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斜隔综合征2例

崔莉

关键词:阴道斜隔, 女性生殖道, 泌尿系畸形, 综合, 月经初潮, 先天畸形, 尿道畸形, 临床医生, 病例分析, 全闭锁, 双阴道, 双宫颈, 肾缺如, 周期, 症状, 误诊, 未婚, 漏诊, 患者, 宫腔
摘要:阴道斜隔综合征是女性生殖道、泌尿道畸形中较罕见的一种,是指双宫腔、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畸形.多伴有闭锁阴道侧的泌尿系畸形,以肾缺如多见.因患者的月经初潮和周期正常,病情隐蔽,未婚居多,症状复杂,故临床医生易发生误诊、漏诊.现将本院2001~2009年收治的2例阴道斜隔综合征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栓塞术预防前置胎盘乳酸依沙吖啶引产产后出血15例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近一半的产后出血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为有效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本院应用预防性动脉栓塞术,在前置胎盘乳酸依沙吖啶引产中预防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年;黄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147例临床分析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 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PPROM造成的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发病率及妊娠妇女感染率较高,直接影响到母婴安危.恰当处理PPROM是产科工作者应重视的问题.现对本院147例妊娠28~36+6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红英;马鸿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于胎龄儿与适于胎龄儿骨代谢检测

    目的 探讨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的骨代谢特点.方法 选取23例SGA和63例AGA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骨钙素(OC)、血清β胶原分解片段(β-CTx)、血清钙、甲状旁腺素(PTH)和25-羟胆骨化醇(25(OH)D3)浓度.结果 SGA组血清OC浓度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GA组与AGA组血清β-CTx、钙、PTH、25(OH)D3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GA由于骨形成减少,容易发生代谢性骨病,应加强SGA代谢性骨病的监测.

    作者:王爱萍;吴玉芹;李杨方;沈瑾;陶娜;张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子宫悬吊术结合桥式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6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子宫悬吊术结合桥式修补术治疗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6例患有子宫脱垂合并中重度阴道前后壁脱垂的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宫颈与腹壁网片悬吊术及桥式修补术,分析其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手术时间为60~75 min,术中出血50~80 ml.随访2~12个月,治愈15例,好转1例.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宫颈与腹壁网片悬吊术结合桥式修补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具有保留子宫的完整性、操作简单、微创、安全、出血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静;刘华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输卵管注药介入治疗慢性盆腔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通过输卵管注药介入治疗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 应用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对56例慢性盆腔痛患者结合超声监测通液诊断,根据输卵管通畅程度分别给予盆腔注药或输卵管疏通后介入治疗.结果 56例盆腔疼痛患者输卵管通畅、不全阻塞和不通比例分别为33.9 %、44.6 %和21.4 %.介入治疗对输卵管不全阻塞的疏通比例为72.0 %,对输卵管完全不通的治愈比例为50.0 %.对盆腔炎性后遗症的治愈和好转比例分别为28.6 %和62.9 %;对内异症的治愈和好转比例分别为14.2 %和61.9%.1年后随访,治疗有效比例85.7 %(48/56);结论经输卵管注药介入治疗是一种准确易行、安全无创、科学有效的诊治慢性盆腔疾病的方法.

    作者:王艳华;王萍;侯荣娟;孙福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取宫内节育器后再次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取宫内节育器(简称取器)后再次妊娠的影响因素,为育龄妇女取器后选择适宜的妊娠时间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 762例取器育龄妇女进行调查,了解取器后妊娠延迟时间、带器年限和宫内节育器(IUD)种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妊娠比例占86.2 %;取器后1年内妊娠占73.9 %,1~6 个月内妊娠占53.5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1.7 %,,不良妊娠结局中自然流产占6.0 %,早产占4.5 %,胎婴儿畸形占0.8 %,其它异常占0.4 %(8/1 829).取器后不同妊娠时间的异常妊娠结局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取器后4~9 个月怀孕异常妊娠的发生率较低,3个月内和10个月以上妊娠者自然流产、死胎、出生缺陷和葡萄胎发生率明显增高;不同带器时间和种类异常妊娠结局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取出IUD后妊娠不增加异常妊娠总发生率,取器后妊娠时间与异常妊娠有明显的关系,放置IUD年限和IUD种类对异常妊娠影响不明显,但放置10 年以上的妇女自然流产有增高趋势.

