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侯秀丽;娜仁花;阿斯也古丽·艾尼
主要研究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门诊合理用药分析中,采用自主研发的软件抽取、清理、转换数据、终装载入库,通过设置小支持度与小可信度,得到关联规则,并对重要关联规则进行分析解释,找出医院门诊用药可能存在的问题,终将结果应用于医院合理用药管理中,真正做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作者:韩蓉;吴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上海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医保总量预付政策,糖尿病、高血压为主导的心脑血管疾病组相关的用药对总量控制的影响权重在50%以上。慢性病用药可分成治疗性和辅助性两大类,有限总量中,确保治疗性药物充分应用是慢性病控制结果改善的关键之一。利用居民健康档案相关的数据,对长期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群体和与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亚群进行细分量化统计,并建立相关预算框架,对供应商、全科医生个体进行预算管理,配套建立机制,使供应方和全科医生个体有明确预期,从而保证用药的平稳有序,药品资源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作者:黄煊;范启勇;刘天威;沈佳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国家药物管控政策的实施和一系列举措的强力推进,医院药事管理改变了以保障供应为基础、管理药品为中心的被动工作模式,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合理用药为基础的主动服务模式转变。面向患者、走向临床,依托网络化模式、采用信息化手段,对临床用药全过程提供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药学指导与服务大行其道,乘势而上,已成为现阶段医院药事管理与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华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刊特约通讯员李晶晶报道为加快推进HL7 V2的普及和应用,响应众医院和厂商的要求,培养合格人才,HL7 China教育委员会于2013年12-14日举办HL7 V2.7培训班,培训班侧重于HL7 V2基础及认证考试内容进行了讲解。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为将历史纸质病历转化成可分析、可检索的电子病历,并与现有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各大医院历史纸质病历在科研、管理、卫生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设计了纸质病历电子化系统。通过人工录入与机器结合的方式,将纸质病历转化成电子数据,并与现有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纸质病历信息的数据化存储、分析、检索。为充分挖掘纸质病历中信息的科研价值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刘方斌;马锡坤;于京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使医学影像信息的数字化保存处理成为可能,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如何将这些信息统一展现在同一个平台,省去临床医生或疾病防控中心调阅不同系统的麻烦,更快捷地查询病人的各方面疾病信息成为研究重点。
作者:何洋洋;杨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数字化医院信息集成需要融合多种智能设备医疗信息,提供面向区域医疗及用户的专业化医疗服务。利用云计算技术,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来实现数据的集合,这种方式高效,易维护,易管理,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云计算技术能够解决智慧医疗集成平台中运维成本高,信息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实现移动医疗,更好地促进智慧医疗的发展。
作者:王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是中医药行业的一个大型术语系统,主要分为基础词库和语义系统两大部分。基础词库是整个中医药检索语言系统的核心、基本的素材。从术语的收词范围、术语完整性等对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基础词库部分进行分析,以期能发现其中问题,并促进系统发展与完善。
作者:贾李蓉;李海燕;于彤;刘丽红;刘静;田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基于面向服务的开放架构和HL7国际标准,构建以临床数据库为核心的集成平台。平台来自不同厂商的HIS、LIS、PACS、门诊“一卡通”等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流程协同,并同步推进门诊信息化建设,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搭建一个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安全性的基础平台架构。
作者:朱刘松;孙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日,辽宁省举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要求,2014年7月1日前全省所有三甲医院均要实现发卡功能;年底前所有二级医院实现用卡功能,新农合参合人群持卡量要达50%以上,全省发卡数达500万张~800万张;2015年年底要覆盖100%的县区,使居民健康卡成为真正的惠民卡。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为了随时监控医院的贵重药品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以“军卫一号”信息系统为平台编写合理用药追踪程序,对特定药品的流向进行全途径的追踪监管。结果:提高了质控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杜绝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结论:通过实际应用,方便了职能科室的工作,提高了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强了合理用药的监管,弥补了现有信息系统的不足,提升我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
作者:肖仁军;单磊敬;解春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解决手术麻醉相关业务信息化管理问题,提高手术麻醉相关科室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对医院手术麻醉相关业务的需求分析,规范相关业务流程,设计实现符合医院工作需要的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结果: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了手术麻醉相关业务的数字化管理,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手术麻醉业务流程的闭关管理。结论:手术麻醉信息系统是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电子病历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医疗质量。
作者:王忠庆;邵尉;杨伟锋;何苗;刘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3年12月25日,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统计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健康测量与健康统计应用发展”学术交流会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孟群主任,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肖泽萍副主任,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陶粮民处长出席会议。会议由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疾控中心吴凡主任主持。
作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刊特约通讯员李晶晶报道2014年1月11日,由HL7 China和国家卫生信息共享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和HIT专家网协办的临床决策支持与HL7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由HL7 China主席李包罗和国家卫生信息共享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高解春共同主持,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等领导出席。共有来自医院、院校和供应商的超过2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院信息系统瘫痪时,一般应急预案都采取全部手工操作。但是,这种原始的工作方式不适宜于目前的形势,前期的手工记录患者信息和系统恢复后补录,是医生、收款员都不能接受的。提供了由HIS软件解决的方案,是一个省时、省事、简便的方法。
作者:王广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分时挂号能有效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结合预约挂号减少患者的排队等待时间。设计和实现了沈阳军区总医院的分时挂号系统,与多个预约挂号平台相结合,实现预约挂号与现场挂号不冲突;预约挂号、当天挂号可以选时段;窗口、自助就医挂号不冲突;在对军卫数据结构进行小修改的情况下实现了分时挂号以及医生签到功能。
作者:王洪强;詹永丰;张蔚;李亚东;冯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北京正大力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开创就医新模式。北医三院、人民医院、世纪坛医院3家三级医院将与多所社区服务中心等互联互通,实现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电子病历等诊疗信息共享。
作者:中新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针对卫生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要求,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结合本市医改要求,组织11家三级医院共同启动建设区域性临床路径应用服务系统。依托医联工程,研究和解决了系统异构和路径数据共享等问题,建立医联中心端和医院端两层临床路径管理平台,形成统一管理、统一更新的临床知识库以及统计分析系统,实现各医院间的临床路径数据共享。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医联工程之区域性临床路径应用服务系统的构建,有效帮助管理部门实时掌握临床路径系统的使用情况,帮助各医疗机构强化临床医疗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推进上海市医疗体系的整体发展。
作者:何萍;张佶;赵蓉;杜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开展出院后随访工作,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给予治疗建议,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医生积累临床经验,提高医疗水平。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通过建立患者随访信息系统,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同时为临床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资料。主要介绍医院随访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主要功能、工作流程、接口设计及全院统一随访平台的系统结构。
作者:王琼;刘晓辉;赵霞;胡占生;李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介绍了DICOM标准中各个服务类的工作机制,提出了一种PACS系统遵循的DICOM标准中的各角色、设备、模块的软件模拟方法,为认识和学习DICOM标准提供了直观的方法。
作者:冯雪;詹永丰;王大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