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高亮;侯晓丽;孙凤云

关键词:康复, 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卒中患者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分析6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复康治疗情况.结果 康复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卒中患者ADL的提高.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6例误诊分析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症状及心电图常不典型或在原有慢性病基础上发生,易误诊.现将我院近6年来门诊和急诊以各种疾病收住后经心电图及血清心肌酶检查确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例分析如下,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洪哲仁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在住院精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精神科整体护理工作中除对入院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提出准确的护理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外,开展健康教育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它对稳定患者的情绪和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总结了健康教育的方法,结果 证明合理的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住院精神患者早日康复,大大减少复发率.

    作者:朱明荣;万雪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即墨市1997~2006年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分析

    青岛市早于1996年开始实施死亡报告上报制度,即墨市作为青岛市的一个郊区县级市,于1997年开始完整实施死亡报告上报制度.为了解我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谱和死因顺位,为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我们统计分析了10年来的死亡报告资料.

    作者:常素娟;何修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马尾神经综合征13例的手术疗效分析

    马尾神经综合征常因硬脊膜外占位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肿瘤、外伤、感染或椎管狭窄引起,缺血也可能是原因之一[1].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5.4%~10.6%不等[2].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我科手术治疗13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霖;杨战坤;吴乘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浅谈临床应用大黄的几点体会

    大黄质重味强,善行血中之气,其力峻猛,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笔者认为大黄的功用远不同于西药中的泻药,它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寄生虫、解痉止痛、降压、降胆固醇、健胃止泻、利尿、收敛止血等多种功能,现将本人运用大黄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许继艳;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手术救治急性胆囊炎并中毒性休克50例体会

    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急性胆囊炎并中毒性休克50例,急性胆囊炎并中毒性休克的患者大多数腹腔感染较重,组织水肿,解剖不清,此症如果用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长,且易造成组织误伤,不利患者恢复,行胆囊造瘘又需二次手术,笔者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尧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成人髁突骨折闭合性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成人髁突骨折闭合性治疗的治疗效果,为髁突骨折选择治疗方法 的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研究48例(55侧)经闭合性治疗的成人髁突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及临床随访资料,包括咬合关系、面部对称性、大开张口度、开口型、关节功能紊乱症状及影像学资料.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平均32个月.其中,囊内骨折9侧,髁颈部骨折21侧,髁颈下骨折19侧,矢状骨折6侧;6侧无移位,29侧轻度移位,20侧严重移位.43例患者颌间固定,5例弹性颅颌绷带固定.结果 48例(55侧)患者中,17例患者(35%)张口受限、开张口型偏斜或牙合关系不佳;仅5例患者(10%)需进一步治疗.影像学显示约30%患者髁突改建,其余患者髁突骨折错位愈合,出现髁突畸形、关节面变平或吸收、下颌支高度降低等表现.结论 髁突骨折闭合性治疗预后临床效果总体良好,但难以恢复髁突正常形态;对髁突骨折伴脱位、双侧髁突骨折及骨折后下颌支高度降低超过5 mm者建议首选手术治疗.

    作者:王玉良;王旭;任杰;刘光萍;杨佑成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血浆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研究心力衰竭时血浆BNP的变化及其临床评价.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6例(38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及38例对照者)血浆BNP浓度.结果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 3),且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其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8).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且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文;杨万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RhoA-ROCK信号通路中介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黏附能力改变

    目的 探讨缺氧时乳腺癌细胞(MDA-MB-435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细胞黏附能力改变与RhoA-ROC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MDA-MB-435细胞进行缺氧16 h处理,或在缺氧前用ROCK的特异性抑制剂Y-27632(10μm)预处理1 h,再进行缺氧处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MDA-MB-435细胞形态的改变;用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标记F-肌动蛋白,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Matrigel)的黏附能力.结果 乳腺癌细胞经16 h缺氧处理,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MDA-MB-435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黏附能力明显增强;预先使用Y-27632再进行缺氧处理,可防止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内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形态的改变,同时其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黏附能力亦得以恢复.结论 RhoA-ROC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缺氧所致乳腺癌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和黏附能力的改变.