    作者:丁翠元;安茂伟;王蒙;王宜芹;吕明云;郝月兰;张立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武汉市汉阳区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武汉市汉阳区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儿童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妇幼三网信息监测数据,与社区、公安局、疾病控制中心、计划生育与人口委员会的生命统计资料进行核对和补充,得到后死亡统计数据.结果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03 ‰;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新生儿死亡高,占51.2 %;1月~3岁死亡占39.0 %;5岁以上儿童死亡占9.8%;男童占58.5 %,女童占41.5 %;死亡地点以医院为主,占73.2 %;死亡原因依次为早产(含低体重)29.3 %、出生缺陷26.8 %、肺炎和败血症14.6 %、新生儿窒息12.2 %、意外伤害9.8 %.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纠正产前异常,加大产科和新生儿科协作,积极预防产时、产后异常,加强儿童保健管理,减少儿童死亡.

    作者:辛艳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疫苗父婴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父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对其子女的影响,评价兵团现行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父婴阻断效果.方法 利用2001~2008年,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乙肝疫苗(HepB)或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epB+HBIG)免疫后的血清学监测资料,分析其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水平及疫苗保护水平.结果 HBsAg阳性父亲新生儿,接种HBIG+HepB联合免疫后,HBsAg阳性率为0,抗-HBs阳性率为82.4 %,疫苗保护率为100.0 %,免疫效果好于规范接种HepB儿童,两组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58例母亲HBsAg阳性接种HBIG+HepB联合免疫儿童比较,两组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HBIG+HepB联合免疫策略对父母HBsAg阳性的儿童保护效果理想.建议在孕妇自愿基础上推广实施.

    作者:王文栩;严季芳;江雪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孕期脂多糖刺激对子代大鼠肾脏发育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期脂多糖(LPS)对子代成年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孕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只,每只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5 ml;LPS组6只,腹腔注射LPS,剂量 0.79 mg/kg;分别在孕期第8、10、12 天的上午8∶00 ~ 9∶00进行腹腔注射;子鼠出生后,观察7 ~ 25周龄子鼠血压的变化、7周龄子鼠肾小球的数量以及7、16、25周龄子鼠肌酐清除率、尿蛋白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子鼠肾小球数量明显减少,7周龄LPS组为(20 466.67±2 353.48)个、对照组为(29 516.67±2 967.33)个、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7、16、25周龄LP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35±0.05)、(0.56±0.05);(1.10±0.23)、(2.37±0.18);(1.04±0.17)、(2.20±0.17) ml/min;尿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7、16、25周龄LP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12±1.02)、(4.63±0.40);(13.95±2.30)、(11.34±1.70);(18.25±2.10)、(13.35±2.33)mg/24 h.结论 孕期LPS刺激引起子代大鼠肾脏发育异常及肾功能降低.

    作者:郝雪琴;位治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2例

    宫内节育器(IUD)是中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工具.正常情况下宫内节育器应位于子宫腔内,节育器的上端应在子宫底部,任何原因使宫内节育器偏离子宫腔中的位置即称为IUD异位[1].

    作者:韩文红;刘玉娜;王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深圳市南山区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家长知晓情况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知晓率以及主要知晓途径,评价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效果.方法 2011年3月~5月,在深圳市南山区采用非概率抽样方式调查适龄儿童家长,问卷调查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知晓情况.结果 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前和强化后知晓率分别为91.9 %(621/676)和97.8 %(1 149/1 175),强化后知晓率高于强化前,常住人口知晓率和流动人口知晓率分别为97.0 %(1 097/1 131)和93.5 %(673/720),常住人群知晓率高于流动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知晓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通过宣传单、电视、医生告知的知晓比例分别占52.1 %(923/1 770)、32.7 %(578/1 770)和26.3 %(466/1 770).结论 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是宣传预防接种的有效方法,派发宣传单、医生告知和电视宣传是主要的宣传手段.

