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鼻塞、耳鸣2例

薛伟祥;王长和;王巧芳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鼻塞, 第三代头孢菌素, 不良反应, 药物热, 荨麻疹, 现象, 腹泻, 腹痛, 耳鸣
摘要: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有报道使用本品导致腹泻腹痛、荨麻疹、药物热等不良反应.近年笔者遇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鼻塞、耳鸣现象.报道如下: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中的作用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严重危及妇女健康和生命,输卵管则是异位妊娠常发生的部位.提高超声对输卵管妊娠的早期确诊率,对降低患者危险性、保护患者生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笔者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对输卵管妊娠做出早期诊断,并连续动态观察行保守治疗患者的病情变化,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菊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暖箱内外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暖箱内外环境进行了检测,以研究新生儿暖箱源性医院感染的情况,减少和控制由此带来的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随机取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YP-90AB暖箱6台中的2台(宁波戴维医疗器械公司生产 ),将2台暖箱、专职医护人员的手、暖箱内空气、内侧壁、吸痰管、呼吸面罩、听诊器、奶瓶、奶嘴及使用中的消毒液、洗手液作为监测对象,上述均在患儿进入保暖箱前检测1次.

    作者:陈飞;张绪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住院患者二便标本采集不及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验二便常规不必要,而不予重视;②因住院时间短而未解大便;③部分术后患者认为身体已恢复良好无需化验;④因术后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而忘记留取标本,或患者不能自理,需陪护协助,而部分陪护因觉得脏、臭或陪护调换未及时配合采集;⑤极少数患者抱有能省则省的心态.上述因素占371例(30.5%).

    作者:黄爱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术前和输血前患者乙肝、丙肝、艾滋病及梅毒的感染状况分析

    为掌握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手术前、输血前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TP)的感染状况,笔者对检验科做术前检查和输血前检查的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IgM抗体(HCV-IgM)、梅毒螺旋体抗体(RPR)、HIV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孙彩娟;刘国庆;左昔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规范结核病治疗不得强制搭售其他药品

    近日,卫生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对所有符合免费抗结核治疗条件的患者,均应执行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规定的化疗方案,予以规范治疗,不得强制搭售其他药品.

    作者:高淑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氯诺昔康、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及术后镇痛临床效果观察

    常规人工流产术中(以下简称人流术)容易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和不适,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探讨无痛人流手术方法是极有必要的.我们运用丙泊酚(异丙酚)、芬太尼和氯诺昔康作为人流术的麻醉及镇痛用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章杭;张帆;李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东菱克栓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东菱克栓酶是由生物合成的一种高纯度类凝血酶样物质,能通过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成.我院于 2006年9月至2008年1月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彦兵;宋春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全麻患者在术后恢复室的安全防护

    全麻术后苏醒期间,由于麻醉药物残余、伤口疼痛、各种管道的刺激、强迫体位等影响因素,患者常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挣扎,相应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如发生窒息、坠床、自行拔除气管导管、引流管脱出、静脉输液外渗等 [1],给患者造成痛苦或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这些安全隐患是可预测和防范的,并可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将其降低到低程度,提高麻醉恢复室的安全性 [2].我院术后恢复室采取了相关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颅咽管瘤术后26例护理

    颅咽管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的鳞形上皮细胞的一种颅内先天性肿瘤,儿童常见,也可于成年发病.治疗以手术为主.颅咽管瘤常累及下丘脑、垂体、视神经等,术后并发症多[1] ,所以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5月至2006年4月行颅咽管瘤手术2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华;高玉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在电视腹腔镜的窥视下,利用特殊器械通过腹壁小戳孔在腹腔内施行胆囊切除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口小、痛苦轻、出血少、时间短及康复快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胆囊良性病变的治疗,成为评价治疗胆囊疾病的金标准 [1].但LC术也有其自身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我院2005年1月至2007 年12月对576例LC术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贵香;钱国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儿童锌缺乏360例临床分析

    我院儿科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对1020例儿童进行了血清微量元素检测,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参加锌检测的儿童共1020例,均为本地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儿童,均为有可疑锌、钙缺乏症状、发育营养欠佳、免疫力低下或家长主动来院要求检测者.男612例,女408例,男女比例为1.5∶1.<1岁 60例(5.9%);1岁~,562例(55.1%);3岁~, 348例(34.1%);6~12岁50例(4.9%).其中有不同程度锌缺乏儿童360例,发生率35.3%.

    作者:郝瑞卿;戴晓华;安百玲;王惠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为比较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与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我们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吸氧、抗感染、纠正酸中毒、镇静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上述两组药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芝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效果观察

    眩晕是外周迷路或中枢前庭通路失常的临床表现,是一种常见的症候群.我们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并与山莨菪碱治疗做比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及分组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眩晕患者98例,分为倍他司汀治疗组(治疗组) 50例和山莨菪碱治疗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18~70岁,平均40.5 岁;其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20例(40.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5例(30.0%),梅尼埃病8例(16.0%),前庭神经元炎4例(8.0%),不明原因3例(6.0%).对照组年龄16~71岁,平均39岁;其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各14例(各占29.2%),梅尼埃病11 例(22.9%),前庭神经元炎5例(10.4%),不明原因4例(8.3%).两组年龄、性别、病种等相似.

    作者:仲永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

    为了探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我们采用莫沙必利或多潘立酮与黛力新联用治疗FD,并与单独应用莫沙必利或多潘立酮做比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潮;丁秋龙;汤小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致全身性不良反应1例

    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酰胺类局麻药,在临床麻醉应用中大多不做皮内注射试验.笔者在临床应用中遇到1例应用利多卡因后出现全身性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金王;朱学良;吴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老年人自杀倾向的护理对策

    近年来,由于家庭矛盾、社会竞争等原因,一些中老年人的精神压力增大,自杀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收治32例中老年自杀者.现将其自杀原因作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沈林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腹股沟斜疝术后麻醉恢复期婴儿与小儿脑电双频指数的差异比较

    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脑电脉冲的程度,与成人麻醉期间的意识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是在小儿和婴儿可利用的数据资料是有限的.本次研究对象为腹股沟斜疝手术后的患儿,评价从麻醉到清醒的BIS值与意识水平的关系.

    作者:吴晓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综合疗法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效果观察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症性损害,在我国已成为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此病顽固,易复发,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理想.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第五讲社区预防与保健第六章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预防与控制(二)

    第四节脑卒中脑卒中(St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死为常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

    作者:赵玉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章丘市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425例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防止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传播,我们结合大专院校每年度新生入学体检,于2008年9月对大专院校新生中425名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了血清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爱华;宁霞;侯凤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