    作者:李迎春;姬红平;宋鸣子;顾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周围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多支大血管,以头臂动脉多,受累血管声像图表现为对称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弥漫性增厚,回声偏低,管腔狭窄或闭塞,彩色多普勒显示相应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受累的性质和范围,能准确地判定动脉狭窄程度,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郑敏;李春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低场MR在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及病理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MR在对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内部成分分析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的MR表现某些方面以及与其内容物成分的关系.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在MRI检查中,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本组患者为14例;少部分表皮样囊肿T1WI及T2WI均呈等或高信号,本组患者为2例;另有一部分病灶T1WI、T2WI均呈低信号,本组患者为5例;极少数表皮样囊肿T1WI、T2WI均呈低、等、高混合信号,本组患者为1例.其病理成分与MR信号改变呈对应关系.结论 MR对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病理成分的分析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凤艳;张洪胜;翟衍昭;张春芬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高精度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高精度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通过在颅内多种病变的临床应用.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69例首先做普通CT检查发现病变后,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做薄层CT扫描,计算X、Y、Z轴到靶点的值.然后安装定向仪进行不同方式的定向手术.结果 效果良好的达90%.结论 高精度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徐恩胜;郭子泉;王新;庞一强;张海涛;云叶;赵建春;龚红霞;杜新亮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曲美他嗪组各60例(常规治疗加曲美他嗪20 mg,3次/d),观察3个月.结果 曲美他嗪组的心衰缓解情况、超声心动图的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药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简便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晖;杨希立;赖玉琼;周昭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宁夏地区回汉族人群凝血因子FⅦ活性测定和冠心病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回汉族人群冠心病与血浆中凝血因子Ⅶ的相关性,为冠心病新危险因子的发现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比较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冠心病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组(80例)间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差别,FⅧa:采用重组可溶组织因子法,FⅦAg:用ELISA法,FⅦc:用一阶段凝固法.结果 回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a活性2.6±0.5,高于正常对照组2.2±0.7(P<0.005).汉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a活性2.5±0.8,高于正常对照组2.2±0.7(P<0.005).回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c活性103.04±16.70,高于正常对照组86±22.0(P<0.005).汉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c活性102.66±17.33,高于正常对照组87.5±22.0(P<0 005).FⅦ:Ag较稳定,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FⅦa、FⅦAg与FⅦc 3项凝血因子可以为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事件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FⅦ活性的增高与冠心病患者动脉血栓形成发病可能有直接相关性.

    作者:杨文;于欣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胸腔镜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公布的资料显示,在过去10年间肺癌发患者数约120万/年,死亡人数约110万/年,为全球主要的癌症.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的发患者数超过100万,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作者:张自超;达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抢救急性马钱子中毒1例

    急性马钱子中毒在临床工作中较少遇见,该患者由于抢救及时,很快脱离了危险.后经本院药剂人员对剩余制马钱子粉称量,重量为6.6 g.按每付2次/d服用,每次0.9 g计算,制马钱子粉总量约为8.1 g,即该患首次服量约为1.5 g,过量服用约为0.6 g,而致药物中毒.

    作者:王洁琼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急性胰腺炎伴发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引起的急性胃肠黏膜病变(acute gastrointestinal mucosal lesions,AGML)的临床特征以及对胰腺炎治疗和转归的影响.方法 1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后1~4 d内用电子胃镜检查上消化道AGML的发病情况,分析AGML的损伤类型和发病部位.根据有无AGML将患者分成两组,分析AGML和急性胰腺炎多项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152例患者中有87例(57%)发现AGML,男性居多(P<0.01).年龄、病因、血清淀粉酶以及住院天数和AGML之间无显著关联.重症(坏死型)急性胰腺炎AGML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型(水肿型)急性胰腺炎(P<0.05).急性胰腺炎的不同病因和AGML发生的部位无关.急性胰腺炎导致的AGML以胃部多发的浅表性损伤为主.采用制酸剂治疗后,AGML对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没有影响.结论 AGML是急性胰腺炎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在男性患者以及在重型急性胰腺炎中更常见.胃镜检测对早期治疗急性胰腺炎导致的AGML有指导作用.

    作者:季宝斌;丁晓凌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25240例献血员ALT、HBsAg、HCV、TP、HIV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本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血液质量不断提高.输血是救治患者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输血也存在引起各种疾病传播的危险.HCV、HIV、HBV、TP是主要致病因子.为了解无偿献血者健康状况及血液不合格原因,笔者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景德镇市无偿献血者ALT、HBsAg、HCV、HIV和梅毒抗体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程怿;沈建军;段国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鼻息肉组织中非特异性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分子白介素(IL)-10和补体C3、C1q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0、C3和C1q在30例鼻息肉和14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对IL-10、C3和C1q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IL-10、C3和C1q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较正常,下鼻甲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C3和C1q主要表达于鼻息肉的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结论 IL-10、C3和C1q在局部的抗感染和炎性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朱俊;吴强;方平;沙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颈动脉、椎动脉超声分析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

    目的 颈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椎、动脉超声检测,并对其血管走行、动脉粥样斑块及颈总动脉内径(CCAD)、血流峰值(BF)、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毛糙者24例(18.0%),粥样斑块者93例(69.9%),总体异常者117例(87.9%),椎动脉异常者51例(38.3%).经与CT或MRI比较,侧向符合率为82.3%.两组单侧脑梗死患者相比较,其CCAD,BF,IMT,RI部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提示同侧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性,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相比较而言,椎动脉对于脑梗死的预测不如颈动脉明显.

    作者:麻志恒;张汉新;周柱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