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外敷与红外线照射治疗溃疡期褥疮疗效观察

丁炜;杜炳珍

关键词:康复新液, 外敷, 红外线照射治疗, 溃疡期褥疮, 资料与方法, 现报道如下, 治疗褥疮, 临床效果, 老年康复, 治疗组, 杭州市, 骶尾部, 医院, 萧山, 髋部, 分组, 分布
摘要:杭州市萧山泰和老年康复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用康复新液与红外线治疗褥疮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分组资料 5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65~86岁.共48处褥疮,分布在骶尾部17处,髋部12处,肩胛部4处,内踝7处,其他部位8处;Ⅰ期褥疮28处,Ⅱ期褥疮12处,Ⅲ期褥疮8处.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并发症的护理

    在脑梗死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约占同期脑梗死的8%.由于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病死率高,故早期病情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徐碧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种腔内碎石法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比较

    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我院运用大力碎石钳碎石术、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三种腔内方法治疗膀胱结石160例.笔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三种经尿道腔内碎石法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作者:邵翀飞;何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部术后淋巴漏6例

    腹部手术后并发淋巴漏是一少见并发症,多发生在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我院普外科自2000年7月至2008年2月,共行腹部手术788例,术后发生淋巴漏6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资料6例中,男3例,女3例;年龄大75岁,小34岁.胃癌ⅢA期4例,行D2淋巴结清扫术;肝门部胆管癌Ⅰ型1例,行胆管癌根治术;肝硬化致门脉高压症1例,行脾切除术+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作者:赵芳;赵子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刷洗加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经口、鼻、气管切开等放置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和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方法.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不易对口腔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洁[1],口腔感染发生率高.

    作者:童亚丽;胡映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2例

    传统的短节段固定方法是经伤椎邻近的上下位椎弓根植入螺钉进行复位固定,有较高的失败率[1].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2例,术后复位及后凸畸形矫正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2例中男42例,女10例;年龄22~75岁,平均4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0h至9d,平均5d;按AO骨折分型均为爆裂性骨折;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正常的31.0%,后凸角平均26°,椎管面积平均为正常的43.1%.

    作者:王君;曾忠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40)

    4.5肾病综合征(NS)[处方1]泼尼松 20mg 每天3次 口服适应证:NS.分析: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治疗免疫性肾脏疾病的主要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足口病治疗建议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爆破模式与脉冲模式用于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效果比较

    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如何尽可能大限度缩短超声时间和降低超声能量,以减轻手术对眼内组织的损伤,是眼科医生关注的问题.

    作者:朱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脐血乳酸测定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及致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现行的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评分)方法在基层医院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有时不能正确反映胎儿生后缺氧及酸中毒的程度.

    作者:方琼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新生儿4456名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听力筛查是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使听力障碍的儿童能被早期发现,以便早期干预,我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浙江省儿童听力筛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用瞬态耳声发射的听力筛查仪(TEOAE)对儿保门诊4456名28天内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

    作者:何惠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腰蛛网膜下隙引流术后的应用

    循证护理(EBN)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将来自临床专家的研究、患者的愿望和现在的研究资源整合成为后的证据,力求摆脱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观念,向以佳证据为基础的现代护理方向发展.

    作者:苏学;余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消毒剂在居家腹膜透析中的应用优势

    居家腹膜透析是慢性肾脏病5期的一种替代疗法之一,因其使患者能更好地回归社会而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其主要的并发症是腹膜炎,而手的消毒是预防腹膜炎的第一关.2008年5月以来,本院居家腹膜透析的15例患者使用手消毒剂代替肥皂洗手,无感染发生,患者及家属均满意.

    作者:刘蕾;楼丽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常见感染性腹泻病的识别和处理

    腹泻是指粪便水分及大便次数增加,是胃肠道常见的症状.正常人大便每周3次至每日3次,每日大便量约150克,当大便次数超过每日3次,量大于每日200克,且水分超过粪便总量的85%时,即是腹泻.腹泻可伴有大便紧迫感及腹部、肛周不适等症状.腹泻病史短于3周者为急性腹泻,超过3周者为慢性腹泻.

    作者:张之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地屈孕酮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

    自然流产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占所有已知妊娠的15%,多数为早期流产.我院应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及分组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就诊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620例,B超检查排除异位妊娠.

    作者:何新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支气管哮喘伴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序贯性机械通气是指在使用机械正压通气抢救各种呼吸衰竭过程中,先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机械通气,在患者达到传统撤机拔除气管插管标准之前,即撤离有创通气装备,代之以通气鼻罩、口鼻罩等连接的无创方式机械通气(NIPPV),逐渐过渡到停用呼吸机的过程.

    作者:杜崇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护理体会

    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并确诊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者共45例,经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择期在浅低温流量灌注[30~32℃、2.8~3.0 L/(m2·min)]、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重症监护,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5例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55岁,平均18岁.

    作者:孙英芬;何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肾上腺结核合并肾上腺危象9例诊治体会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由于双侧肾上腺被破坏而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所致的疾病,临床起病隐匿,初期症状轻、不典型,易致漏诊或误诊.在应急状态下可以诱发肾上腺危象,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张虹;叶敏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胸部创伤120例临床诊治体会

    我院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共诊治胸部外伤患者120例,急诊留观和住院治疗56例,分别采取对症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0例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8~72岁.

    作者:徐小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008-2009年来广营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调查报告

    为了解北京市来广营社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状况,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来广营地区20个行政村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健康检查,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008、2009年分别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年龄20~56岁,两年检查的人数分别为1987、1310人.

    作者:李永锦;张宏伟;徐爱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西两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180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两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于我站就诊的不孕患者,选择性进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其中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确诊输卵管不同程度阻塞的180例不孕患者,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间采用静脉滴注和口服抗生素、官腔输卵管灌注及中药内服与外用等方法治疗.结果 180例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患者中99例妊娠,治愈率55.0%;显效33例(18.3%);有效28例(15.6%).总有效率88.9%.结论 采用中西两法、内外结合、全身与局部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效果较好.

    作者:赵运果;张晚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