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居家医疗发展模式探讨

郑敏芳;王馨

关键词:社区, 医疗发展, 医疗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机构, 生活水平提高, 发展中国家, 责任制, 医学服务, 医疗服务, 心理疏导, 特殊人群, 慢性病人, 经济发展, 健康管理, 健康服务, 管理基础, 城乡居民, 组团式, 网格化, 签约制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居家医疗”是通过全科医学服务,以居家形式为社区特殊人群提供医疗、康复和心理疏导等服务。居家医疗服务的平台,是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社区健康管理师为骨干,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在社区责任医生组团式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基础上,通过签约制、责任制服务的形式,为社区范围内的人群提供公平、可及、有效和适宜健康服务。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8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病案管理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随访观察,按照既往精神病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病案管理组患者实施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4周、8周后,病案管理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8周后,病案管理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学尔;赖妮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大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4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大剂量红霉素(12.5mg/kg)静脉滴注,1次/8h,疗程5~7d;对照组不使用胃肠动力调节药物。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达到全肠内喂养天数、恢复至出生体重天数、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较好,可以尽快缓解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症状,使患儿尽快达到全肠内喂养,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丽芳;李军胜;蓝陈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孕康糖浆与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口服孕康糖浆与肌注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在我院就诊的先兆流产(孕周<12周)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孕康糖浆治疗,对照组肌注黄体酮治疗,1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康糖浆治疗先兆流产,与黄体酮比较,效果良好,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甘雅丽;张丽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电话回访在门诊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肿瘤放疗患者往往因医院床位紧张,放疗期长而进行门诊放疗,患者和家属多因缺乏相应医学知识,以致无法应对放疗期间出现的各种反应。电话回访是利用信息化工具在医院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建立有针对性的互动,是医院走向社会的延伸性服务,将医院的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中,使患者一对一地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有效解决了放疗患者面临的各种问题,我科从2008年起开展门诊放疗患者的电话回访服务并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包艳巍;施冰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不含铋剂四联疗法与含铋剂四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Hp)初次根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13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不含铋剂四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替硝唑500mg。对照组给予含铋剂四联疗法: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枸橼酸铋钾220mg。疗程结束4周后判断Hp 根除情况。结果观察组Hp 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Hp 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以作为初次根除Hp 的主要方案之一,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作者:吕国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社区老年高血糖高渗综合征34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社区老年高血糖高渗综合征34例患者的诊治体会。方法选择本社区医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4例老年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患者,给以补液、降血糖等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4h 后的效果。结果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治愈28例(82.3%),死亡6例(17.6%),其中死于急性肾衰竭、多器官衰竭各3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4h后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血浆有效渗透压、血糖均显著降低,但尿量无显著变化。结论早期诊断,控制血糖增高的诱因,对治疗社区老年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有积极作用。

    作者:郑笑;舒华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作为一种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对母亲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择期剖宫产产妇50例。按麻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R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K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R组产妇血流动力学较K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组产妇术后苏醒更迅速、更彻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与氯胺酮相比,产妇血压、心率较平稳,术后苏醒较快,且对新生儿Apgar 评分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卢珺;邱飞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中长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疗法对酒依赖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将132例酒依赖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干预,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合并团体心理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两组出院后跟踪随访1年,期间定期予自制疗效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而自制疗效评定量表评分显示其焦虑程度和饮酒的渴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团体心理疗法对酒依赖患者的中长期疗效较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立滢;陈瑶偏;叶敏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实体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实体肿瘤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方法选取实体肿瘤化疗且行PICC患者22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 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CNP 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分别为(17.4±3.7)d和(18.0±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实体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护理工作的知识价值,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乃至其他具备PICC适应证患者的护理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麻青芽;陈玉叶;金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预测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海宁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宫颈CIN Ⅱ-Ⅲ级病变并行LEEP 术或宫颈锥切术,手术切缘均为阴性的患者共102例。术后6、12、18、24月给予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及宫颈HPV检测,随访观察2年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治愈94例(92.2%),其HPV及TCT阳性率均为零;复发8例(7.8%),其中HPV阳性8例(8/8),TCT阳性6例(6/8)。结论 CIN 术后复发可能与HPV清除不彻底有关,可将HPV和TCT阳性作为CIN 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但结论有待做进一步观察论证。

    作者:谢利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再改进治疗髌骨横断形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再改进治疗髌骨横断形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髌骨横断形骨折患者8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观察组患者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别不大,疼痛阳性率明显降低,考虑可能与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进行适当改进有关。

    作者:赵天松;金国强;楼方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依那普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肺心病患者共15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气分析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心功能指标左心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出量(CO)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那普利联合丹红注射液是肺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疗效,改善血气分析及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鑫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急性脑卒中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相关性。方法将8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型组42例、中型组30例和重型组13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16例、稳定斑块组20例和不稳定斑块组49例。同时选取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sCRP 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及斑块检出情况,以及不同颈动脉斑块患者的hsCRP水平。结果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hsCRP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患者hsCRP 水平均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卒中与hsCRP 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和血浆hsCRP水平检测结果相结合可以预见脑卒中发生,从而避免患者脑部较早出现神经功能不可逆性损伤,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碟盆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与血糖及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与血糖、血脂的关系,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2013年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6592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检测血压、血脂及空腹血糖(FPG),分析高血压患病率与血脂、血糖的关系。结果本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7.0%,高血压患病率随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FPG升高而升高,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与血脂异常及血糖水平升高关系密切,应该加强老年人高血糖、高血脂的系统化健康管理,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黄建央;翁瑜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康复训练1个月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Ful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巴氏指数评分(MBI)、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进行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1个月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FMA、MBI 及BB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一定提高,观察组患者FMA、MBI及BB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可增加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及心理重建有重要意义,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少年;李蕾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关于申请2014年度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的护理策略。方法将2012年1-12月我院呼吸内科COPD患者74例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自我管理量表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管理效能进行测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6个月、12个月与出院时比较,干预组各项观察指标评分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院12个月SGRQ调查和自我管理量表中与医生的沟通效能评分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均无显著变化。结论自我护理管理对提高COPD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健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许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考试复习题(16)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的通知国卫监督发〔2014〕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2010年原卫生部印发《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卫监督发〔2010〕82号),对指导和规范地方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认真总结近几年的执行情况,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要求,我委组织对原规范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可从我委网站“综合监督”栏目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社区居家医疗发展模式探讨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居家医疗”是通过全科医学服务,以居家形式为社区特殊人群提供医疗、康复和心理疏导等服务。居家医疗服务的平台,是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社区健康管理师为骨干,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在社区责任医生组团式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基础上,通过签约制、责任制服务的形式,为社区范围内的人群提供公平、可及、有效和适宜健康服务。

    作者:郑敏芳;王馨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