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斌;张春燕;岳维梅;朱淼;蒋志华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作用.方法 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对其施实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在佳心理状态下主动地接受检查.结论 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苏玉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在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时发生过敏反应,因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引起过敏反应较少见,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亢珺;刘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结合雌激素是从孕马尿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混合雌激素.结合雌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用于缓解任何雌激素不足的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女性生理或人工绝经后出现的更年期综合症,能够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和冠心病.
作者:孔金金;高晓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苯、甲苯作业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寻求苯、甲苯危害的早期指标.方法 抽取接触苯、甲苯工人(苯作业组)及某五交化公司工人(非苯作业组)静脉血2ml,EDTANa2抗凝,静置4~5h分离血清,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苯作业工人及对照组血清IgG、IgA,IgM含量.结果 苯作业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gG、IgM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G、IgM显著增高说明本组苯作业工人体液免疫反应较高,机体处于保护性免疫反应亢进状态,苯作业工人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作者:张红斌;张春燕;岳维梅;朱淼;蒋志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盐酸苯那普利(洛丁新)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我们从2003年3月至2003年9月采用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5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香妹;张永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留置胃肠减压时间与吻合口瘘发生、治愈间的关系,同时找出较合适的胃肠减压时间,以降低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已经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方法 以1997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1986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7~10 d,重点观察胃肠减压液色、性质、液量,查胃液常规、pH值,了解胃-食管返流情况.对照组遵医嘱术后持续胃肠减压24~36 h.结果 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47%,明显低于对照组3.85%,两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吻合口瘘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0.5%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 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适当延长胃肠减压时间,可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能提高已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作者:代好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本市某民办高校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6月上旬共发现结核病人16例:浸润性肺结核10例,其中2例为传染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5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
作者:王学先;徐艳;刘戡来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利用干细胞实现心肌和血管的再生已成为心血管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干细胞种类不同,在心血管疾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价值,很多学者对不同种类的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做了不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就各种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岚刚;刘成珪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灌上一壶热水只需掏出一毛钱!在我区的乡镇农村,这种新兴的服务行业越来越常见.由于其价格低、便民,又确实迎合了农村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受到了农村消费者的欢迎.
作者:张珊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在现有条件下糖尿病基本上是不可能根治的.方法 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自我调节,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教育是促进糖尿病患者,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郑晓辉;黄可青;林朝仙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哈伯因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12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哈伯因100 μg口服2次/d,共12周,对照组给予脑复康800 mg口服,3次/d,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MMSE及ADL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哈伯因组治疗后MMSE得分明显高于脑复康组(P<0.05),ADL得分低于脑复康组(P<0.05).结论 哈伯因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安全、有效.
作者:万继峰;徐云燕;郝丽梅;刘长春;付国庆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电烧伤成功治疗的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对1990~2002年电烧伤112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防止休克的发生,创面处理,防治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败血症等),以及特殊部位电烧伤等治疗,观察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101例治疗效果理想,全部治愈,3例死亡,9例截肢.结论 有效的液体复苏,防止休克的发生,正确合理的创面治疗以及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颖;卫广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采用针刺龈交穴的方法治疗痔瘘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痔瘘术后中度疼痛以上患者150例,分为治疗组、腧穴对照组、止痛剂组3组各50例,在痔瘘术后患者产生中度以上疼痛时,治疗组予针刺龈交穴;腧穴对照组以针刺合谷、孔穴;止痛剂组以曲马多缓释片0.1g内服.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法),判定各组疼痛消除程度.应用卡方检验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止痛剂组为96%,腧穴对照组为72%.结论 针刺龈交穴法与西药止痛剂口服相比,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选用其他穴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龈交穴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无不良反应,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成伟;陈敬君;梁起寿;许爱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一书,提出了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即学习型组织.
作者:吴家平;伍漪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评价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3年7月起,共收治股骨下段骨折患者31例(AO分类A1型8例,A2型16例,A3型7例),行股骨下段骨折开放或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2~36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31例中29例获骨性愈合,2例固定术后不足3个月,无法评价,愈合率为93.5%,膝关节功能按Schatzker评分,优15例,良16例,无明显功能丧失.结论 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具有并发症少,愈合率高等特点.
作者:刘烈斌;陈强;赵家安;谭耀灯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医疗工作中,临床护士经常会接触一些体液、血液或一些对其身体有害的药物,甚至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另外医学的发展使临床护士接触传染病传染源等有害因子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作者:刘红;金彩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全部患者都有腰痛和一侧下肢疼痛及麻木.结果 获得随访32例,随访长30个月,短5个月,平均14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为87.5%.结论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手术优良率高、后期并发症少、不损害脊柱稳定性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和可靠方法之一.
作者:张文彬;陶其权;刘承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本院近3年有机磷农药中毒的96例患者护理过程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要及时清除毒物,防止继续吸收,及早使用阿托品.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口服中毒彻底洗胃,皮肤中毒反复清洗体表、更衣,及时应用阿托品,护理与病情观察,及时调整阿托品用量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刘红;金彩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硬膜外麻醉患者自控镇痛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我院将其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不仅消除或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而且消除或减少了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减轻了痉挛的程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芬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丹参、黄芪联用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尿蛋白的疗效.方法 将13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丹参黄芪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和尿蛋白消失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尿蛋白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丹参黄芪联用是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肾综合征出血热尿蛋白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春艳;董艳丽 刊期: 200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