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盖国;马正林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出血、休克、肾脏损害,病情表现复杂多样,误诊机会较多,极易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预后.现就我院2000年2月至2004年1月4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吕玉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我国的老龄人口迅速增加.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老年患者愿意在家中疗养.如何在家中护理好老年患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作者:曹丽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在详细询问病史及进行各种常规检查如肛门直肠指诊、钡灌肠及结肠镜检查等之外,针对便秘病因的检查方法可选用:①结肠运行试验;②球囊逼出试验;③气钡双层造影和排粪造影;④肛肠压力测定;⑤直肠感觉测定;⑥盆底肌电图检查;⑦其他检查:包括小肠运输试验、结肠运输放射图像、乙状结肠兴奋试验、结肠肠电图等.
作者:于庆环;陈少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肾和输尿管结石又称上尿路结石,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其程度与结石的大小,部位,活动与否,有无感染、梗阻有关.我院在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长青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13红细胞平均直径(MCD)正常红细胞直径为6.7~7.7μm.其直径增大或减小的临床意义如下:1.13.1红细胞直径增大见于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肺气肿、阻塞性黄疸及重症肝病所致的黄疸.
作者:任麒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营养不良,以及术后放疗、化疗而致的血细胞数下降和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呈增多趋势,尤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本文就我院2002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诱发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及防治对策.
作者:李守艳;任守贵;扈新花;朱祥武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目前无特效治疗.我院儿科用氨溴索(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可秋萍;杨蕾;张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部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及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系临床常见病,以40~60岁的女性好发,左肩多于右肩,偶见双肩受累.本病以肩部疼痛、功能障碍为特点.笔者近年来采取局部封闭配合功能锻炼治疗110例肩周炎患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景宇;陈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我科收治药源性血尿21例,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杜炳珍;王西安;姜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3年我院共收治2例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经临床观察,及时切开减压,运用抗菌药物等对症治疗,虽保住肢体,但因挛缩畸形而功能受到巨大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由轮状病毒引起,自2002年10月2003年1月,我院儿科采用思密达与喜炎平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玲;赵青华;袁欣可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作者:马鸣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尚不明确,缺乏特效方药,疗效不十分理想.数年前,笔者偶然发现六味能消胶囊对该病有较好疗效,故作了进一步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文燕;张玉琴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近10年来,采用家传验方星夏栀子解毒方外用治疗疔疮肿毒11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春燕;徐彬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基本原理(1)微波治疗作用机理主要是内生热和外生热效应,治疗中使用剂量与使用时间、机器输出功率成正比,组织损伤程度取决于微波剂量和被照射物生物物理参数,如电解质常数等.其特点是损伤部位边界清楚,无焦痂.(2)微波不同于点凝、冷冻、局部黏膜划痕等,前者损伤轻,患者痛苦小,后几种方式损伤相对较重,尤其鼻腔划痕术术后鼻腔填塞患者反应重,甚至引起脑缺氧,氧分压降低,年老体弱者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微波多点热凝鼻腔出血黏膜周边部,产生凝固,血管闭塞,组织变性萎缩,阻断通向出血区血液供应,不需鼻腔填塞,就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作者:王士美;姜杰;张伟;刘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1年开始,我院开始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秒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颌骨囊肿是与成牙组织或与牙有关的囊肿,现就牙源性颌骨囊肿38例临床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军;陈云;成够芳;赵红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胸部创伤的原因很多,其严重性主要取决于胸部外伤的方式及程度.大多病情危重,变化较快.因胸部外伤的影像学可及时准确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和修正治疗方案,所以影像学在胸部外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对我院1999年3月~2004年2月165例胸部创伤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斌;宫巧红;吕国栋;王军;谢胜利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999年以来,我们对经宫腔镜、彩超联合检查证实为宫腔粘连症的病例在官腔镜直视下分离粘连处,辅以中西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云彩;祝玉珍;胡秋桃;李旭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要进行静脉输液,输液技术的优劣可使患者减轻或增加痛苦.笔者在护理实践中,除勤于练习外,还总结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付保萍;王晓清;陈红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