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岚刚;刘成珪
医疗工作中,临床护士经常会接触一些体液、血液或一些对其身体有害的药物,甚至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另外医学的发展使临床护士接触传染病传染源等有害因子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作者:刘红;金彩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电烧伤成功治疗的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对1990~2002年电烧伤112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防止休克的发生,创面处理,防治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败血症等),以及特殊部位电烧伤等治疗,观察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101例治疗效果理想,全部治愈,3例死亡,9例截肢.结论 有效的液体复苏,防止休克的发生,正确合理的创面治疗以及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颖;卫广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在ACS高危人群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强化降脂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和病死率[1].
作者:杨大为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留置胃肠减压时间与吻合口瘘发生、治愈间的关系,同时找出较合适的胃肠减压时间,以降低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已经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方法 以1997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1986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7~10 d,重点观察胃肠减压液色、性质、液量,查胃液常规、pH值,了解胃-食管返流情况.对照组遵医嘱术后持续胃肠减压24~36 h.结果 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47%,明显低于对照组3.85%,两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吻合口瘘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0.5%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 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适当延长胃肠减压时间,可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能提高已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作者:代好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肝脏在人体的葡萄糖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从胰岛素与其受体(InsR)结合开始,肝脏糖代谢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传导通路,起到稳定血糖的生理作用.对这一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阐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思路.基于此原因,本文综述了肝细胞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传导机制及其意义.
作者:孙庆磊;高宏凯;张新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岁.右上臂疼痛不适1周,患者于1周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臂疼痛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为右肱骨肿瘤.患者无畏寒发热等症状,休息后右上臂疼痛减轻,精神良好,睡眠佳,二便正常.
作者:郭飞 刊期: 2007年第33期
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6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29例胫腓骨骨折病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19~68岁,平均39.5岁.车祸18例,摔伤6例,击打伤3例,压轧伤2例.
作者:任立堂;李凤权;遇恒新;张义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CT表现,探讨胰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胰腺癌的CT影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2例胰腺癌主要表现为胰腺区的不同大小的肿块,其中胰头癌22例,胰体癌7例,胰尾癌3例.结论 熟悉胰腺癌的CT影像特征有利于提高对胰腺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徐希春;薛丽宏;李莉;徐伟善;孙海成 刊期: 2007年第33期
髌骨软化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致髌股关节压力改变是外因,自身免疫反应、软骨营养障碍是髌骨软化症发生的内因.治疗尚无特效方法,无论是手术还是非手术均有多种手段,临床上大多依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曾心一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4例确诊为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发放COPD知识问卷调查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验组采取举办COPD知识讲座,发放COPD健康教育小册子等形式进行宣教;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常规指导.结果 实验组对COPD的知晓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对医嘱的遵从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不仅可提高患者对COPD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症状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 刊期: 2007年第33期
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我们应用爪形钢板,见图1,对29例因外伤引起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浮动胸壁(槤枷胸)患者施行肋骨断端手术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剑平;吴伟敏;姜敏炎;吕亚军;朱小波;蒋锋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采用针刺龈交穴的方法治疗痔瘘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痔瘘术后中度疼痛以上患者150例,分为治疗组、腧穴对照组、止痛剂组3组各50例,在痔瘘术后患者产生中度以上疼痛时,治疗组予针刺龈交穴;腧穴对照组以针刺合谷、孔穴;止痛剂组以曲马多缓释片0.1g内服.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法),判定各组疼痛消除程度.应用卡方检验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止痛剂组为96%,腧穴对照组为72%.结论 针刺龈交穴法与西药止痛剂口服相比,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选用其他穴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龈交穴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无不良反应,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成伟;陈敬君;梁起寿;许爱军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分析.方法 将54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治疗组27例,奋乃静治疗对照组27例,进行治疗比较研究,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方面利培酮组明显小于奋乃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治疗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与奋乃静相比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高.
作者:胡建民;马效芝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全部患者都有腰痛和一侧下肢疼痛及麻木.结果 获得随访32例,随访长30个月,短5个月,平均14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为87.5%.结论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手术优良率高、后期并发症少、不损害脊柱稳定性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和可靠方法之一.
作者:张文彬;陶其权;刘承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哈伯因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12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哈伯因100 μg口服2次/d,共12周,对照组给予脑复康800 mg口服,3次/d,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MMSE及ADL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哈伯因组治疗后MMSE得分明显高于脑复康组(P<0.05),ADL得分低于脑复康组(P<0.05).结论 哈伯因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安全、有效.
作者:万继峰;徐云燕;郝丽梅;刘长春;付国庆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和地塞米松尿道灌注治疗沙眼衣原体(CT)和(或)解脲脲原体(UU)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 筛选出120例不并发淋病、附睾炎及前列腺炎,有尿道炎症状,尿道分泌物萤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查CT和(或)UU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服药组,口服罗红霉素;灌注组,用1%罗红霉素和0.5%地塞米松作尿道灌注.10 d为1个疗程.结果 经过1~2个疗程治疗,服药组治愈34例,好转8例,无效18例;灌注组治愈49例,好转6例,无效5例.结论 尿道灌注治疗明显优于口服药物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胡德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以其固定牢靠、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股骨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我院2001年6月至2007年2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88例,经护士密切配合,精心护理,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潘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奥曲肽静脉持续泵入与皮下注射2种给药途径治疗老年急性非暴发性胰腺炎(non-fulminant acute pancreatitis,NFAP)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88例老年NFAP按奥曲肽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奥曲肽静脉持续泵入组与皮下注射组.分别按下列指标评估:腹痛消失天数,恶心、呕吐消失天数,上腹压痛缓解天数,体温恢复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组短于奥曲肽皮下注射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持续静脉泵入组为6.81%(3/44),皮下注射组为11.36%(5/44),P<0.05;总有效率持续静脉泵入组为93.18%(41/44),皮下注射组为81.81(36/44),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NFAP其静脉持续泵入较皮下注射给药疗效更好,有利于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作者:崔丽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膝关节、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运动环节.在田径训练中,常由于意外或不科学训练导致运动损伤.青少年运动员因身体条件或训练方法缺乏科学性,更加容易发生各类运动损伤.本文通过对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关节损伤探讨,寻找科学预防损伤的方法.
作者:魏毅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目的 评价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3年7月起,共收治股骨下段骨折患者31例(AO分类A1型8例,A2型16例,A3型7例),行股骨下段骨折开放或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2~36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31例中29例获骨性愈合,2例固定术后不足3个月,无法评价,愈合率为93.5%,膝关节功能按Schatzker评分,优15例,良16例,无明显功能丧失.结论 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具有并发症少,愈合率高等特点.
作者:刘烈斌;陈强;赵家安;谭耀灯 刊期: 200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