘫儿进行眼底检查,眼底改变发生率53.1%、视乳头改变39例(占76.5%),其主要改变为色淡、颞侧较明显、变小及呈椭圆形等.视网膜改变8例(占15.7%),主要呈现色淡、血管细及色素紊乱.两者皆有改变4例(占7.8%).表明视神经、视网膜呈现萎缩或发育不良,这可能是脑瘫儿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提示在脑瘫诊治过程中,不能忽视视力障碍,而应将其作为脑瘫儿全面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徐美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心肌线粒体抗体(ACMA)对扩张型心肌病(DCM)诊断及治疗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DCM,30例患儿ACA-lgG和ACMA-lgG,并与健康者对照,同时检测心肌酶、心电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 DCM患儿ACA-lgG和ACMA-IgG阳性率分别为53.3%和40.0%,均显著高于健康者(P<0.01).ACA-G阳性患儿心肌酶CK-MB、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腔扩大率、左心收缩功能降低率均显著高于ACA-lgG阴性者(P<0.05);而ACMA-lgG阳性与否同上述改变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CA-lgG阳性对DCM患者诊断和病情轻重判定均有重要意义;ACMA-lgG阳性虽对DCM患儿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对病情判断无作用.
作者:党建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在现有条件下糖尿病基本上是不可能根治的.方法 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自我调节,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教育是促进糖尿病患者,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郑晓辉;黄可青;林朝仙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笔者采用针罐结合治疗抑郁症3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2-R),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6岁,平均(42±8)岁;病程2个月至6年.
作者:张民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