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自发性血肿3例

周彩梅

关键词:产后, 自发性, 软产道损伤, 血肿, 特殊类型, 病例报告, 临床
摘要:产后自发性血肿是软产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15年来收治的3例产后自发性血肿病例报告如下: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抢救失血性休克的体会

    我院手术室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抢救失血性休克117例,其中,脾破裂28例,肝破裂8例,肝脾合并破裂6例,宫外孕32例,前置胎盘23例,产后大出血6例,胃、肠破裂伴肠系膜破裂8例,骨盆骨折合并膀胱破裂4例,胰腺断裂伴肝脾裂伤2例,本组病例出血量1500~3500 ml.现就抢救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玉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射频热凝固联合奥平栓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性疾病,近年常用电刀、激光、微波等物理和药物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治疗后易复发.为了提高疗效,避免术后复发,我院采用射频热凝固联合奥平栓治疗尖锐湿疣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文;朱月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有规范

    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特别是滥用各种高级抗生素,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会带来细菌耐药、药物副作用等严重问题.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会造成儿童的听力问题,很多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造成小孩的软骨发育障碍,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发生的过敏反应甚至可以致命;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还会造成菌群失调而发生腹泻等问题,并可能造成真菌感染.

    作者:罗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BeAg阳性时为什么有人HBV DNA呈阴性

    我有两个问题,查过不少资料无答案.如果能请专家解答一下,可能对很多基层医生会有帮助:1、乙型肝炎e抗原(HBeAh)阳性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链(HBVDNA)一般也呈阳性,且多见高滴度,这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但在临床上也会见到极少数人HBeAg阳性,HBVDNA却呈阴性,这种情况该如何解释?

    作者:宋玉江;曾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耐多药,令结核重新成为顽症

    不规范治疗引来耐多药今年45岁的建平,因患肺结核先后5次住院治疗.他早出现连续咳嗽是在2003年的夏天,开始他没有在意,后来咳嗽加剧,按肺炎治了几个月,不见好,无奈又去了区结防所,发现是肺结核.医生要求他马上住院治疗,但他怕花钱,没去.

    作者:郑灵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留取痰标本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液是气管、支气管、肺泡所产生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此种分泌物甚少,病理情况下如肺部炎症、肺结核、肿瘤时,痰量增加,并有性状、成分改变.唾液和鼻咽分泌物虽可混入痰内,但并非痰的组成部分.痰液检查的意义:①辅助诊断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扩张等;②确诊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肺癌、肺吸虫等;③观察疗效和预后,如痰量和性状变化等.

    作者:韩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8)

    二、循环系统疾病1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导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对全身组织供氧的需要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治斑秃10法

    斑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青壮年为多,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初起时为孤立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状脱发.如病势继续发展,则秃斑融合而形成全秃.

    作者:陈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产科护士风险意识的培养

    多数人认为分娩是正常生理现象,在就医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产妇和家属则均无思想准备,无法接受现实.产科意外来势凶猛,后果严重,一些远期后果更是无法弥补,这些专科特点决定了产科工作的高风险性.而产科护士与孕产妇及婴儿接触时间多,护理操作和言行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常规,就会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一旦引起纠纷,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是不可低估的.因此,为了提高产科质量和护理安全,培养和加强产科护士高度的风险意识,成为每个产科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院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王伟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乳腺癌术后置PICC导管的护理体会

    由于腋窝淋巴结摘除,乳腺癌术后淋巴回流不畅,进而影响血液回流.所以,尽量避免在患肢上行静脉穿刺等操作,以避免肢体水肿.静脉化疗是乳腺癌术后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痛苦,血管的损害往往影响下一周的治疗.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插至上腔静脉的导管,利用PICC可以将化疗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可以减少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对周围血管的刺激,避免各种静脉炎等损害,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ICC是一种全新的理念[1],国外已广泛使用.

    作者:谢建璞;孙瑛;刘洁;徐雪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方法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与质量的改变、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高血压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为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我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云峰;陈洁;华连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健康体检肿瘤标志物异常浅析(附3例追踪报告)

    近年来,我院对1484位干部进行健康体检,并作血清肿瘤标志物(TM)测定,结果发现26例异常(超过参考值),进行追踪检查.其中3例明确肿瘤诊断,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进;阮华;张桂珍;俞生华;虞陆祥;李新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补肾活血利湿汤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数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因患者体质较差而使病程迁延所致.因其病情缠绵顽固,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临床医师往往感到棘手.近年来,我院应用自拟补肾活血利湿汤治疗该病5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美香;徐正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难点及对策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应迅速诊断、积极治疗,如出现循环衰竭时可危及生命.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加,合并其他疾病、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NSAIDS)、便秘等因素增加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1].临床表现为出血量多而严重,不易停止,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基层医院由于医疗条件不够完善,医务人员医疗知识及技术水平有限,在诊治此类患者时比较困难,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更为突出.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对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16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加以分析,引起基层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张剑静;刘瑞定;王世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2例报告

    1 病例介绍病例1,女性,55岁,退休教师.患者于入院前20年(35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酸痛,严重时不能工作达2年,通过理疗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持续存在.入院前的15年逐渐出现右侧臀部以及腰背部较对侧欠饱满现象,因不影响行走且进展非常缓慢而未就诊,近2年逐渐出现右侧颈肩部酸痛感,不伴有肢体麻木及放射性感觉障碍,间断接受物理治疗,症状时轻时重.

    作者:胡新磊;董玉娟;刘俊艳;张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鼻腔泪囊吻合术改良法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因泪囊摘除术后会遗留永久性流泪,给患者带来不便,所以除年老体弱者外,临床上已很少采用此种方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目前在县级医院较少.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耳用电钻造骨孔进行鼻腔黏膜和泪囊吻合40例,术后经过7个月~4年的随访,疗效较为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苏长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视面部清创缝合原则与技巧

    面部伤临床常见(特别是社区医疗机构),其外观的恢复关系到患者日后的心理健康,故其处置原则常与整形相关.急诊处置多是在医生疲惫困顿时间进行,随着车祸、公伤等事故的增加,伤情复杂的病例也日益增加,这就要求医师应果断而精细地进行处理.医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技术水平,将决定伤口终的命运,应尽量恢复面部正常解剖结构及外形,争取佳的效果.

    作者:喻昀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苏仁明:公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北京市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黄山店分院坐落在一片绿树掩映的山边.五十几名患者刚刚吃过午饭,围坐在一起,准备开始当天的农疗活动.这时,保健院院长苏仁明进了门.一位病情较轻的患者笑着和他打着招呼:院长,您好!

    作者:敏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针刀治疗臀中肌损伤16例临床体会

    臀中肌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多见,多表现为慢性损伤.但因其症状隐蔽性强,误诊、漏诊的现象也较常发生.我院自今年2月至9月共收治臀中肌损伤患者16例,均采用小针刀疗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胡桂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600例临床观察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长效、简便、经济、安全、可逆及应用广泛的一种避孕方法,但是其出现的副作用,特别是带器出血,脱落甚至带器妊娠等,长期以来,给一部分育龄妇女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是妇产科医师所棘手的问题.吉妮宫内节育器引入中国后,减少了脱落和因支架引起的疼痛和出血.

    作者:王晓霞;王玉芹;侯艳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