    作者:崔利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10年无锡市锡山区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几大杀手之一,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并且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及呈年轻化趋势.为此,锡山区自2010年3月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现将筛查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阴道斜隔综合征2例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女性生殖道、泌尿道畸形中较罕见的一种,是指双宫腔、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畸形.多伴有闭锁阴道侧的泌尿系畸形,以肾缺如多见.因患者的月经初潮和周期正常,病情隐蔽,未婚居多,症状复杂,故临床医生易发生误诊、漏诊.现将本院2001~2009年收治的2例阴道斜隔综合征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崔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与复方左炔诺孕酮在紧急避孕中的应用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保护性生活后72 h内服用甾体激素药物或120 h内放置宫内节育器以防止非意愿妊娠.随着紧急避孕方法的不断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育龄妇女认识到紧急避孕是降低非意愿妊娠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观察米非司酮、复方左炔诺孕酮在紧急避孕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128例紧急避孕的育龄妇女进行观察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6~2010年威海市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

    目的 了解山东省威海市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产妇特征,为今后防治工作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全市的围生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检出率为94.8 /万,5年出生缺陷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和农村缺陷儿检出率分别为129.6 /万和65.1 /万,城市高于农村,男婴和女婴缺陷检出率分别为115.9 /万和72.0 /万,男婴高于女婴;出生缺陷儿死亡占32.8 %,占围生儿死亡数的46.6 %;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多指、脑积水、多囊肾或肾积水;产妇年龄<20岁及30岁以上是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 出生缺陷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出生缺陷检出率城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先天性心脏病仍占据出生缺陷第一位,针对出生缺陷发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永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羊水过少76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是引起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B超对胎儿监测技术的日益完善,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危害已受到医务人员和孕产妇的高度重视.本院近年来收治羊水过少孕妇76例,本文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尚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生儿呕吐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呕吐的病因及临床处理办法.方法 对本科2009年3月~2011年2月新生儿呕吐62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科性呕吐占77.4 %和外科性呕吐22.6 %;外科性呕吐以消化道畸形为主,比例较高的为先天性巨结肠、幽门肥厚性狭窄和肠闭锁,分别占外科性呕吐的42.9 %、21.4 %、14.3 %,上述3种疾病占外科性呕吐的78.6 %;内科性呕吐的病因主要是新生儿咽下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别占37.5 %、20.8 %和14.6 %,上述3种疾病占内科性呕吐的72.9 %(35/48);内科性呕吐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洗胃、禁食、胃肠减压、温盐水灌肠等处理,辅以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外科性呕吐转外科治疗;治愈率、好转和未愈分别为80.7 %、16.1 %和3.2 %.结论 新生儿呕吐应仔细观察,明确呕吐病因,处理原发病,对症处理,加强生活护理指导,注意内外科疾病的交叉与转变,适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吴朝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280例非孕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状况及治疗

    目的 探讨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的感染状况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分析1 280例在妇科门诊就诊的非孕妇女BV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是否按医嘱用药和用药、性伴侣不愿接受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 BV的患病率为9.7 %;阴道乳酸杆菌的检出率为18.5 %.重复流产、经常冲洗阴道、经期有性活动者是BV感染的重要因素,使用避孕套的避孕方式可减少BV的发病率.BV患者治疗时遵医嘱组痊愈率高.结论 BV与菌群失调有关.加强健康教育、进行规范治疗是预防和减少BV、降低其复发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孕妇的成人依恋与生活取向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孕妇的依恋类型、乐观-悲观主义倾向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以及生活取向量表,对878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孕妇的依恋类型分布,安全型分别占66.6 %、轻视型16.7 %、倾注型13.9 %、害怕型2.7 %.安全型依恋乐观主义得分为(17.35±2.90)分,高于害怕型、轻视型和倾注型得分,三者得分分别为(16.22±3.46)、(15.90±3.45)和(15.41±3.54)分;安全型依恋悲观主义得分为(10.24±3.75)分,低于倾注型、轻视型和害怕型,三者得分分别为(11.42±3.84)、(11.43±3.75)和(12.83±3.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乐观主义得分与依恋回避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但与依恋焦虑没有显著相关.悲观主义与依恋回避及依恋焦虑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孕妇的成人依恋与生活取向各维度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作者:李同归;李聪捷;李楠楠;赵丽霞;刘宁宁;王美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27例的分娩方式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选择,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提高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率和阴道分娩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阴道分娩占10.2 %,再次剖宫产占89.8 %.前次剖宫产原因首位为相对性头盆不称;再次剖宫产原因首位为社会因素;与首次剖宫产比较,再次剖宫产住院费用高,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都较长.结论 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剖宫产率高,再次剖宫产原因首位为社会因素.

    作者:张慰;吴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育生优育;中国优生优育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