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芬
在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及时建立有效治疗通道,并对这些管道进行有效护理,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1输液管道的护理
作者:李爱丰;焦海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哈伯因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12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哈伯因100 μg口服2次/d,共12周,对照组给予脑复康800 mg口服,3次/d,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MMSE及ADL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哈伯因组治疗后MMSE得分明显高于脑复康组(P<0.05),ADL得分低于脑复康组(P<0.05).结论 哈伯因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安全、有效.
作者:万继峰;徐云燕;郝丽梅;刘长春;付国庆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6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29例胫腓骨骨折病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19~68岁,平均39.5岁.车祸18例,摔伤6例,击打伤3例,压轧伤2例.
作者:任立堂;李凤权;遇恒新;张义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8岁,因突发全身瘙痒,很快出现鲜红色风团,呈椭圆形,开始时散在分布,逐渐扩大,融合成片,此起彼伏,伴发热,腹部微痛,大便稀,日2~3次.
作者:赵文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深静脉穿刺是传统的测量中心静脉压和快速补液的重要手段.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经深静脉进行的治疗日益增多,给深静脉穿刺的选择和日常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王正巧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心底短轴切片面主动脉内可见左冠状动脉窦外侧壁指向左下方以蓝色为主花色血流束.方法 主动脉、肺动脉隔无缺损,超声诊断:主动脉内异常血流.结果 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左冠状动脉分支肺动脉瘘.结论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时要在除外冠状窦瘤破裂,动脉导管未闭.
作者:杨大为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肝脏在人体的葡萄糖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从胰岛素与其受体(InsR)结合开始,肝脏糖代谢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传导通路,起到稳定血糖的生理作用.对这一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阐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思路.基于此原因,本文综述了肝细胞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传导机制及其意义.
作者:孙庆磊;高宏凯;张新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采用针刺龈交穴的方法治疗痔瘘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痔瘘术后中度疼痛以上患者150例,分为治疗组、腧穴对照组、止痛剂组3组各50例,在痔瘘术后患者产生中度以上疼痛时,治疗组予针刺龈交穴;腧穴对照组以针刺合谷、孔穴;止痛剂组以曲马多缓释片0.1g内服.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法),判定各组疼痛消除程度.应用卡方检验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止痛剂组为96%,腧穴对照组为72%.结论 针刺龈交穴法与西药止痛剂口服相比,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选用其他穴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龈交穴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无不良反应,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成伟;陈敬君;梁起寿;许爱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咽炎颗粒的制备,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试验.方法 确定处方组成,拟定该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进行性状检查等质量研究,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其中有效成分进行鉴别稳定性试验.结果 确定该制剂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标准.结论 该制剂生产工艺流程合理,质量稳定.
作者:陈小兵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克隆人神经营养素-3成熟蛋白(hNT-3)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为研究hNT-3的生物学作用提供材料.方法 以人胎脑c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hNT-3基因,并将其克隆在pGEM-T载体上,将经过序列分析确定的hNT-3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6p-1-NT-3,用SDS-PAGE法测定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果 经序列测定分析,所克隆DNA片断与文献发表序列(GenBank,MW002527)同源性为99.7%,并获得了高效表达hNT-3蛋白的重组菌株.结论 体外成功扩增hNT-3基因,并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
作者:阳燕;崔羽;王晓燕;李景鹏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从2000年来397例腹腔镜胆囊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比较,术后平均留院时间相近.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能安全、有效、微创地处理腹腔内多个病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熊沛;周晓初;熊少伟;尹耀新;彭毅;叶建宇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Ⅱ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8例Ⅱ型糖尿病行3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后行糖负荷实验,检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 初诊Ⅱ型糖尿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在60min、120min、18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保守治疗5年以上药物继发失效,再行强化治疗者则无此差异.结论 初诊Ⅱ型糖尿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可减少高血糖毒性作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使部分胰岛-β细胞得到修复.而保守治疗时间长,胰岛素分泌差者,胰岛-β细胞呈不可逆性衰竭.
作者:杜其玲;郭民容;李传贵;徐晓英;唐红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索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采用酒灸法进行褥疮护理.方法 采用中药浸泡药酒对褥疮进行酒灸.结果 褥疮淤血红润期10例,炎性浸润期5例,坏死溃疡期4例.经采用酒灸法配合其他常规措施护理后,短5 d,长43 d全部愈合.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博大精深,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将传统的酒灸用酒改为中药酒,具有了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促进愈合的作用,操作简单,便于在临床褥疮护理方面实施.
作者:李瑞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留置胃肠减压时间与吻合口瘘发生、治愈间的关系,同时找出较合适的胃肠减压时间,以降低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已经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方法 以1997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1986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7~10 d,重点观察胃肠减压液色、性质、液量,查胃液常规、pH值,了解胃-食管返流情况.对照组遵医嘱术后持续胃肠减压24~36 h.结果 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47%,明显低于对照组3.85%,两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吻合口瘘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0.5%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 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适当延长胃肠减压时间,可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能提高已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作者:代好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提高根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们采用肛周脓肿表面皮肤梭形切口、不同术式根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2例,治愈81例,治愈率99%.结果 梭形切口、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根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正确选择.
作者:黄洪月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以其固定牢靠、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股骨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我院2001年6月至2007年2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88例,经护士密切配合,精心护理,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潘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或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向年轻化发展,是临床医学的重大课题.我院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青;陆万竹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苯、甲苯作业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寻求苯、甲苯危害的早期指标.方法 抽取接触苯、甲苯工人(苯作业组)及某五交化公司工人(非苯作业组)静脉血2ml,EDTANa2抗凝,静置4~5h分离血清,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苯作业工人及对照组血清IgG、IgA,IgM含量.结果 苯作业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gG、IgM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G、IgM显著增高说明本组苯作业工人体液免疫反应较高,机体处于保护性免疫反应亢进状态,苯作业工人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作者:张红斌;张春燕;岳维梅;朱淼;蒋志华 刊期: 2007年第33期
重症颅脑损伤后高热是常见症状,对患者的脑产生严重损害.因此,体温的控制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我科采用电冰毯降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小芽;赵鸿鸣;周晓燕;谭秋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宫颈癌根治术是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增加经济负担.它与手术直接损伤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血管以及盆底支撑组织有关[1].
作者:陆宏;王瑞娟 刊期: 200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